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5月3日,我随同黄师傅以及其他班组的一些师傅一起,乘火车去广州黄埔造船厂,参加828工程会战。所谓828工程,就是由江南造船厂和武汉武昌造船厂在黄埔造船厂替某舰队建造若干艘潜艇。这是由于当时台湾海峡不能正常通行,舰船不能过往,就连当时我们建造潜艇所需要的工装设备、材料配件等等都是通过铁路输送过去的。
黄埔造船厂坐落在黄埔岛。黄埔岛只是一个仅有八平方公里的小岛,因为这里有孙中山先生建立的黄埔军校而闻名天下。
5月的广州已经很热,我们穿着毛衣过去,一下子脱成汗衫单裤。而工地上,更是一派热气腾腾的场面。那里已有数百位先于我们到达的江南厂的工人在潜艇上奋战。因为还有武汉武昌造船厂的工人在另外一艘潜艇上工作,江南厂的工人似乎有一种竞赛的劲头,争分夺秒,挥汗大干。而武昌造船厂的工人们也是如此,虽然他们造潜艇的历史不及江南厂,但他们不甘落后。他们工作服里都穿着竹片编成的背心,用作隔汗,可汗水还是沾湿了他们的衣裤。
工人们三顿饭都是在食堂吃的。这天晚餐,几位先前到达的师兄亲自动手烧了一些菜,又在食堂里添了点菜,摆满一桌,为我们接风。捧着盛满啤酒的大碗,庆贺在异地相聚,此情此景令人难以忘怀。
干活照样是辛苦的,我早已习惯,但休息日是很快活的。这天,工厂一大早就派出拖轮等候在码头。拖轮虽然开得不快,但到广州市区只要一个小时。我和师傅以及师兄弟们结伴同行,尽情地在市里游玩、购物,直到傍晚才依依不舍地乘上拖轮回岛。
美丽的广州,南方的大都市,我还是小时候看了故事片《羊城暗哨》以后才知道它的别名叫羊城。传说有五位仙人穿着五色的衣裳,骑着五色羊,手执一茎六出的谷穗来到广州城,将谷穗交给城里人后而飞去,留下的五羊化成了石头,所以又称五羊城。城里的一些景点如越秀公园、珠海大桥等当时都去玩过,不过那时没有相机,更没有手机,只留下淡淡的记忆。倒是买了几样东西印象特别深刻。一是彩色尼龙丝巾,当时上海很流行,大家几乎人人都买,有人一下买十多条,不仅自己需要,还帮亲朋好友代购。我买了四条,想好一条给母亲,一条给姐姐,一条给妹妹,一条留给未来妻子。每条丝巾四元多钱,四条花了十多元钱,当时也算是很奢侈的事了。另外,买了一副墨镜,上海没有这货,戴上它,骑车是很酷的!墨镜我用了许多年,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新的式样多了才换了一副。
广州近五个月的工作十分繁忙,晚上常常还要加班,但是觉得十分舒心,不仅有一种自豪感,还有一种集体感。师傅和徒弟嘻嘻哈哈一起干活,一起吃饭,一起逛大街,形影不离。忙完一天的活,冲个凉,师傅们和徒弟们凑在一起开大道,吹牛皮,那时候就更没大没小的了。不过,也有一件烦心事,那就是广州的蚊子特别多,宿舍里木制的高低床一年四季都挂着蚊帐,虽然如此,蚊子还时常会钻进来。有时,人正好睡,被恶蚊刺一下,痒得就睡不舒坦了。难忘的是有几个晚上是我睡得最舒服的,那是在黄埔造船厂的职工医院里。
有一次,我吃坏肚子发高烧,医生让我住进岛上的职工医院治疗。病房里有位小护士长得苗条娇小,眼神妩媚动人,打针送药常常问寒问暖,声音非常甜美。只是她常戴着口罩,不知道她的小嘴长得怎样。她听说我怕蚊子咬,特地买了一盒清凉油送我,我给她钱,她不肯要。不知是她的特意照料还是医院的环境好,住院的三个晚上我都是一觉睡到大天亮。我精神恢复后的那天,写了一首小诗:
你像天山的雪莲,洁白无瑕
你像南海的浪花,温柔婀娜
只是那笼住唇齿的薄雾轻纱
遮住了你的秀靥美颊
春风啊,能否揭开那神秘的白纱
让我一睹她的全部芳华
出院时,我想把这首小诗送给这位护士,但犹豫再三,始终还是没敢。因为,我毕竟还是一个尚未滿师的学徒啊!那个时候,学徒工不敢谈恋爱,谈恋爱都是偷偷摸摸的。
《 回忆录 悠悠岁月悠悠情(十四)原创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