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南头条号封面上显示的自我介绍是:主持人、独立学者、社会评论家、高级经济师、知名自媒体人。一共五个头衔。其实他还有影视演员、书家等诸多身份,可谓百面百心,但为了集中起见,本文主要围绕最主要的五个头衔,来谈一谈司马南的百面特点。
一
五个头衔的排序显示了主次关系。按顺序来说,主持人放在最前面,说明司马南认为自己最主要的身份是主持人,最主要的工作是主持人。
比如,他曾以公知身份在美国主持节目《中国白话》,对中国多有批评。同时游历美国,如鱼得水,也为子孙铺好了道路。现在也以主持人擅长的方式从事自媒体,风采不减当年。
同时这也是一个业务广告,因为主持人不仅能在镜头下侃侃而谈,也能主持婚丧嫁娶,能凭口才在酒席上活跃气氛,等等。
司马南作为主持人,把巧舌如簧、应变能力都用在了对中国人上,成为一个吃饭砸锅的搅局者,也成就了墙头草的美名。
实话实说,以他的口才、表演水平挺适合做主持人。主持人是他年轻时想方设法出名的一大红利,也是他后来把知名度兑现为财富的重要途径。这还能使他游走于达官显贵之间,和这个称兄道弟,和那个耳语,为这个按摩,替那个捶腿,人脉很广,谁谁都是老朋友。
按主次关系,剩下的四个头衔实际上都从属于主持人。后面四个头衔能维持知名度,而知名度最后都通过主持人兑现。他在互联网上指点江山,一方面可以赚流量,另一方面也可以在线下把知名度折现为大量的灰色收入。所以他不顾一切地煽风点火,左右出击,因为知名度就是钱。
二
自我介绍中排第二的是独立学者。其实准确地说,他应该叫做被迫独立学者。
当初他通过运作,拿到了人大的特聘教授聘书,结果才三天,就被收回了,因为被许多教授反对。人大官方的说法是程序存在瑕疵,司马南就被迫成了独立学者。
如能冠上人大教授的名号,做主持做演讲的价格自然会水涨船高的,可惜没有成功。由此可见,他是想进入组织而不得,而不是因为思想卓越纯粹,才成为所谓的独立学者。
其实,一个主持人成为学者,并不稀奇,而号称独立学者,并把它放在第二的位置,可就稀奇了。专业性在哪呢?怕是玷污了独立学者的名号。
三
排第三的是社会评论家,这也是自封的,改为社会评论员较为妥当。
家应该具有崇高的声望,这声望来自著作等身,来自行业内部的广泛认可,来自对社会的积极正面影响。而司马南的评论如同说书一般,观赏性不错,逻辑性极差,往往前后不一,自相矛盾,还给社会制造、扩大分裂。动辄删除自己的错误言论,举报别人的反对观点,毫无理论自信。这哪里称得上家?这样的评论家还是躺平在家对社会更有益。
四
高级经济师排在倒数第二,估计这是从商学院毕业的司马南的真正的专业。
在一堆头衔中,这是唯一一个需要证书、需要国家论证的,所以我毫不怀疑它的真实性。当然,专业学得好不好,精不精,有没有拿它吃饭,看它在一堆头衔中的尴尬位置便知。从过去在联想财务问题的论战中可以看出,他了解一些基本知识,但并不精通,还有知识盲区,连银行负债是什么都搞不太清。
接下去,我很期待他能在与任泽平的争论中显示出高级经济师的高级感,不要动不动又给人家扣帽子,露出高级喷子的实质。
五
最后一个是知名自媒体人,这也是事实。
放在最后,恐怕是因为自媒体兴起是较晚的事,而他刚好退休(主持人可能没有退休之说?)。
他的自媒体大V工作,有团队的密切配合,产量大,手段多。台本写得很抓人眼球,司马南讲得绘声绘色,再用机器人粉丝造势,建收费群,删帖、举报的动作也很快……客观来说,这些事别人还真难做到——没有这么麻利,也没有这么厉害。
往好的说,这是退休老人不服老,再就业,不给国家添负担。往坏的说,就是老而贪得,不择手段。
小结
根据司马南的自我介绍,以及排列顺序,我认为,把他定义为主持人、名嘴比较合适。
同样是大V,相较之下,胡锡进、王小东等的自我介绍都没那么花里胡哨。胡锡进的资深媒体人,王小东的优质国际资讯领域创作者,简明扼要,以一敌五,能从专业性角度秒杀司马南的五个头衔。
而且,随着时间的拉长,胡锡进和王小东等人越来越显示出知识分子的良知和底线。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