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氏腺囊肿是妇科常见的良性疾病,也经常遇到患友网上相关的咨询。从下面的几个患者的病史来看,就不难发现,巴氏腺囊肿的特点是:感染发炎时导致疼痛,影响生活,而且容易复发。
那么,什么是巴氏腺囊肿?它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容易复发?如何治疗?今天,待我们慢慢学习!
要了解巴氏腺囊肿前,我们必须知道什么是巴氏腺?它在哪里?
1.什么是巴氏腺?它在哪里?
我们一起重温一下《女性生殖器(四)| 外阴的表白》(??点击蓝字阅读)一文中,关于巴氏腺解剖位置的描述:
位于双侧大阴唇下1/3的阴道口处的深部,各有一个腺体,称为前庭大腺。它约黄豆大小,正常情况下,女性朋友自己或医生均不能触及到。前庭大腺内有细长的腺管,长约1.5-2cm,其腺管开口于处女膜与小阴唇之间的阴道前庭处,所以称为前庭大腺。在性兴奋时,分泌淡黄色的碱性粘液,以润滑阴道口。
又因为一位外国学者Bartholin发现这个腺体,所以又以他的名字而命名,故又称巴氏腺囊肿。
似乎大家更喜欢叫这个简洁的名字!
2. 巴氏腺囊肿是如何产生的?
因前庭大腺的解剖学特点,在性交,分娩等其他情况污染外阴部时,病原体容易侵入,使前庭大腺管阻塞,分泌物积聚,遂形成前庭大腺囊肿。以性活动活跃的育龄妇女多见。
前庭大腺病变有三种常见的情况:
前庭大腺炎——前庭大腺脓肿——前庭大腺囊肿
代表了前庭大腺感染后,由急性炎症——脓肿形成——囊肿形成,病情由急性感染到炎症控制、病情稳定的发展过程,或由前庭大腺囊肿被感染后,形成前庭大腺炎,甚至脓肿的反复感染过程。
首先,病原体侵犯腺管,腺管呈急性化脓性炎症,腺管组织和开口肿胀,形成前庭大腺炎。此时,如渗出物凝聚而阻塞,形成脓液,无法排出而积存,形成脓肿,称前庭大腺脓肿。
上述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为:内源性病原体和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前者主要有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链球菌、肠球菌等;后者主要有淋病奈瑟菌及沙眼衣原体等。
但上述感染控制后,慢性期后脓液逐渐吸收,形成清亮透明粘液,称为前庭大腺囊肿。当然,前庭大腺囊肿可以长期存在,当再次继发感染时,也可形成脓肿,反复发作。
因此,前庭大腺囊肿形成有以下三个原因:
1)前庭大腺脓肿消退后,腺管阻塞,脓液吸收后,逐渐由形成的透明清亮的粘液所替代。
2)先天性腺管狭窄或腺腔内粘液浓稠,分泌物排出不畅,导致囊肿形成。
3)前庭大腺管损伤,如分娩时会阴与阴道裂伤后疤痕阻塞腺管口,或会阴侧切术损伤腺管,使腺体分泌的粘液无法排出而积聚形成囊肿。
3. 如何诊断?
根据部位、症状和体征,前庭大腺囊肿一般容易诊断。其多为单侧,也有双侧,囊肿多呈椭圆形。囊肿直径常常大小不一,多由小逐渐增大,有些可持续数年不变。若囊肿小且无感染,患者可无自觉症状,往往于妇科检查时发现。若囊肿较大,患者可感到外阴有坠胀感或有性交不适。
当囊肿感染,形成前庭大腺炎或脓肿时,患者典型症状则有:
1)感前庭大腺局部红、肿、热、痛。初起时局部肿胀、疼痛、灼热感,行走不便,有时会致大小便困难。
2)妇科检查可见:大阴唇下1 / 3处出现硬结,表面红肿、压痛明显,如脓肿形成,则疼痛加剧,可触及波动感。严重者,脓肿直径可达5-6厘米,患者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腹股沟淋巴结可呈不同程度增大。当脓肿内压力增大时,表面皮肤变薄,有些可自行破溃。若破口大,可自行引流,炎症较快消退而痊愈;若破口小,引流不畅,则炎症持续不消退,并可反复急性发作。
3)辅助检查时,前庭大腺开口部位或破溃处取分泌物或脓液涂片和细菌培养,可以查清病原体。
4. 如何治疗?
前庭大腺囊肿的处理可根据不同形式,不同情况进行个体化处理。
1)囊肿较小,无症状者,可定期随访;囊肿较大时,如妨碍生活,或反复感染者,可在病情稳定时,行囊肿剥除术或造口术,前者可避免复发,后者可保留腺体功能。
2)急性炎症发作时,需卧床休息,保持局部清洁。
3)根据病情轻重不同,选用敏感的光谱抗生素口服或静脉用药。
4)同时局部热敷或坐浴,常用高锰酸钾溶液(注意浓度为1/5000,防治灼伤)。
5)脓肿形成后,可行手术切开造口引流,保留腺体功能。尽量避免切口闭合后反复感染或形成囊肿。
5. 如何预防?
日常保健十分重要,首先不要穿牛仔裤和比较紧的瘦腿裤,不利于局部的通风;其次,经常穿裙子,和宽松的纯棉质的内裤;另外,每天早中晚应该用清水外洗,保持外阴清洁干爽。
小结
巴氏囊肿良性病,囊肿不痛可观察,
腺管堵塞囊液留,造口复发剥离佳;
疼痛质硬需抗炎,PP粉坐盆疗效加,
脓肿熟透切开它,冲洗引流紧观察。
(此处已添加医疗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