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语近人 妙典生花 ——总书记全国组织工作会议讲话用典知多少①
10.善用人者,必使有材者竭其力,有识者竭其谋。
〖原文〗善用人者,必使有材者竭其力,有识者竭其谋。对干部最大的激励是正确用人导向,用好一个人能激励一大片。
〖释义〗语出欧阳修《乞补馆职札子》。意思是,善于用人的人,一定要使有才能的人竭尽自己的力量,使有见识的人竭尽自己的智谋。汉代刘向有言:骐骥虽疾,不遇伯乐,不致千里。《三国演义》中道:马遇伯乐而嘶,人遇知己而死。宋人苏辙在《历代论·汉光武上》中道:知人而善用之,若已有焉。人各有其才识,只有善用人的伯乐才能委以与其才识相当的职位,从而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总书记在这里着重强调了用人导向的重要性,并进而强调对干事的干部要及时大胆用起来,让干部看到只要真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组织上是不会埋没的。对不作为的干部,坚决果断调下去,不让那些做样子、混日子、要位子的‘官油子’得势得利。
11.凡用人之道,采之欲博,辨之欲精,使之欲适,任之欲专。
〖原文〗人选来源渠道拓宽了,更有利于好中选优、优中选强。正所谓凡用人之道,采之欲博,辨之欲精,使之欲适,任之欲专。
〖释义〗语出司马光《稽古录·卷十六》。《稽古录》计20 卷,是北宋司马光所编《资治通鉴》的姊妹篇,为记述自上古至宋英宗朝历史大事的一部简明历史读本。采之欲博, 辨之欲精, 使之欲适, 任之欲专,是司马光在人才选拔管理上提出的四条原则。在《稽古录》中,司马光对这四条原则有详细阐述,采之博者,无求备于一人也,收其所长弃其所短,则天下无不可用之人矣;辨之精者,勿使名眩实伪冒真也,听其言必察其行,授其任必考其功,则群臣无所匿其情矣;使之适者,用不违其才也,仁者使守、明者使治、智者使谋、勇者使断,则百职无不举矣;任之专者,勿使邪愚之人败之也,苟知其贤虽愚者日非之而不顾,苟知其正虽邪者日毁之而不听,则大功无不成矣。
简单地说,采之博者,就是要不求全责备,用人之长,这样天底下就无不可用的人;辨之精者,就是循名责实,听其言观其行,授其任考其功,这样就没有人可以隐瞒什么了;使之适者,就是要量才适用,让仁者使守、明者使治、智者使谋、勇者使断,各得其所、发挥特长;任之专者,就是对看准了的人才大胆使用,不能一听到有非议的声音就心生疑虑。司马光的这一选人用人思想,在今天看来仍然很有现实意义。总书记此处采用司马光的论述,主要阐明只有拓宽人选用人渠道,才能有利于好中选优、优中选强。
12.为官择人者治,为人择官者乱。
〖原文〗怎么用人?就是要坚持事业为上,以事择人、人岗相适。古人说:为官择人者治,为人择官者乱。用干部是为了干好事业。
〖释义〗语出黄石公《素书》:用人不得正者殆,强用人者不畜。为人择官者乱,失其所强者弱。三国诸葛亮《便宜十六策》中亦云:夫失贤而不危,得贤而不安,未之有也。为人择官者乱,为官择人者治。意思是,专为某个人而设官,就会引起混乱;根据职位而选择合适人才,就能得到治理。《新唐书·窦诞传》中也记载有这样一则故事,话说窦诞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人,虽然垂垂老矣,但仍然受到重用。有一次讨论朝政,窦诞昏谬失对,李世民于是下诏自省说,为官择人者治,为人择官者乱,反思自己徇私故人而滥授官爵。总书记运用此典,说明了选人用人要坚持事业为上,以事择人、人岗相适的重要原则。
13.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原文〗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年轻干部如果急功近利、患得患失、投机取巧、见风使舵,处事圆滑,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或者搞自我包装、花里胡哨、花拳绣腿,那是没有前途的!
〖释义〗语出《三国志·蜀志》:先主临薨,谓亮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意思是,言语浮夸,超过自己实际能力的人,往往没有什么真本事,不可重用。
14.堤溃蚁孔,气泄针芒。
〖原文〗要教育引导年轻干部牢记堤溃蚁孔,气泄针芒的古训,慎独慎初慎微慎欲,经受住权力、金钱、美色等考验。
〖释义〗语出南宋范晔《后汉书·郭陈列传》:臣闻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故堤溃蚁孔,气泄针芒,是以明者慎微,智者识几。意思是小小的蚂蚁窝,能够使堤岸溃决,针芒般大小的孔眼也能使气泄掉。总书记引用这句古话,告诫年轻干部做人做事要防患于未然,如果在小事小节上不注意,很可能前功尽弃。
15.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原文〗《论语》中说,要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优秀年轻干部要强化自我修炼,正心明道,防微杜渐。
〖释义〗语出《论语·宪问》: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意思是:子路问什么叫君子。孔子说:修养自己,保持严肃恭敬的态度。子路说: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使身边的人安乐。子路说: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使天下百姓都安乐。而这一点,尧舜还怕难于做到呢?总书记引用此语,告诫年轻干部要加强自我修炼,培育良好官德,明大德、严公德、守私德。
16.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
〖原文〗优秀年轻干部要强化自我修炼,正心明道,防微杜渐,做到有原则、有底线、有规矩,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
〖释义〗此语化用了中国古代慎微和节欲两种思想。《坛经》中记载,印宗法师在广州法性寺讲经之际,时有风吹幡动,一僧说:风动,一僧说:幡动,争论不休,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亦非幡动,仁者心动。印宗闻之竦然若惊。心不动于微利之诱就是讲,心不要被蝇头小利诱惑。目不眩于五色之惑出自于老子《道德经》第十二章,原文是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指不要被五光十色的外界所诱惑,不要被欲望牵着走。这两句话是提醒年轻干部培养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能力,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律。
17.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原文〗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干部成长规律决定了干部培养要有足够时间,不仅着眼未来5年、10年,更要着眼未来15年、20年乃至更长时间。
〖释义〗语出《管子·权修》,意指培养人才要有长远和战略眼光。
18.路不险,则无以知马之良;任不重,则无以知人之德。
〖原文〗路不险则无以知马之良,任不重则无以知人之德。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有些干部,看简历有基层工作经历,但并没有经过实实在在的磨炼。
〖释义〗语出汉代徐干《中论·修本》,夫路不险,则无以知马之良;任不重,则无以知人之德。君子自强其所重以取福,小人日安其所轻以取祸。《意林·中论》亦说,路不险则无以知马之良,任不重则无以知人之才。大意是,越是艰难险阻,越能考验一个人的德行与才干。明代著名思想家、心学开创者王阳明,更是主张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总书记这里要求年轻干部加强基层磨炼,强化实践历练,把火热的实践作为最好的课堂,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
19.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
〖原文〗对优秀年轻干部,组织上要注意跟踪,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
〖释义〗语出《左传·襄公十四年》,原指一个叫师旷的人论朋友之间相处的准则。大意是,有了善行就赞扬它,有了过失就纠正它,有了危难就救助它,有了错就改掉它。《论语·季氏》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清代方苞在《与翁止园书》也说,古人之有朋友,其患难而相急,通显而相致,皆未务也。察其本义,盖以劝善规过为先。可见,古代的朋是指劝善规过为先之人。总书记化用此典,主要是说明对优秀年轻干部进行动态管理、跟踪培养。
20.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
〖原文〗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对有培养前途的优秀年轻干部,要不拘一格大胆使用。
〖释义〗语出南宋诗人陆游的七律《苦笋》:藜藿盘中忽眼明,骈头脱襁白玉婴。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我见魏徵殊媚妩,约束儿童勿多取。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意思是人才自古以来都是培养而成的,应该大胆使用,放手让他们实践锻炼。
21.高才者处以重任,不问出入。
〖原文〗高才者处以重任,不问出入。要辩证把握年轻干部使用快慢关系,不要做欲速则不达的事。
〖释义〗语见明末著名思想家李贽《答耿中丞》:有德者隆之虚位,但取具瞻,高才者处以重任,不问出入。各从所好,各骋所长,无一人之不中用。意思是,对真正有才华的人,不论出身和地位都予以重用。
22. 瞻山识璞、临川知珠劝君参透短长理,自有人才涌似云众里寻他千百度铁肩担道义。
〖原文〗管干部用干部的干部,要有瞻山识璞、临川知珠的识人慧眼,要有劝君参透短长理,自有人才涌似云的用人之道,要有众里寻他千百度的爱才之心,要有铁肩担道义的忠诚公道。
〖释义〗瞻山识璞、临川知珠,出自东晋葛洪《抱朴子·行品》,意思是,有慧眼者看山崖,就可以看出山上有璞;面对河川,就可知水中有珠。劝君参透短长理,自有人才涌似云,出自明代吕柟所著《泾野子·内篇》。意思是,参透一个人的长处和短处,人才自然会多的像云一样。众里寻他千百度,出自南宋词人辛弃疾《青玉案·元夕》。铁肩担道义,出自李大钊撰写的名联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综观而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运用典故,推陈出新、以古喻今,信手拈来、恰到好处,起到了释疑解惑、鞭辟入里、画龙点睛、生动传神的妙用,经得起咀嚼,耐得起回味,让人深刻体会到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思想力量与真理光芒,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人格力量。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