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出历史
导读
无论在看小说或听说书时,我们往往会看到堂堂尺七男儿、某某人身长八尺、关老爷的刀82斤重、五口之家种田百亩这样的量化数据,猛一听,觉得古人无论身高、力气都比我们现代人厉害得太多了。这里边,一方面有象人们说的,说书唱戏,没有真事,都有夸张成份在内;另一方面,古代长度、面积、体积(容积)、重量都与我们现在通行的公定标准不同。下面我们一起看看春秋战国时代的度量衡与现在的换算关系,以便在以后再看到量化数据时心里有数。
�战国时期,税赋的征收一般以粮食、布帛为主,而敛收粮食就得用到重量或容积,布帛要用丈尺来测量,还有按土地的大小来收租税或分授田地等,又要用到亩等面积数据。另外给官员发放俸禄,地方郡守、县令向诸候们做年终报告,都要有数据。再加上当时商业流通已相当发达,在交换过程中也需要有套标准。由此使得计量工具和计量标准变得尤为重要。
一、长度
1.战国以黍排为尺
商周时代,人们用农作物黍的长度作为参照。黍有黑黍、红黍之分,黑黍又比红黍个体长大。山西三晋地区延用商代黑黍,用100粒黑黍排起来作为一尺,相当于现在的24.63公分;河南、鲁南等周代所居地区,则以100粒红黍排列长度23.1公分作为一尺。秦国开始也用24.63公分作为一尺,但变法的商鞅是从魏国去的,也许是为了方便各国商业交流,在变法中也改为23.1公分为一尺。
现在出土的文物中有五件铜尺都在23.1公分左右。其中1932年,从洛阳金村战国晚期墓中出土的铜尺长23.1公分、宽1.7公分、厚0.7公分;中国历史博物馆中有23.1、23公分铜尺各一支;浙江绍兴上虞所藏铜尺23公分;广州市番禺区所藏铜尺也是23公分。
2.秦国有大小尺之别
但从秦国记载和出土的器物上推测,秦国还有一种27.65公分的大尺。从秦本纪、云梦出土的秦律记载来看,舆六尺、法冠六寸、承骑须满六尺。
舆六尺:秦始皇陵周边出土铜车长79公分,其尺寸约为真车的一半,那么真车长度应为79*2=158公分,如果按27.65公分/尺计算,6尺长度166公分,如按23.1厘米计算,六尺长度23.1*6=138.6公分,差距就远了;
法冠六寸:测量兵马俑法冠长度一般在16-18公分之间,如果按2.76公分为一寸计算,6寸为16.56公分,但若按2.31公分为一寸计算则不到14公分;
承骑须满六尺:还有实测兵马俑内的马高172公分,按大尺计算27.65*6=165.9公分,相差6.1公分,若按小尺计算23.1*6=138.6公分,不到140公分,成驴了。
两种尺长标准比值为27.65/23.1=1.197,所以有专家推测,大尺为小尺1.2倍,大尺用于官方、工程计量,小尺用于民间交易。
3.比尺大的单位:步、丈、里
以六尺为步,一步为23.1*6=138.6公分;
以十尺为丈,则一丈为23.1*10/100=2.31米;
以300步为里,则138.6*300/100=414米,现在一里为500米。
但自唐代以后改为五尺为一步,以360步为里,一里长度23.1*5*360=415.58米,与战国时代相关无几,且一直到清代未变。
据《谷梁传》记载,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到淄博临淄区330里,折合成公里414米/里*330里/1000米=133.6公里,而从高德地图上查得两地相距130公里,高度吻合。
二、面积
1.周代亩制
在产黑黍的周、晋、鲁地区,以24.63公分为尺,以6尺为步,以宽一步、长百步为亩。六步长度:24.63*6/100=1.4778米,百步长度: 147.78米,一亩面积:147.78*1.4778=218.39平米,现在一市亩为666.67平米,则周代一亩相当于现在的0.3276市亩。
在产红黍的中原地区,以23.1公分为尺,以6.4尺为步,也是以宽1步、长100步为一亩,以一亩宽为23.1公分*6.4步/100公分=1.4784米,100步长为147.84米,面积为:1.4784*147.84=218.56平米,以黑黍区相等。
2.商鞅改大亩制
商鞅变法时,改为240步为亩,6尺为步。宽度:23.1公分*6=1.386米,长度240步:1.386*240=332.64米,大亩面积:1.386*332.64=461平米,合0.692市亩。相当于扩大了461/218.56=2.1倍。
3.商鞅变法改大亩原因
《太平御览》中杜佑讲道:按周制,步百为亩,亩百给一夫,商鞅佐秦,以一夫力余,地利不尽,于是改制,二百四十步为亩,百亩给一夫矣。
唐代《一行算法》记载:自秦孝公时,商鞅献三术,内一,开通阡陌,以六尺为步,二百四十步为亩。
周朝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战国指公元前403年至221年这段时间,商鞅变法在公元前359年以后,处在战国上半场。也就是说,从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359年近700年内,一直采用218平米的小亩,从公元前359年以后开始采用461平米的大亩。
商鞅变大亩制的原因有三:其一战国时代农业生产力水平大为提高,特别是牛耕推广以后,比原来耒耜耕作效率要高得多,最重要的是长度太短了,牛和犁得不断地调头,太不方便。其二是为了打破贵族领主的土地规划形式,扶持小农经济,同时去除地界所占的土地,有利于增加耕种面积。三是由于关东地区对秦国的封锁,当时秦国还处在相对地广人稀的落后状态,为了提高自耕农积极性,开始收租税仍以小亩为标准,那么相当于一半以上的土地免税。
三、体积(容积)
1.以秦国为代表的各国
现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商鞅方升内径长12.4774公分,宽6.9743公分,深2.321公分,每秦升容积为12.4774*6.9743*2.321=201.98毫升,约为0.2升。按秦寸2.31公分折成寸,内径长、宽、深分别为5.4、3、1寸,算出体积为5.4*3*1=16.2立方寸。其他魏国、楚国、赵国、韩国与秦国有误差,但基本都差不多。
2.齐国容积说明
最先姜齐每一齐升为0.1876公升,然后采取4进制,每4升为一斗,每4斗为一区,每4区为一釜,那么一釜等于0.1876*4*4*4=12公升。
春秋末年,姜齐统治者齐景公横征暴敛,民怨沸腾。而从陈国逃难来的陈氏家族几百年来积累财富,地位不断上升,为了收揽民心,从而夺取姜氏政权。陈僖子收买人心的其中一招就是大斗出、小斗进,意思是有贫民要借他家的粮食,借的时候用大斗量,明年归还的时候用小斗量。这样一反奸商小斗出大斗进的方式让民众们感恩戴德,效果很好。
具体地讲,就是把原来的4进制改成5进制,那么一釜就变成了0.1876*5*5*5=23.45升,姜氏齐升大接近一倍。
等到陈氏成功的把姜氏赶到海上,周天子封储取代姜齐以后,他们就不这么玩了。全部改成了10进制的。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内,于1857年在山东胶县灵山卫出土的子和子铜釜(子和子即陈齐第一代国君田和,齐太公),其容积20.46公升。按每釜为10区、每区10斗、每斗10齐升折回去,则每一齐升为0.2046毫升,与秦升201.98毫升相差无几了。
四、重量
重量在春秋战国时期是比较复杂,名目也很繁多的一项指标。但后来由于商业的需要逐渐趋于一致。
最常用的就是斤两制,一斤大约为250克左右。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内的司马成公禾石铜权,权即现在的珐码,根据禾石铜权上标注的文字推断,这个珐码乃三晋地区产物,标重120斤,实测30.350公斤,则每斤为30.35/120=252.9克/斤。
比斤小的为两,斤两之间16进制,一两为252.9/16=15.8克;比斤大的单位有衡(10斤)、秤(15斤)、钧(30斤)、石(120斤)、鼓(480斤)。千钧重担相当于0.2529公斤*30*1000=7587公斤,确实没人能挑起。
另外还有专门称金铜等贵金属的重量单位,如铢[zhū](24铢为1两)、寽[lüè](12铢为一寽),其他情况不多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