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
《庄子》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译文】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真是危险啊!已经有了危险,还要执著地去追求知识,那么除了危险以外就什么都已经没有了。做好事不要求名,做坏事不要受刑罚,以遵循虚无的自然之道为宗旨,便可以保护生命,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奉养父母,可以享尽天年。
庖丁(名丁的厨工)为文惠君(梁惠王)解牛(宰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支撑,接触),砉然(皮骨相离的声音)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传说中商汤时的乐曲名)之舞,乃中《经首》(尧乐曲《咸池》中的一章) 之会(节奏)。
【译文】庖丁给梁惠王宰牛。手接触的地方,肩膀倚靠的地方,脚踩的地方,膝盖顶的地方,哗哗作响,进刀时豁豁地,没有不合音律的。合乎(汤时)《桑林》舞乐的节拍, 又合乎(尧时)《经首》乐曲的节奏。
文惠君曰:嘻(赞叹声),善哉!技盖(怎样)至此乎?
【译文】梁惠王说:嘻,好啊!(你解牛的)技术怎么竟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超过)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视觉)止而神欲(精神活动)行。依乎天理(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批大郤(击入大的缝隙), 导大窾,因其固然(牛体本来的结构),技经(犹言经络)肯(紧附在骨上的肉)綮(筋肉聚结处)之未尝,而况大軱(股部的大骨)乎!良庖岁更刀,割(生割硬砍)也;族(一般的)庖月更刀,折(用刀折骨)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出)于硎(磨刀石)。彼节(骨节)者有间(间隙),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 恢恢乎(宽绰的样子)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指筋骨交错聚结处),吾见其难为,怵然(警惧的样子)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骨肉离开的声音)然已解,如土委地(散落在地上)。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拭擦)刀而藏之。
【译文】庖丁放下刀回答说:我追求的,是道(本为虚词,无特定之意,可解成自然的规律),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起初我宰牛的时候,眼里看到的是一只完整的牛; 三年以后,再未见过完整的牛了(意思是:只看见一个虚线的牛,就是只看见怎么样去解)。现在,我凭精神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感官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依照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砍入牛体筋骨相接的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依照牛体本来的构造, 筋脉经络相连的地方和筋骨结合的地方,尚且不曾拿刀碰到过,更何况大骨呢!技术好的厨师每年更换一把刀,是用刀割断筋肉割坏的(就像我们用刀割绳子一样);技术一般的厨师每月就得更换一把刀,是砍断骨头而将刀砍坏的(因为不知道怎么砍,所以砍到骨头的时候就容易坏)。如今,我的刀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有几千头了,但刀刃锋利得就像刚在磨刀石上磨好的一样。那牛的骨节有间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地,那么刀刃的运转必然是有余地的啊!因此,十九年来,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虽然是这样,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到那里很难下刀,就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视力集中到一点,动作缓慢下来,动起刀来非常轻,豁啦一声,牛的骨和肉一下子就解开了,就像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样。我提着刀站立起来,为此举目四望,为此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然后把刀擦抹干净,收藏起来。
文惠君日: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养生之道)焉。
[译文]梁惠王说:好啊! 我听了庖丁的这番话,懂得了养生的道理了。
[作家作品]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今河南商丘)人。庄子是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后世把他和老子并称为老庄。庄子主张顺应自然,提倡无为而无不为。
他激烈批判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的黑暗现实,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剥削阶级残暴和虛伪的本质。庄子的文章想象丰富,汪洋恣肆,辞藻瑰丽,并多采用寓言形式,富有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重大的影响。《庄子》 一书,共33篇。相传其中内篇7篇为庄周所作,外篇 15篇和杂篇11篇为庄子门人和后学者所作。
名师面授 小班荟众 本科圆梦
咨询报名热线:0531--55611526 55611528QQ咨询:3540418632 236532672报名地点:济南市长清大学城山东数娱广场C座12层山东专升本咨询交流群:210651239荟众教育网:www.hz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