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十年前写的文章,在今天看来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
台湾民间慈善捐赠有将近一半捐给了佛教慈济基金会,据2009年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台湾当年435亿新台币的民间捐款中,有200亿新台币直接捐给了佛教慈善组织:慈济基金会。
慈济没动用一分钱善款,创始人证严法师及其弟子则靠做蜡烛等为生。作为一个佛教慈善机构,成员有一千多万人。而慈济对每笔捐款的去向,都详细告知捐款者,慈济的财务透明,账目清楚,证严法师及其弟子的生活费等是不从善款中支付的。从最清苦创业时起,他们就倡导,用施主的钱来做善事,而他们则自力更生。以求建立社会公信力。
据2009年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台湾当年435亿新台币(近100亿元人民币)的民间捐款中,有200亿新台币给了慈济基金会。
慈济的财务透明,账目清楚,证严法师及其弟子的生活费等是不从善款中支付的。从最清苦创业时起,他们就倡导,用施主的钱来做善事,而他们则自力更生。
台湾佛教慈济基金会,又名佛教克难慈济功德会,1966年由证严法师创办于台湾省花莲县。目前已在全球拥有1000多万会员、400多万志工,在47个国家设有分会或联络处,曾援助过70个国家。其建立不过才半个世纪,这一切,与其高明的商业模式不无关系。
慈济基金会商业模式分析
这里我们从慈济的业务系统、关键资源能力以及商业模式的效率方面来对慈济进行分析。
业务系统:其业务系统中最重要的就是善款来源、善款的用法,以及组织的发展。
慈济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两种:长期捐款和紧急捐款。前者主要靠会员和委员,后者主要靠荣誉董事。
会员:捐款者
愿意长期捐款者,就可以成为是慈济的会员。捐款额从几元到上千元不等。捐款后,电脑系统即在收据上自动生成会员编号。慈济还会清楚地告诉会员所捐款项的用途,这是它能获得大众信赖的一个重要原因。
过去会员不需要经常参与各种活动,但现在已逐渐打破我只要捐钱,慈济帮我做善事的观念,积极参与慈济活动。证严法师说,慈济不只募款,也要募心。
委员:劝募工作的主体
委员是慈济里最重要的成员。一方面,因为他们是劝募工作的主体,是慈济扩大发展的种子;另一方面,他们也是慈济佛教信仰的见证者。
不论是就第一项或就第二项来说,慈济委员都和一般的会员有着极大的差别。
就第一项来说,一般会员只要定期交功德会费,而慈济委员需要投注时间、精力在积极劝募上;就第二项来说,慈济委员是正式皈依证严法师的弟子。
委员们每隔一个月会拜访负责区域的会员,收取捐款,并通报慈济最近发生的事情。
慈济的委员以妇女为主,且多在40岁以上。委员配偶可以说分布在各行各业,但是从职位上来说,则有近一半是专门及技术人员和行政及主管人员。其中后者又包含了相当比例的企业主。此外则以白领及自雇阶层居多。至于生产及有关工人则占极小比例。
由此,说明慈济委员的社会经济背景(其家户)以社会中上阶层为主。这对慈济在传播信仰与劝募工作的推动上,有极大影响。
而且中年妇女影响最直接的,是她的丈夫和孩子。很多男性会员和委员都受妻子的影响加入慈济,其中不乏企业家,给慈济带来了企业界的资源和管理理念。
慈济为什么能吸引这么多妇女加入?
台湾四五十岁的妇女,既面对强调个人自由的时代氛围,还要面对家庭中传统的妇女角色。而慈济的文化,使她们愿意重回传统伦理。
通常最典型的模式是,处于冲突紧张状态下的夫妻关系,妻子一方参与慈济后,开始改变对丈夫的态度。丈夫对这种转变感到好奇,之后开始想是何种力量造成原本刚强对立的妻子改变?也开始接触慈济,从而可能成为慈济的一分子。
另外,妇女经常面临的一些人生难题,也常能在慈济得到证严法师的开导,而获得某种程度的解决。
荣誉董事:紧急捐款提供者
在慈济委员当中,有将近两成左右是荣誉董事,简称荣董。就捐款的数量来说,虽然一般会员涓滴成河、聚沙成塔式的捐款相当可观,但遇有重大动员事项时(如1991年内地赈灾),荣董的大额捐款则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目前,凡一年内向慈济基金会捐款满新台币一百万元,慈济基金会就会聘任其为永久荣誉董事(捐赠给国际赈灾、急难救助、义卖募捐款者除外)。
荣董只关怀慈济的发展,但不参与行政事务;每年享有一次免费的慈济医院健康检查,这是慈济对荣董表示由衷感恩的实质回馈。荣董联谊会成立之初,原决定每三个月全省召开一次联谊,后来荣董人数激增,要安排适当的时间,实在不易,因此改由各区聚会,区与区间相互联谊,交换心得。
通过会员、委员、荣誉董事的爱心捐赠,慈济每年获得的捐款高达数百亿,那慈济怎么用这些钱呢?
基金会的资金主要投入到八大志业:慈善、医疗、教育、文化、骨髓捐赠、环境保护、社区志工、国际赈灾等。
其中,医疗志业有一部分资金来自政府拨款和社保基金,基本可以满足日常运营;教育则有学生的学费和政府的部分财政支持,也大抵可以满足日常教学。这两大志业基本可以实现自给自足,只有在新建立医院和教学楼的时候才需要母基金支持。其他项目,则在很大程度上都需要慈济基金会的支持。
八大志业中,值得一提的是社区志工模式。目前慈济的志工已达400多万,其大发展则从1997年开始。
1996年贺伯台风袭击台湾,交通中断,慈济救援人员虽然第一个到达现场,但很多民众仍很不满:慈济的人怎么这个时候才来?
这震动了证严法师,她想如果当时委员能更有效率地组织当地民众,就能迅速展开救灾。
这促使她重新整编组织结构,推展社区化志工组织模式,要求各地委员以社区为单位,招集志工。社区志工平时在社区内做各种义务工作,比如做环保、帮助老人等,遭遇意外时则可以就近伸出援手。
社区活动让志工们获得了快乐,如果你做得好,就可以得到周围人的肯定和认同。社区志工模式使慈济深入到社区的各个层面,得到社会的积极相应。
社区志工的功能,在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中得到有效发挥—凌晨1点47分地震发生,慈济各分会、联络处立刻动员开来,两点半不到,就已出现在垮塌的松山东星大楼和新庄博士的家协助救灾。
慈济每次国际赈灾过后,往往吸引了大量当地人加入慈济,形成了海外组织。比如南非赈灾结束后,很多当地妇女加入慈济,甚至有些人将每月收入的三成当做从事志工活动所需的交通费,但仍然做得很快乐。
成为一名合格的慈济志工并不容易,首先要进行两年培训和实践,大到内心拔难救苦的信念,小到一个鞠躬的动作,都要经过严格的考核。从决心加入慈济志工到正式获得颁证,少则三年,多则五年,然后才能成为灰领级志工,然后成为白领。
关键资源能力:慈济基金会商业模式的成功,还有赖于其多方面的关键资源能力。
第一,以证严法师的个人魅力为核心所形成的慈济的群体魅力,保证有一套共同价值观,来统领三大来源和八大去处的资金循环。这样可确保物尽其用,使善心和善行得其所哉。
第二,跟其他佛教团体一样,慈济基金会也重视媒体传播的力量,并且更进一步。旗下的大爱台宣传慈济基金会的善心和善行,通过卫星信号传遍全球,对慈济的传播功不可没。
第三,财务透明,账目清楚。慈济人员的费用,是不从善款中支付的。而每一笔捐款的去向,都会做详细的披露,以建立社会公信力。
商业模式效率分析
慈济基金会的八大志业由一个个大小不一的项目组成,其启动资金来自慈济基金会。
慈济基金会的运营完全按照市场化运作。例如,慈济医院的收费和正式职员的待遇,完全参照市场水平,甚至还略高于市场水平;但慈济发起了大量志工参与医院日常运营,医院的投资效率自然也就高于一般医院。
经营这些项目获得的利润,将捐赠给慈济基金会,作为基金会统筹各个项目之用。如果有亏损或需要紧急资金注入,慈济基金会也会做全盘的统筹。
慈济基金会就好像一个统筹资金的蓄水池,为八大志业的各个项目提供源源不绝的资金支持。
慈济倡导自力更生,其领取薪水的职工不过七八百人,绝大部分的工作人员都是志工。因此,其运营费用才占总慈善基金的2%,运营效率远高于一般慈善机构。
慈济的开始:积少成多,自力更生
证严法师救世工作的念头来自于1966年在医院发生的一件事。当时她去探望弟子生病的父亲,从医院出来时看到地上有一滩血。
旁人告诉她,这是一个难产的山地妇人流产留下的,她被从山上抬下来后,因缴不起八千元的医疗费与保证金,又被抬回去了。这件事深深地触动了她。
她组织了佛教克难慈济功德会。开始,她和三名弟子还有两位老人,每人每天加工一双婴儿鞋。她向两位老人说:寺里六个人,做婴儿鞋,每人一天增产一双,每双可卖台币4元,六个人可多赚24元,一个月多出720元,全年可多出台币8640元。有了这笔钱,就可以拯救凤林那家医院小产昏迷的山地女人一命了!
还有30位信徒,则每天节省五毛钱菜钱,作为急难的救助金。证严法师用竹子锯成30个存钱筒,要他们每天坚持存进5毛钱。
大家觉得奇怪:为什么不干脆每个月缴15元呢?证严法师说:不奇怪,我希望你们每天提起菜篮即投入5毛钱,临出门前就有一颗救人的心。
这件事在花莲很快传开来,参与的人越来越多。从此拉开了慈济基金会蓬勃发展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