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古代传统文化的影响,现如今还是有很大一部分人,尤其是老年人,容易轻信封建迷信的言论。
首先不说这些言论是否是正确的,就依据这些话的形成,是否来源于科学依据,可以判断大多数话都是无稽之谈。
就好比坟旁有一物,后代子孙富,这句话虽然乍一看很有道理,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
一物到底是什么
古人将世界分成了阴阳两个极端,阴间就是人去世了生活的地方,而阳间则是人还在世时生活的地方。
在古代人眼中,供死去之人住的房子的风水是十分重要的,也就是常说的坟地的风水。
不仅是贫民百姓喜欢这些,甚至连当时的皇帝都十分相信这些迷信的话,不然也不会出现那么多地理位置良好的皇陵了。
可以说,在古代,几乎所有人都信这些鬼神之说,并且还将这些,看作是老天爷对他们的暗示。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人下葬前,十分看重当地的环境,这也催生出了许多相看风水的术士。
对于坟地的风水,通常都选在依山傍水之处,选好了就是大吉,对后代子孙都有好处,选得不好则不仅没有好处,甚至还会发生不好的事情。
不过这些都是封建迷信,现代也有很多人不信这些。
古代人除了对风水十分看重,对于阴宅,也就是坟地周围的环境也十分敏感。
就好比坟地周围长了什么东西,或者少了什么东西,都认为是关系到这座坟地安宁的根本,甚至对于坟地主人的后代也有影响。
所以也就因此衍生出了,很多关于坟地的口诀,例如本文中所提到的坟旁有一物,后代子孙富。
那么,这个能够保佑后代子孙富有的东西是什么呢?其实就是树。
长树的吉兆
在最开始,人们埋葬死去的亲人时通常是没有墓碑的,大多数都是用一块石头或者一段木头作为标记。
但是,由于石头体积小,后代祭拜时间间隔过长,经过风沙影响,用作标记坟墓位置的石头通常会远离坟地,甚至被风化消失。
这对于当时的人来说,在不借助任何标记,在杂草丛生的地方,寻找到亲人所埋葬的墓地,是十分困难的。
因此,这也就催生了墓碑的诞生。除了墓碑,人们对于坟地的修整也变得越来越精致。
出于对于坟地的敬重,古代人们对于坟地中生长的任何东西,都是十分敏感的。这其中就包括树木。
树,向阳而生,遇水则发,遇土则长。虽然看起来很好养活,但是真正要长成一棵像模像样的树还是需要很大的机缘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古代人对于坟地里长出的树,十分看重的原因。
在他们看来,树木象征的生命和希望,它们生机勃勃的样子,正好寓意着后代子孙,能够像树一样郁郁葱葱,茁壮成长。
所以,当坟地旁边长出了树木,人们通常会十分重视。
不仅要对树木加以修整,还要时常翻土浇水,毕竟这可是关乎后代子孙的福兆。
除了自然生长的树木,有的人还会在坟旁自己栽种树木。
不仅仅可以获得预示某方面的吉兆,对于坟地的美观和整洁也是有很大作用的。
俗语的正确性
不过,这并不代表着坟旁长一物,后代子孙富这句话就是对的。
从科学性的角度出发,长树和后代子孙的发展没有任何关系,坟旁长树更不能看做是某种吉兆。
这些树种子可能是被动物带到附近,也可能是借助自然风吹向坟地周围,得益于坟地周围依山傍水无人为干扰的环境才得以生长。
所以,坟地无缘无故长树,并不能代表去世的祖先显灵,更不能说,预示着后代子孙的发展状况。
这种自然现象并不能当作是醒世的警言,顶多算是古代人对于未来生活的向往和希望。
就好比古代人在祭拜先人的时候,通常会默念,请求先人们保佑在世之人的话,以获得心理安慰。
毕竟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也有充满对未来生活美好的信心。
所以,这些俗语也就这样流传了下来,虽然不一定正确,但是都代表着古代人民,美好的生活向往。
但是,作为现代人,对于这些充满着封建迷信的俗语则要仔细辨别。
因为现在是讲究科学的年代,基于这些空穴来风的话要有自己的判断能力,不能全部偏信。
就好比文中所提到的坟旁长一物,后代子孙富,这句话显然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坟旁长树仅仅起到了美观庇荫的作用,对于后代子孙的未来并没有预示作用。
而且,当坟旁的树长得过于巨大时,树木的根系,可能会直接影响到,旁边坟地的内部结构,这下能不能让后代子孙富还不知道,自家的祖坟反被损毁了。
这可是得不偿失的事情。
小结
对于古代流传下来的俗语,我们通常要仔细辨别,取其精华,取其糟粕,批判地采纳。
就好比坟旁长一物,后代子孙富,这句话显然没有科学依据,作为现代人没必要信。
但是,这句话也代表着古代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甚至直到现在很多老年人,都对这句话深信不疑。
因此,有的人也会出于美观的目的,在坟旁栽种树木,以达到庇荫美化的效果。
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传统文化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十分庞大的体系,人们永远也无法真正地发掘完传统文化的所有内容。
这些文化不仅滋养了古代人,丰富了他们的精神世界,也让现代人徜徉于优美的文化长河之中,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
但是,并不代表这些文化都是好的。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先进文化必然会取代落后文化。
作为现代人,我们在面对中国传统文化时,不能走入极端,一昧的抵制或者一昧的偏信,而是应该汲取其中优秀的部分,摒弃其中的不足。
这才这般,才能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将传统文化发扬得更加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