有人说,来武汉,在汉口租界里绕上一圈,你就能感受到一半繁华烟火,一半人间旧梦。
举目之间的随意一景,都是淌过历史岁月的西式建筑和景观。有的成为办公建筑,经历着“朝九晚五”的人潮;有的改造成商店,吸引追逐潮流的年轻人驻足;还有的仍保留为居民区,流淌着生活的烟火气。
而在居民区里,你又能捕捉到寻常人家的点滴独特记忆,它们汇聚成一片片光亮,映照着今日的老汉口,熠熠生辉。
“这里是我和先生三十年的记忆”
中山大道907号的小巷里,花草静谧。
1861年汉口开埠后,西方国家的涌入,便始于这条大道。这里被划分成原来的法国租界,吸引了数十家洋行入驻。
100年前,人们在这里看吃第一顿法餐、看第一场法国电影、着巴黎服饰跳交谊舞;100年后,我们仍能从小巷的盆栽鲜花里,感受到一丝法式的浪漫。
(陈奶奶居住的小区)
住在这里的陈奶奶也非常浪漫。1990年,她和丈夫随着单位政策,迁入这栋洋房。初来乍到时,这里略显陈旧,陈奶奶就和丈夫一起,重新装饰了屋内的一砖一瓦。他们给新家铺上了红色的欧式地砖,用水泥砌了个花园式的门槛,还在屋内购置了西洋钟等物件。
这间屋子虽然隶属于一栋洋房中的偏房,面积仅30平米,但独特的东南北三面开窗结构,和近3米的层高,还是为生活添加了不少的满足感。
不幸的是,十年前,陈奶奶的丈夫走了。女儿执意将她接走,她却一口回绝。因为她放不下这里的一砖一瓦,也放不下和丈夫的点滴记忆。
如今,陈奶奶的卧室里有一张精致的书桌,上面摆放了一张丈夫的巨幅照片;她说“看着照片,就能梦到他”。书桌的旁边有一些丈夫送她的各式香水空瓶;书桌的玻璃下,还有老两口的多张照片。
对于独居生活,陈奶奶觉得“并没有什么不行”。她家的大门白天总是开敞,隔壁洗衣店的老板有时会进来坐坐,也有邻居找她借水池洗衣服。“我敞开门,就可能有人找我聊天,你看你不就来了吗?”陈奶奶笑着对记者说。生活对于她来说,浪漫又随意。
如今,有政策已将907号洋房纳入中山大道改造、修缮工程,搬迁对于陈奶奶也是迟早的事。不过她表示,将尽力地记住在这栋法式老洋房里的点滴,汇聚成永恒的念想,陪伴着自己度过未来的日子。
长寿的“秘诀”
滨江里建筑群位于汉口蔡锷路,原属法租界。
1917年前后,荷兰商人首先在此建房用作公寓,由都会首善堂代管。一九三五年前后,富商莫德惠等八户合资在此建成式样相近的楼房八栋,故称八大家,一九六七年改名滨江里。
这个建筑群是典型的二层砖木结构,红机瓦四坡屋面,外墙癞子灰装饰。建筑布局排列整齐,立面线条简约大方。
虽然历经百年时光的洗礼,但这座建筑群依旧巍然挺立,未显老态。有人说,这是因为,它蕴藏着一个“长寿秘诀”,不仅对房子如此,对人也是如此。
101岁的许爹爹和69岁的老许住在这座建筑群里的一栋,有50年了。刚搬来时,他们就觉得这里“风水极好”,不仅南北通透,而且欧式大开间户型方正,光照充足。门口水沟还有清泉流淌。很多人都羡慕他们“住上了好房子”。
虽然后来周围高楼四起,老洋房开始显现斑驳,但是老许说,住在这里还是经常“精神抖擞”。直到今天,老许每天都要外出冬泳2小时才回家。老许说,冬泳的习惯是跟父亲学的,父亲告诉他,多动才能长寿。
(许爹爹站在自家门口)
等天色渐晚,老许便去厨房盛了粥,送到坐在轮椅上的父亲面前,给他领口垫上一张手绢,开始一口一口地喂起来。“他牙齿没了,只能吃流食,我就每天给他做点粥。还是希望老头子健健康康的。”一边说着,老许一边替父亲擦去嘴边的残渣。
夕阳的余晖下,这对父子的相视一笑,如春雨,润物细无声,映照着这栋老宅蓬荜生辉。
沿着蔡锷路朝租界的各个生活的角落走去,你能看到很多不同的风景。
从弄堂里的晾衣杆、一只猫,到聊天打牌的老人,生活与商业交织,西式建筑与现代高楼错落有致,现代与传统在这里交织,构成一幅独特的景致。
而洋房里的居民的故事,也化身为一个个关于幸福的写照,赋予了这些百年建筑更多的诗意与温润的气质,也点亮着这座城市的烟火气。它们就像一颗颗繁星,点缀成老汉口的人间美梦,串成一缕永恒的记忆,在老建筑的身影里,陪伴、见证着武汉,在步步成长中,不断绽放出光明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