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19083-2010是医用防护口罩的执行标准,符合GB19083-2010标准的医用防护口罩是能够防新冠病毒的,是具备防疫功能的。
医用防护口罩至少可以阻隔95%的气溶胶,可过滤空气中的微粒,阻隔飞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的污染物,达到了国家标准的细菌过滤效率的要求。
只要戴口罩就有防护作用,但防护效果与口罩类型、佩戴方法等是有很大关系的。
新冠病毒感染的主要途径是飞沫传播,新冠病毒包含在感染者的飞沫中,健康人群通过口、鼻接触包含病毒的飞沫从而造成感染。只要口罩能够阻隔飞沫,甚至气溶胶,即可阻断新冠病毒传播。
有研究显示,只要双方都佩戴口罩且间隔1米以上,造成感染的几率几乎为0。
人们在日常交往中,都科学规范佩戴口罩的话,病毒传染率极低。而错误的戴口罩方式,非但起不到防护效果,还可能因此致病。
以下5种做法会让口罩失效:
1、口罩拉到下巴处:口罩戴的时间久了,不少人习惯把口罩拉到下巴处,露出口鼻,特别是逛商场、就餐时。
2、没有完全贴合面部:口罩和脸之间留有缝隙,人在呼吸时,气流会流向缝隙。
3、摘口罩时碰到口罩外侧:人们通过口罩阻挡了飞沫,如果用手直接从外摘下,相当于打开了接触传播的通道。手可能会被口罩外侧污染,如果再忘记洗手,去摸鼻子揉眼睛,病毒就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人体。
4、口罩戴反:一次性口罩一般有三层,外侧阻水,中层阻隔微粒,内层吸湿。如果口罩戴反,阻水的外侧朝内,呼出的水蒸气无法透过,戴一会口罩就湿了,就丧失了阻挡作用。
5、口罩超期服役:通常情况下,一次性医用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均为限次使用,累计使用不超过8小时;职业暴露人员使用口罩不超过4小时,不可重新使用。
具备防疫功能的口罩标准为:(数据来源百度百科)
1、医用防护口罩:GB19083-2010
2、医用外科口罩:YY0469-2011
3、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YY/T0969-2013
4、日常防护型口罩:GB/T32610-2016
5、儿童口罩:GB/T38880-2020
GB19083-2010是医用防护口罩的执行标准码,主要适用于医务人员接触空气传播和飞沫传播疾病患者时的职业防护,在隔离病房、隔离、重症监护、发热门诊等特殊区域由医护人员佩戴使用。
一般情况下,普通公众进入公共场所时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也是可以的,没有必要为了追求最高防护级别而盲目购买医用N95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