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歌苓是个高产作家,几乎每年都有新书推出,旧作也总是不断再版,再加上她的小说一部接一部被拍成影视剧,说她是当代文坛最活跃的那拨儿作家里读者最多的人,就算不准确,也差不多了。
最近,严歌苓有一本书再版了,书中一位36岁单身离异的高中女老师,跟两位花样少年发生了了一段隐秘而炽烈的不伦之恋,让读过她这部小说的不少人都直呼毁三观……其实,严歌苓虽然写了校园师生恋,其实她真正想借这部小说批判的是高考。这本披着狗血外皮探讨严肃内容的小说,名叫——
《老师好美》
作者: 严歌苓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 2016全新修订
出版年: 2016-8
页数: 328
装帧: 平装
ISBN: 9787201105239
写民国时期的旧上海,严歌苓极为拿手,但她的目光可不止投注在近代百年风云中的个人命运,也随时凝视着当下。这本《老师好美》,就是严歌苓对中国教育特别是高考制度的观察和反思。
小说的故事原型取材于八年前中国某省重点高中真实发生的杀人案件。4月29日下午,二中高三(1)班学生刘畅用一把西式厨刀在同班同学邵天一家中将其杀死,这天是刘畅年满18周岁的第二天。网上传闻二中女老师丁佳心跟这起谋杀案有关。
这段故事是严歌苓从她的好友——导演姜文口中听到的,震惊之余,她对案件中的三人关系、特别是故事中的女教师产生了兴趣。她甚至坦言,自己非常同情这个女教师。
有可能是同情心泛滥的缘故,不少读者都觉得严歌苓笔下的女老师有点玛丽苏,而平时在人们印象中千方百计阻止学生早恋的女老师,竟然对学生有着情欲,也难怪读者觉得这本书毁三观了。
但是对于高三这个校园特殊时期的恋爱,严歌苓有不同的想法,在她看来,高三学生临近高考面对着巨大压力,可能只有恋爱才能舒缓他们的心情:
恋爱是一种压力,是一种情感的高度凝聚,特别是这场畸恋,我觉得有可能使他们distract,就是从高度压力的生活中分心(转移注意力)吧。
《老师好美》2012年首版封面
尽管读者对这部小说讨论最多的是师生不伦恋,然而严歌苓曾多次表示,她的写作初衷是对高考的关注和批判:
我是来批评高考这样一种社会现象,这本书是一个社会文化的批判。如果不是有这样的高考生活,可能不会发生那样的悲剧,而且在2007、2008年,我们国家的经济还在起飞过程中,(家长)非常忙碌,这两个孩子恰恰都缺少母爱,所以他们在老师身上寻求的是一个多重的形象,老师、恋人、贤妻,还得再加上一个母亲。
对比中国和一些发达国家之间的教育差别,严歌苓借《老师好美》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因为西方是高度理性化的,特别是美国人,他相信什么都能通过how to work来教你,实际上这都是垃圾,很多都是误导的。我觉得呢,我们现在的母亲虽然已经participate(参与)孩子的生活,但是她心理上很多东西是不去沟通的。比如《老师好美》中也写了,父母亲(为了他上学方便)专门搬到学校旁边,但是他对整个教育(方式),从来没有反省过,这样硬去逼孩子,孩子恨死了母亲。
诚如严歌苓所说,人们总想孩子强调父母有多不容易,却很少有人想一想,孩子有多不容易,他有荷尔蒙的这种折磨,他想恋爱啊。你想,人到了14岁,像宝玉和黛玉这种恋爱的发生是非常自然的。没有一个人认为应该顺应他们,也不去想应该怎样去疏导他们的荷尔蒙,这是很少得到反省的。
最后再说个八卦。严歌苓为了写这本《老师好美》,曾经在姜文的介绍下去北京161中学卧底,没想到教务主任一眼就认出了她。后来她几经周折,探访了大约五所中学,才开始动笔。
严歌苓老师啊,难怪您卧底失败,谁让您那么出名?不光出名,还那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