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你在重量、纯度等大致相同的金砖和银砖之间作出选择, 你会本能挑选金砖, 这就是几千年来人们对这两种贵重金属价值认同的结果, 黄金始终排在白银前面。
金砖与银砖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有不少这种金银价值认同的体现。体育比赛中,通常第一名是发金杯、金牌,而第二名是发银杯、银牌。
金杯、银杯、铜杯
白银拥有辉煌的历史,它作为主流货币崛起于中国的宋代,当时北宋经济发达,在世界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因为通货膨胀等原因,同时用丝绸、茶叶、瓷器等能从海外贸易中换回大量的白银,最终取代了铜币、铁币等贱金属,这样的显赫地位延续了近千年,也称千年的白银帝国。虽然表现抢眼,但直到现在也没能超过黄金的认同价值。为什么呢?
黄金始终占据"C位"
物以稀为贵, 古今黄金产量比白银产量要少很多。2017年度中国黄金产量约为426吨(来自中国黄金协会的数据,同时中国的黄金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位),而2017年中国仅从国外进口的白银就有约4300吨(海关数据),在不计算中国自身白银产量的情况下,就已经十倍于黄金。这是我们都知道的一个重要原因。
物以稀为贵,金贵
工业与科技应用,再查看元素周期表, 你会有一个惊人的发现, 铜、银、金都是第一副族(IB族)的元素, 它们的序数或相对原子质量大小的排序, 与它们的认同价值排序居然是一致的。是门捷列夫发明元素周期表时特意安排的? 还是巧合?
序数从小到大排序:
铜(29) < 银(47) < 金(79)
相对原子质量从小到大排序:
铜(63.5) < 银(108) < 金(197)
认同价值排序:
铜 < 银 < 金
化学家 - 门捷列夫
铜、银、金同属IB族元素
银的导电能力要比金强,但它相对比较活泼,更容易发生化学反应,包括其他一些物理特性比较,一些高精电子产品制作会选择金或镀金。银制品长期暴露在空气里或与人体汗液接触,会变色发黑(并非氧化,是与空气或汗液中的硫元素发生了反应,在表面形成一层黑色的硫化银。),这样无论是工业和科技应用价值,还是装饰、收藏价值都大大折扣,元素稳定性又不如金。还有本身的金属颜色,虽然无法科学比较说明,但通常金色要比银色更吸引眼球。
银元素稳定性不如金
参考: <<中国货币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