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一词在中国大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基督教包括罗马公教(Catholic)、正教(Orthodox)、新教(Protestant)三大主流教派以及其他一些小教派,而狭义的基督教则是特指其中的新教。长期以来华人社会习惯只把新教称为基督教。目前中国大陆的新教教会从不称自己为新教,而是自称为基督教或耶稣教,同时称罗马公教为天主教、称正教为东正教。港台地区则把广义基督教称为基督宗教,从而与专指新教的狭义基督教进行区分。
广义的基督宗教是当今世界第一大宗教:在全球150个国家和地区有着高达20多亿信众。广义的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佛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也许在有些人的观念中基督教是一个典型的西方宗教,而且信奉基督教的西方国家与信奉伊斯兰教的中东国家似乎关系不大融洽。事实上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如果追根朔源都与犹太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今天的国际新闻中耶路撒冷作为巴以冲突的焦点绝对是一个热点地区——这里作为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共同的圣地而成为了各方势力博弈交锋之地。
别看如今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这三者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交锋,然而事实上这三教都有着共同的起源。《古兰经》中的真主安拉和《圣经》中的上帝耶和华其实只是翻译时的读音差异而已。在三教共同的创世神话中亚当和夏娃因偷吃禁果被逐出伊甸园,之后他们的后代日渐繁衍成为后来的人类。在人类的早期历史上曾爆发过一场险些毁灭全世界的大洪水,所幸诺亚造出方舟带着配对的生灵成功躲避了肆虐的洪水。洪水过后诺亚带着人们重建世界。
在诺亚的儿子中有一个名叫闪的。据说他的后代繁衍形成了闪米特人。根据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共同说法:在闪米特部落中诞生了一位被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共同尊奉的圣祖先知,他被视为是以色列人和阿拉伯人的共同祖先,犹太教和基督教将这位圣祖先知的名字翻译为亚伯拉罕,而在伊斯兰教的《古兰经》中将其翻译为易卜拉欣(其实都是一个意思——多国之父)。由于亚伯拉罕是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共同尊奉的圣祖先知,所以这三个世界性宗教又并称为亚伯拉罕诸教。
大约在公元1800年前三教共同尊奉的圣祖先知——亚伯拉罕从两河流域南部的乌尔经巴比伦、马利、哈兰迁徙到被称作迦南的地方(即巴勒斯坦),几经辗转后定居在别是巴。亚伯拉罕迁徙之前他的故乡信奉的是萨比教——这是一种以日月星辰为崇拜对象的多神教。亚伯拉罕在故乡时就曾与人争执:宣称比太阳更伟大的造物主才值得人们敬拜。亚伯拉罕迁徙到迦南后彻底放弃了多神教,改为敬拜唯一的上帝(真主)。尽管亚伯拉罕确立了一神教义,但这时还并没形成完整的宗教体系。
亚伯拉罕这位多国之父迎娶了撒拉作为自己的妻子。撒拉因此被称为多国之母。可多国之父与多国之母之间却长期未能孕育出爱的结晶,于是撒拉将自己的侍女夏甲引荐给亚伯拉罕(易卜拉欣),随后亚伯拉罕(易卜拉欣)与夏甲生下长子以实玛利(古兰经称为伊斯玛仪),以实玛利出生后身为正妻的撒拉也生下了儿子以撒(古兰经称为伊斯哈格)。以撒的儿子雅各曾梦见与天使摔跤的场景,于是他的后裔被称为以色列人(意味与神角力的人)。
雅各有十二名儿子和一名女儿。十二个儿子各自的部族繁衍形成了以色列民族的十二支派。以实玛利也生了12个儿子,也繁衍出12个部族。这12个部族被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追溯为阿拉伯人的祖先。雅各的幼子这一派后来曾旅居埃及430年之久。大约在公元前1450年以色列人在部族领袖摩西的率领下走出埃及重新回到迦南地区。在这一过程中以色列人曾在西奈半岛辗转逗留过40年。据说在此期间摩西在西乃山接受上帝赐予的法律,从而由此正式创立了犹太教。
公元1世纪犹太人耶稣开始宣扬一种新的教义。耶稣所传播的这种新教义就是后来的基督教。这种教义在相当程度上继承了犹太教的诸多传统。基督教和犹太教一样尊奉《圣经》:传统的犹太教尊奉的是《旧约》,然而耶稣创立的这种新教义同时尊奉《旧约》和《新约》。更关键的是犹太教视以色列人为神的特选子民,强调以色列民族的独特性;然而耶稣宣扬的这种新教义宣扬只要信耶稣基督就都可以获得拯救。耶稣向世人宣传:上帝不只拯救犹太人,而是拯救世人。耶稣还声称上帝与他订立了新约。
基督教是从犹太教中派生出来的,而耶稣本人也是犹太人,不过基督教已发展出独立于犹太教的独特教义体系。从基督教诞生之日起就与犹太教构成了强烈的竞争关系,而在这场竞争中基督教的优势日益显现出来。犹太教只是犹太人内部的小众宗教,而基督教却宣扬拯救世人的普世价值。基督教千方百计吸引信徒,而犹太教对此并不积极。犹太教甚至很反感吸纳异教徒皈依。犹太教的这种做法使其在于基督教的竞争中处于相对不利的状态。
传说耶稣选召了12名门徒,又差遣470个人去各地传播福音。耶稣的言论与行动触犯了犹太教中占统治地位的大祭司。逾越节前夕耶稣被门徒之一加略人犹大出卖。犹太教大祭司和差役拘捕耶稣后把他交给了罗马的犹太巡抚彼拉多。最终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此后罗马帝国先后发动10次对基督徒的大规模迫害,然而罗马帝国晚期民众面对帝国的衰落与动荡反而更愿意接受不容于官方的基督教。到4世纪初罗马帝国境内的基督徒人数已达到500万人左右(约占帝国总人口的1/10)。
就连罗马皇帝戴克里先的妻子和女儿都倾心于基督教。很快罗马统治当局就发现基督教甚至已渗透到帝国军团之中。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颁布的米兰敕令结束了对基督教的迫害。公元392年基督教被正式确立为罗马帝国的国教,不过可不是所有基督徒都在这一时期受到罗马帝国的垂青,因为这时的基督教实际上早已分裂。在宗教人士眼中世界上有三种人:不可知论者、无神论者、有神论者,而这其中的有神论者又可以分为一神论者和多神论者。信仰上帝的基督教本该是一神论者。
然而在《新约》中却同时出现了上帝耶和华、救世主耶稣、圣母玛丽娅三个被奉为神一级的角色。各地的基督徒围绕三者之间的关系逐渐产生了分歧。公元320年前后出生于利比亚的阿里乌斯成为了亚历山大里亚城的教会监督。阿里乌斯提出圣子和圣灵都是上帝创造出来的,所以他们的存在不是永恒的,那么现代基督教的三位一体理论自然也就无从谈起。信奉阿里乌斯这种主张的信徒被称为阿里乌派。继阿里乌派之后基督教内又诞生了聂斯脱利派、诺斯替派等教派。
这些教派的具体主张存在一定差异,但这些教派大多认为传统的主流基督论存在错误。公元325年君士坦丁大帝将罗马主教亚历山大以及阿塔纳西乌斯、阿里乌斯等教会高级成员召集到小亚细亚西北的尼扎城讨论当时备受帝国人民关注的三位一体问题。以亚历山大、阿塔纳西乌斯等人为代表的支持三位一体学说的派别赢得了辩论。从此这一派就被视为基督教正统,而反对三位一体学说的阿里乌斯信徒则被视为异端。公元431年聂斯脱利派也在以弗所会议上被认定为异端。
被视为异端的阿里乌派、聂斯脱利派为躲避以正统自居的罗马教会破坏只得向东方发展。聂斯脱利派成立了自己独立的教会——东方亚述教会。该教会在唐贞观九年(公元635年)左右沿着丝绸之路一直传入我国境内。由于这一教派是由波斯传入我国,因此我国唐代典籍中聂斯脱里派的教堂被称为波斯寺或称十字寺。聂斯脱利派在我国典籍中称为景教。景教也传播到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之中: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之前克烈、汪古、乃蛮三部就信奉景教。
当阿里乌派、聂斯脱利派等所谓的异端教派分离出去后被视为正统派的尼扎教派内部也在经历分裂。公元395年罗马帝国一分为二之后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在各自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和罗马城都发展出一套相对独立的宗教体系。以罗马城为核心的西部教会和以君士坦丁堡为核心的东部教会由于所在的地域文化不同使其在对教义的理解上逐渐出现分歧。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罗马主教开始与涌入原西罗马帝国领地的日耳曼统治者合作,而昔日被视为蛮族的日耳曼人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皈依基督教。
罗马教会的影响力开始由西罗马帝国统治的西欧大陆扩张到不列颠、爱尔兰、北欧等地。权力膨胀的罗马教皇开始试图迫使东罗马帝国的皇帝和教会臣服于自己。双方的矛盾经过日积月累最终在圣像崇拜问题上发生了尖锐的冲突。早期的教会是不允许搞偶像崇拜的:理论上教徒应该在内心侍奉天上的主,而不是在教堂参拜一尊泥塑的耶稣像。这实际上还不是基督教的特例,因为早期的佛教徒也是反对立像的:早期的佛教徒认为人们应该礼拜佛法而不是参拜泥塑的雕像。
也许这些早期宗教都认为一个具体的偶像是对神的亵渎。然而缺乏这样一个具体的实物总是使信徒感觉不踏实,久而久之各种圣像就出现了。圣像的出现满足了信徒们参拜实物的心理,然而又引起了关于教义的新争端。公元726年东罗马皇帝利奥三世发布第一道关于捣毁圣像的诏书。东罗马方面认为自己的行为不过是恢复《圣经》中的传统。在他们看来自己捣毁的只是泥塑的雕像,而没丝毫对上帝不敬,然而罗马教会方面可不这么觉得。
公元1054年罗马教皇和君士坦丁牧首互相开除了对方的教籍,从此基督教分化为罗马公教(天主教)和希腊正教(东正教)两大教派。东正教主张圣神只来自圣父,而天主教主张圣神来自圣父和圣子。东正教的教义中没关于天堂和地狱之间存在炼狱的说法;而天主教声称二者之间有炼狱。天主教用整个手掌划十字圈;而东正教在改革以前是用两个手指划十字,现在则是用拇指、食指、中指三个指头划十字。1582年罗马教宗格列高利十三世对传统的儒略历法进行改革后颁布了新的格列历法。
这种历法从此被天主教沿用。如今这种历法已被多数国家使用(因此被成为公历);然而东正教国家在法定官方活动使用公历的同时在宗教事务上使用的仍是传统的儒略历。当罗马天主教在日耳曼人中传播时希腊正教也在东欧斯拉夫人群中传播开来:公元865年保加利亚皈依东正教,到了公元9世纪末塞尔维亚人也皈依了东正教,公元988~989年期间基辅罗斯大公弗拉基米尔一世宣布东正教为国教。至此东正教传播到了如今的保加利亚、塞尔维亚、罗马尼亚、乌克兰、俄罗斯等地。
俄国历史上的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其实是发生在公历的三月和十一月,但俄罗斯作为东正教国家使用的是与西方国家不同的儒略历。像希腊、塞尔维亚、俄罗斯这些东正教国家的圣诞节就不是12月25日(而是1月7日)。这其实是由于东正教和天主教历法的差异所造成的。如果说当年阿里乌派、聂斯脱利派等所谓异端教派的分离是基督教历史上的第一次分裂,那么天主教和东正教的分离则是基督教历史上第二次分裂。到了16世纪欧洲爆发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宗教改革造成了基督教历史上第三次分裂。
公元1517年10月31日维滕堡大学神学教授马丁·路德在威登堡教堂门前贴出的《九十五条论纲》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在宗教改革的过程中从罗马天主教会又分化出路德宗、加尔文宗、安立甘宗等新教派:1534年英格兰国会通过《至尊法案》确立了国教安立甘宗的地位;截至1559年法国已有49处加尔文派教会;1566年前后瑞士各州也陆续接受加尔文宗;1667年苏格兰确定归正宗为国教......基督教内部由此形成了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三足鼎立的局势。
如今狭义的基督教就是指16世纪宗教改革以后演化而来的基督新教;广义上的基督教概念则同时涵盖了基督新教、天主教、东正教。目前英国、荷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北欧五国主要信奉新教;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爱尔兰、法国、波兰、捷克、奥地利、比利时以及拉美国家主要信奉天主教;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等国主要信奉东正教;德国和瑞士则是新教和天主教平分秋色势均力敌的国家。
新教是16世纪宗教改革以后从天主教内分化出来的,不过既然分化出来就必然有与天主教不同的特征:信奉圣母的天主教称神职人员为神父或修女,一般规定神职人员不能结婚;信奉耶稣的基督新教称神职人员为牧师,同时也允许神职人员结婚;东正教一般不允许牧首结婚,但允许其他神职人员结婚、离婚、再婚。新教相比天主教更为强调因信称义、信徒人人都可为祭司和《圣经》具有最高权威三大原则。天主教在梵蒂冈设有总部,同时拥有教皇这一最高教长。
强调信徒人人都可为祭司的新教没有教皇、不设总部,反对崇拜圣像和圣物,拒绝天主教的弥撒,而采取讲道、同唱赞美诗等崇拜仪式的改革。新教在三位一体、原罪、救赎、世界末日等基本教义方面和天主教、东正教并没太大的不同,但新教更为强调信仰的称义并重视信徒与上帝之间的直接联系。天主教会认为圣经与传统是上帝双重源头的启示。两者是并行不悖的关系,所以不会互相冲突。教会不仅保存圣经的真理,更有施教和订立圣经的的职权,所以教会的地位在圣经之上。
新教认为圣经的权威并不是从教会取过来的;相反教会的地位是靠圣经来确定。天主教和东正教在宗教礼仪上洗礼、坚振、告解、圣体、终傅、神品和婚配七件圣事;新教则只强调洗礼和圣餐两种圣事,有些新教派别甚至放弃了所有圣事。基督教在我国的传播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的景教,然而景教是不被视为基督教正统派系的所谓异端。公元1289年意大利方济各会士孟德高维诺的约翰作为教宗特使抵达中国并晋见了皇帝忽必烈。此行的结果就是元大都诞生了第一个天主教传教区。
1313年天主教在泉州也设立了主教区,截至1318年泉州已至少有两座基督教堂。大航海时代到来以后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郎世宁等传教士相继来到中国。基督教在中国传播期间与中国本土文化不可避免会发生碰撞。这其中最大的争议就在于基督教内部始终有人认为中国的敬天祭祖仪式是与教育相矛盾的偶像崇拜。利玛窦、汤若望等早期来华的传教士均不认同这种观点,恰恰相反早期来华的传教士始终致力于将基督教义与中国本土文化融合。
利玛窦、汤若望等早期来华的传教士均对中国的儒释道思想有过相当的研究。他们在潜心研究中国文化后认为敬天祭祖只是中国人的一种传统习俗,而并不认为这是一种与基督教义相抵触的偶像崇拜仪式。可那些远在欧洲的教会人士却并不认同他们的观点。在中国的传教士往往被本国教会要求必须让中国教徒在信仰基督教和敬天祭祖之间做出选择。康熙年间在华耶稣会教士为回应本国教会的非难甚至曾请求康熙皇帝写信向罗马教会解释中国的敬天祭祖习俗与偶像崇拜无关。
早年曾与汤若望、南怀仁等传教士打过交道的康熙皇帝顺应了这种请求。1706年康熙皇帝接见了罗马教廷的特使阎珰、多罗。康熙在这次接见中发现这些远在欧洲的教会人士和自己以前接触的在华传教士完全不一样:这些人并不打算像利玛窦、汤若望那样致力于使基督教与中国本土文化融合。事实上这些欧洲教会人士对中国文化根本就不了解,甚至还抱着一种轻蔑的态度而不屑于了解。康熙曾指着自己御座后的敬天法祖四个字问阎珰、多罗是否认识,结果对方回答称只识得其中一字。
康熙又问及中国儒家与天主教义有何异同,结果对方回答称不知有何异同。事后康熙不无恼怒地下旨申斥:愚不识中国字,又不善中国语言。你这等人竟敢议论中国文化就像是站在门外从未进屋的人讨屋中之事。你说的话完全没一点根据。从康熙这番叙述来看早期的中国人并不是以一种天朝上国盲目自大的心态拒绝基督教的。事实上利玛窦、汤若望等早期来华传教士曾在中国取得过较为不错的传教成绩。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彼此互相尊重对方风俗习惯的基础上。
当利玛窦、汤若望等早期来华传教士试图通过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打开基督教传播新局面时欧洲的教会人士却以一种固执的傲慢与偏见看待中国文化。1715年教皇克雷芒十一世在教谕中申明不许中国教徒祭孔祭祖、吊丧行礼。风闻此事的康熙皇帝感觉到这是对中国文化极不尊重的一种冒犯,但康熙仍愿以最大的善意和诚意尽可能消除双方的误解。为此康熙曾主动派出使者与罗马教廷接触。1719年罗马教廷再次派出使团访华。康熙亲自接见这支使团达十三次之多。
康熙耐心地向使团解释祭孔祭祖、吊唁亲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义。康熙非常有诚意化解双方的矛盾,但同时也明确表达了中方最后的底线:如果教廷执意禁绝中国信徒按传统礼仪敬天祭祖、吊唁亲友,那么传教士就没必要继续留在中国了。双方会面期间康熙曾问道:我看你们西洋画中有长翅膀的人。对方回答说:那是寓意天神灵速如有羽翼,而不是说真有此人。康熙接过话头说道:我不了解西洋字义,故不辨西洋事理;你们西洋人不了解中国字义,如何能妄议中国之道理是非?
康熙这番话说明了一个相当浅显的道理:对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最好要怀有尊敬之心。康熙作为中国皇帝表达了愿意虚心了解基督教义的意思,但希望西洋国家也能对等相应地尊重中国文化。然而双方会谈的结果最终还是令康熙失望了。会谈结束后康熙下旨称:以后不必西洋人在中国行教。禁止可也,免得多事。从这时起康熙对基督教的态度由原来的虚心接纳转变为禁止。到了雍正年间开始对基督教采取更为严格的禁止措施。乾隆年间对基督教的禁令则时严时宽。
鸦片战争后西方传教士在坚船利炮的保护下得以在中国自由发展。这一时期正处于内忧外患状态的中国自然无法干预这种行为。1954年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中国基督教全国会议正式成立了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从此中国基督教的传播开始秉承如下原则:坚持自治、自养、自传的三自原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坚持基督教中国化方向。如今中国的基督教会绝不是罗马教廷或任何国外基督教机构的分支下属。中国的基督教会从新中国成立之后就一直是独立自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