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级飞羽 2.次级飞羽
3.次级复羽 4.中级复羽
5.小复羽 6.小复羽 7.初级复羽
写鸟,从顺序来说,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落笔先写嘴,一种是先画背,前法的优点,因鸟的精神主要在头,胸背易于安排,亦较为顺手,故自古以来都袭用这一方法。后法的优点,是对于鸟的体形及动势先行决定,而头部可灵活变动。两法各有其利,都可应用。
从鸟的用笔变化说,有简笔、披蓑、丝羽、干擦、点垛、阔笔、勾填、晕染等法。这些方法,有的墨画,有的以墨画作底再加以设色,有的是色墨并用直接点垛。
左为图1 右为图2
一、简笔法
即以简单几笔,概括构成鸟的形象。常用于小型鸟类如麻雀、黄雀、燕子、小鸡等的表现。如(图1、2):三点作鸟的头、胸背或头、背、尾,这样三点,已经初具形体,再加嘴、眼、翼、尾配置即成。一般说,头胸背可用淡墨,嘴、眼、翼、尾用浓墨,如画麻雀:淡赭入墨,略调匀。一点头,二点腹,三点背,这三点成大体。再深赭蘸墨画翼尾,淡色略染,浓墨点嘴、点眼、点黑班,浓墨画下领并添脚爪。背、翼、尾上加麻点,飞翔时作法大体相同。
图3
二、披蓑法
鸟类羽毛生长的基本规律,有似农民雨天所披的蓑衣式样,是以披蓑式画羽毛,是画鸟用笔最基本的方法。无论点、丝、撇都按此法用笔,从中心半圆发射,层层连缀。墨画如此,色画也如此。以白头翁为例,额与前顶黑色,后头、眼、尖颏和喉均白色,颊、耳羽和后颈暗褐色,耳羽的后部较淡,背腰和尾上复羽呈橄榄灰,翼和尾黑褐色,各羽外缘呈现鲜明的黄绿色,胸部横贯以褐灰色的带形斑,胸以下白色,向后黄绿羽缘逐渐显著,眼、嘴、脚均呈褐色。
白头翁常栖息于丘陵和平原的灌木丛中,喜结大群活动于人居附近树林间,人们以其鸣声嘹亮,富有音韵,头顶白羽习惯比作夫妻和乐白头到老的象征。
画法,以墨画为底,而后设色,笔头蘸墨压扁半干半湿,由浓到淡,从颈背部按蓑衣式规律短撇逐步向下,层层连缀,而后画头,添翅加尾画脚,最后染色(图3)。
又以鹌鹑为例,用色彩画的方法,赭入墨按照披蓑画法,先撇头脑及背,接画胸腹而后浓墨加背部的斑点,淡墨加胸腹斑点,最后画脚(图3)。
三、丝羽法
用细笔尖锋丝羽,如山水之披麻皱,是兼工带写的一种表现方法。以画眉为例,画眉又名金画眉,上体纯橄榄褐色,眼圈白,自眼上部后延伸成清晰的白色眉纹,两翼与背同色,但较近棕;尾羽暗棕褐,而具一系列蒙胧不明的黑褐横斑,颏、须、喉及上胸棕黄,且缀以略褐轴纹;眼先近黑褐;耳羽深棕下体棕黄;腹部中央灰色,雌雄同色。眼橄榄黄;嘴褐黄,下嘴基部黄;脚褐黄。画眉擅长歌咏,素以歌手著称。
作法:画以墨线勾嘴,圈鼻孔,圈眼点睛,而后用淡墨丝身,再以赭入墨丝身,先丝头部留出眼边白羽部分,接丝背部和肩部,直到尾部。淡赭入墨丝胫部,顺序胸腹至腿,然后深色点翼羽及尾羽以正羽为浓,侧羽渐淡,最后作脚爪。脚用勾填或没骨都可。此法,用笔宜轻,用色宜干,加淡色笼染,使整体浑圆(图4)。
图4
四、干擦法
是以破笔枯墨擦羽毛之法。
以鹩哥为例:鹩哥,头部有橙黄肉瓣,蜡嘴,眼爪俱黄,除翼间夹白羽外,周身黑色。
画法是先嘴和眼,以枯墨干擦头部,留脑际黄色肉瓣部位,焦墨枯笔擦背至尾部,留出翼的部位,继用稍淡墨接擦胸腹及腿,用浓墨撇翼羽和尾羽,淡水墨渲染全身,嘴染红,以橙黄画脚爪和头上肉瓣,水绿染眼,浓墨点甲。枯擦笔路,仍似披蓑,不使留有笔痕(图4)。
五、湿点法
以浓淡湿墨点羽之法,是利用墨痕的浓淡示羽毛的组合,以发挥水墨的特殊效能。
以八哥为例,通体墨色,有闪烁光泽,额前具羽冠,两翅各有一大形白色翼斑;尾羽先端缀白,雌雄同色。眼橙黄,嘴黄,脚鲜黄色。
先画嘴、眼、浓墨画羽冠,脑际一笔横拖,逐点颈、颔、背部,由浓到淡,墨点宜重,利其渗破水痕而显羽毛组织的特点。此法画大型鸟类尤为适当。(图5)
左为图5 右为图6
六、阔笔法
阔笔画鸟为简练概括的大写意之法。
以翠鸟为例:体形小者为翡翠,体形大者为鱼狗。头背部披羽翡翠色,身短,嘴长,嘴爪均带红色。多栖息于水边树上,或荷塘间,捕捉鱼虾为食。
画以嘴眼为先,一笔画脑,再笔画背,画胸腹而后完成。以夸张简略为上,八大、潘天寿常画。(图6)
图7
七、勾填法
以墨色勾鸟的大体形状,然后填以色彩,写意的勾填和工笔勾填不同,它是以粗笔勾勒为主,设色为副。
以白鹤为例,白鹤全身纯白,仅翅上初级飞羽和初级复羽及颈部为黑色。鹤头顶呈朱红色,俗称鹤顶,嘴与脚呈暗褐色。性宁静机警,常在开阔的平原池塘森林地带出没。因其背驼,以此与松石相配搭象征长寿。
作法:先以墨勾鹤形,约略以淡赭色晕染,或加填白粉,如此有黑白红三色的对比关系,易于突出画面(图7)。
图8
八、水墨法
与阔笔作法类似,而以墨色更加湿润淋漓为上。
以雏鸡为例,画以羊毫笔含水充分,落笔点形,沉着稳妥,待水渗到适当程度后提笔,使着笔周围所渗墨痕恰到好处,产生毛茸茸之感。若画小鸭、幼稚小动物等此法也适用(图8)。
九、色墨点垛法
即以色墨并用直接点垛成形的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