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族长鼓舞脱胎于朝鲜族传统的农乐舞,它具有上千年 的历史,舞种古老,特点典雅飘逸,驰名中外。朝鲜族长鼓舞最早起源于印度的细腰鼓,又通过丝绸之路 传入我国中原,再传入东朝鲜,成为朝鲜民族音乐的主要打击 乐器。明清时期,朝鲜族从朝鲜半岛迁入中国,长鼓舞随之传 入中国,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朝鲜族舞蹈。长鼓又称 杖鼓,长鼓舞也可称杖鼓舞。目前长鼓舞主要流行 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及朝鲜族聚居地区。
朝鲜族的长鼓为筒形,鼓身木制,蒙以羊皮或驴皮,形状 是两头粗、中间纤细,左边鼓筒的直径比右边鼓筒的直径大一 厘米,右边鼓皮薄,左边鼓皮厚。演奏时将鼓横在胸前,舞者 或用手或用鼓槌击出不同节奏,随拍而舞。两个鼓面音色音阶 都不同,加上敲击鼓帮,所以叮咚高低有致。长鼓分为长鼓、 舞蹈长鼓、儿童长鼓和幼儿长鼓等几种。
朝鲜族长鼓舞源于农乐舞中的个人表演,最早以男性独舞 为主,后来,舞台上的即兴对唱表演对长鼓舞发展起了一定的 影响,使长鼓舞有了男、女长鼓舞、双人长鼓舞及长鼓群舞等 多种形式。当情绪激昂时,长鼓手常常也随众人一起翩翩起舞。 因其身前挎着长鼓,故在起舞时侧重于脊骨的形体动作,逐步 创作出胯鼓大蹦子等技巧,由此而被称为长鼓演戏,这也就是长鼓舞的雏形。
长鼓的表演,以柔软的扛手、伸肩、鹊雀步等动作为主,肩挎长鼓,右手持鼓鞭,边跳敲鼓,身、鼓、神态融 为一体,高度协调统一。长鼓两面具有不同的音高。舞蹈时,右手用鼓鞭敲打高音鼓面,左手拍打低音鼓面,由于 音高不同,节奏不同,变化多端的鼓点和着优美的舞姿,使人格外的兴奋和愉悦,男子舞蹈潇洒活泼,女子舞蹈妩 媚幽美。现代长鼓舞有两种击打法:一为女舞者用鼓鞭 ( 一尺许细长的竹鞭 ) 兼用鼓槌 ( 一端圆粗,长约尺许的 木槌 ) ;一为只用鼓鞭不用鼓槌。前者开头只用鼓鞭按慢拍子边击边舞, 鼓插在长鼓上,舞至高潮时方抽出鼓槌 进行技巧表演。后者持鼓鞭随乐起舞。
朝鲜族长鼓舞具有鲜明的朝鲜族特色,是朝鲜族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之一,在朝鲜族舞蹈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 以其独特的地域性和广泛的群众性,丰富了中国的民族民间艺术。现今,朝鲜族长鼓舞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