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在唐宋的时候,枣庄这个地方,有很多枣树,因此而得名枣庄。
通过对北辛文化遗址考古发现,在距今有7300年的新石器时代,枣庄市区域内就有了人类活动。
原始社会时期,枣庄的当时地形图
夏朝时期,枣庄市的南部区域属于鄫的管辖范围,北部和西部属于滕和薛的管辖范围。
夏朝时期,枣庄当时地形图
商朝时期,枣庄市境域内有了滕国、郳国、薛国、鄫国、蔇国、逼阳等国。
商朝时期,枣庄市当时地形图
西周时期,在今枣庄市东部有鄫国,南部有逼阳,西有薛国,北有滕、郳二国,薛国当时管辖有二邑:一是奚邑;一是常邑。
西周时期,枣庄市当时地形图
春秋时期,在春秋前期的时候,东部属于郜国,南部阳国,西部属于薛国,北部属于滕国和小邾国。
在鲁桓公时期,鲁国占领了属于东部、中部,南部属于宋国的阳地方,以及西部、北部属于齐国的滕国和小邾国。
鲁襄公时期,莒国灭了鄫国,晋国、宋国灭了阳,宋国把阳改为了傅阳,鲁国占领了鄫国的次邑,并用兵讨伐了小邾国,齐国向南进军占领了薛城,更名舒州。
春秋时期,枣庄市当时地形图
战国时期,境内东部为兰陵,南部为傅阳,西为齐之舒州,北部仍为齐之滕国所管辖。
鲁平公时期,在滕东设置灵邱邑,舒州改称为薛国,管辖奚、常二城邑。当时小邾、傅阳、兰陵、滥邑全部属于楚国。
在公元前254年,楚考烈王时期,今枣庄市全境归属于楚国管辖。
战国时期,枣庄市当时地形图
公元前350年,战国时期,诸侯称雄形势图
秦朝时期,境内部分区域被薛郡管辖。
秦朝时期,枣庄市的当时形势图
西汉时期,北部属于鲁国,后来又属于沛国;南部为楚国地,后来均属于东海郡。
西汉时期,枣庄市当时的形势图
东汉时期,枣庄市区属于东海郡,其他分别属于鲁国、沛国、琅琊国、彭城国,东海郡管辖。
东汉时期,枣庄市当时的形势图
三国时期,被魏国所统治,东部为东海郡,南部为彭城郡,西属于沛郡,北属于鲁郡。
东汉时期,枣庄市当时的形势图1
三国时期,枣庄市当时的形势图2
西晋时期,北部属于鲁郡,后来属兰陵郡,南属于东海郡,傅阳县属彭城郡。
三国时期,枣庄市当时的形势图1
西晋时期,枣庄市的当时形势图2
东晋十六国时期,公元327年,为后赵的管辖地。
东晋十六国后赵地图
公元382年,为前秦的管辖地。
东晋十六国,前秦地图
公元395年,薛城以南为东晋管辖,薛城以北为后燕管辖,当时东晋与后燕在兖徐地区进行反复争战几十年。在公元409年境内全部区域被东晋所收复。
东晋十六国时期,由后燕和东晋分别统治
南北朝时期,先后被北魏、东魏、北齐、北周所统治。
南北朝时期,被北魏统治,分别隶属于兖州和徐州管辖
南北朝时期,被东魏所统治
南北朝时期,被北齐所统治
南北朝时期,被北周所统治的地图
隋朝时期,分别被各诸郡所管辖。
隋朝时期,分别被各诸郡所管辖
唐朝时期,属于河南道管辖,北设置了滕县,南设置了兰陵县。在公元621年唐高祖时,改兰陵为氶县,隶属沂州。滕县隶属徐州彭城郡。
唐朝时期,隶属于河南道管辖
北宋时期,公元960年,滕县隶属京东西路徐州彭城郡,后改称滕阳军;氶县隶属京东东路沂州琅琊郡。
北宋时期,枣庄市当时的形势图
南宋时期,被金国所统治,滕县隶属山东西路,公元1182年,设滕阳州,后改滕县。公元1216年,置峄州(因葛峄山而得名)领氶县,后划为邳州,明昌二年改兰陵县,隶属山东西路。
南宋时期,被金所统治
元朝时期,枣庄市属于山东西路,北部设置滕州下领滕县,南部设置峄州。
元朝时期,枣庄市当时的形势图
明朝时期,枣庄市先属山东省济宁府,后属兖州府,北置滕县,南置峄州,公元1369年洪武年间,峄州降为峄县。
明朝时期,枣庄市当时的形势图
清朝时期,属山东省兖州府,北设置滕县,南设置峄县。
清朝时期,枣庄市当时的形势图
民国时期,东南为峄县,西北为滕县。
民国时期,枣庄市当时的地图
新中国成立后,枣庄市管辖为峄、滕两县,峄县属台枣专区,滕县属尼山专区。
1950年5月,峄、滕两县属滕县专区。
1951年枣庄地图
1953年7月峄、滕两县改为属济宁专署领导。
1958年峄县机关迁至枣庄镇。
1960年峄县改为县级枣庄市,
1961年改建山东省直辖市。
1976年的枣庄地图
1979年滕县划归枣庄市。
枣庄市现在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