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是当今许多国家挤破头都想要加入进来的一个存在。
然而当今只有这五个国家形成了一个稳固的闭环,它的一票否决制无法让第六个国家轻易加入进来。
在国际舞台上五常是一个非常拥有话语权与权威权的一个存在,正因如此,五常的发展对于世界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假如世界上没有无常的存在,这个世界会怎样呢?
会陷入一个缺乏秩序而大国对抗的纷争局面吗,会有新的组织和团体产生吗?但不论怎样,五常地失去对世界来说都是一个损失。
01 五常在当今意义重大
五常的全称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这五个国家包括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和法国这五个国家。
而这个组织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就成立了,这五个国家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国。
不管是中国,美国还是俄罗斯,英国,或者说是法国,这五个国家,无论是哪个国家单独摘出来,在世界上都是有着名列前茅的实力的。
正因如此,五常在世界各国心中都是一个权威的存在。
但是这五个国家的位置也并不是一直都稳固而清晰的,中国在1971年的时候才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而俄罗斯就是在1991年苏联解体的时候继承了苏联的席位。
从此这五个国家不再变动,至今稳坐五常席位,同时也确保了五常的含金量。
这五个国家无论是国家性质,国家形态或者是国家政策与国家观念,都有着各自不同的见解和想法,但是这五个国家在硬实力方面都是让人信服的。
这五个国家的共同点就是拥有强悍的军事实力,并且拥有自身的核武器。
如果没有较强的实力,是根本没有办法在五常立足的。
五常之所以拥有一定的话语权与权威性,就是因为组成它的国家都是实力派,而实力就是加入五常的唯一条件。
因此五常也是冷漠的。在中国建立初期的时候,中国较为落后,军事实力也不够强大,更别提拥有自己的核武器了。
因此在五常之中举步维艰,遭到了很多的不服与白眼,甚至是一些不公平的对待。
然而在国际舞台上本就是用实力说话,在五常之中更是如此。
中国越发努力,终于制造出了属于自己的核武器,军事实力也一步步壮大,综合国力显著提高,终于稳固了自己在五常之中的地位。
如此看来,并不是五常成就了五个国家,而是这五个国家成就了五常。五常之所以是一个极具权威的组织,就是因为这个国家拥有各自强大的力量和话语权。
五常在国际上拥有着一定的权威,那么其内部五个国家之间也是拥有着相应的权利的。
近年来印度想要加入五常,但是由于一票否决制的存在,每次申请之中都有一个国家表示不同意,因此印度加入五常以失败告终。
日本更是如此。日本一直拥有着很大的野心,想要称霸亚洲甚至是世界,也一直想试图加入五常。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日本也以失败告终。而其他像印度和日本这样想加入五常的国家也都通通宣告失败。
毕竟五常的门槛还是很高的,如果任何一个国家想要加入五常都能够成功的话,那五常就不会拥有这么高的含金量了。
更何况无论是日本还是印度,一旦加入五常,很可能对五常未来的走向有着很大的影响,五常的性质和目标也有可能会改变,这是现在五常各国不愿意看到的。
而这个一票否决制不仅适用于是否同意其他国家加入五常这一方面,还用于五常平时大大小小的各种决策上。
只要这五个国家之中有一个国家表示反对,那么这个提案或者决议就不可能了。
乌克兰曾经提出要废除联合国五常的一票否决制,但是这项废除制度的提议被俄罗斯一票否决了。
想要废除这样的制度并不是大家的意愿,所以只要有一部分国家不同意,只要联合国存在,这个制度就有存在的必要。
如此这般的制度延续至今有自己的道理,正是因为该项一票否决制,能够让参与决议的国家真正地拥有自主权,从而切实保护自己国家的利益,同时也能够让国际局面处于安稳与互相遏制之中。
五常的稳固地位什么时候会消失呢?什么情况下五常会灭亡呢?那就是在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
只要第三次世界大战不爆发,五常就会立于一个稳固的地位之上。
客观上来说,五常就是当今世界格局的一把保护伞。而五常只要存在,就能够在大局方面稳住世界,确保了不会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发生。
在五常还没有诞生的时候,世界上的问题往往需要暴力与争端来解决,这对于世界来讲是一个劳财伤命的事情。
因此在五常诞生之后,世界问题得以摆在桌面之上,用和平的方式予以解决。
再加之五常拥有的权威性,使得事情的解决让大家信服,往往会有很高的办事效率,也较为公平。
当今世界有许多组织与团体,但是没有任何组织与团体能够代替五常,发挥着如此这般高权威,高效能的作用。
五常对于世界来说,是维护兵马叛乱的镇定剂,是保证国际问题公平的一杆天平,对于世界当今的走向和未来的发展都是一个利大于弊的存在。
02 失去五常不堪设想
当今世界各国力量纷纷发展,无数政权拔地而起,一旦失去五常这个维护公平的正义保护所,那么这个世界的框架与和平将不复存在,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联合国五常由五个国家组成。
五常的组成成员之中有着复杂的国家性质构成,五常的五个国家之间就能够互相的制衡,也能够使联合国做出的决策相对公平。
毕竟利益制衡才是最大的制衡,各国利益互相牵绊做出的决定最为公平。
一旦失去五常,各国之间失去了利益的制衡,世界上的矛盾与争端就有很大的可能会议冲突的方式呈现,严重的话甚至可能发起了战争。
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问题将变得遥不可及,一旦暴力与资本掌握着世界的主权,那么和平就是奢望。
而这样的后果人类不是没有尝过,不管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都给整个地球带来了不可恢复的严重后果。
整个地球生灵涂炭,而国家之间则尸横遍野。
每一次大战之后,我们需要很多的精力与时间来休养生息,并且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这显然是不值得的。
唯有和平是我们唯一的出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都拥有了核武器,这样的现状并不允许我们再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
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思维与头脑,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大多数国家都懂得反思,知道了和平的重要与战争的残酷。
而和平的迫切需要正是联合国五常存在的意义,唯有联合国五常的存在,才能让和平成为一个常态化的状态。
在联合国五常内部的这五个国家之中,也存在着一些矛盾与分歧。
这就决定了在一些政策上面没有办法得到统一的确切地回答,在一票否决的权利与制度下,很多方案与提议都只能暂时搁置。
正是这样的解决方法,也让一些有冲突与矛盾的国家得以喘息。
而时间与逐步变化的世界格局则会慢慢地淡化这样的冲突与矛盾,不至于短期内得到一些尖锐的回复而开展相应的措施,让一些国际问题的解决处于一个不可控的状态。
联合国五常假如不再存在,就会带来上述所说的不可控情况。
但是假如联合国五常变成了联合国六常或者七常呢?这种形式下不复存在的联合国五常又会是怎样的局面?
如今看来,印度是加入联合国五常最有潜力的国家。在最近一次关于是否同意印度加入联合国五常的决议之中,四个国家都投了支持票,只有中国表示了反对。
然而假如中国同意印度加入联合国,五常又会是怎样的局面?印度想要在亚洲称霸,而中国是印度强劲的对手。
一旦印度加入联合国五常,能打破联合国五常一直以来的制衡局面。
中国与印度的纷争将使得联合国五常内部本来得以制衡的力量变得不可控,这让五常内部就失去了稳定性。
一旦联合国这几个国家之间失去制衡,矛盾与利益争端就会时刻显现,和平大局将变得难以维持。
不仅印度如此,日本亦然。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想要加入五常,都会让联合国面临着权力与利益无法制衡的局面。
因此这就是为什么很长时间都没有新成员加入联合国的原因。
联合国五常自二战以后成立,到今天已经有了一定的时间,五个国家走过了这么多的岁月,共担风雨,其稳定性是不容小觑的。
要想破坏这个历经风雨,经历了无数磨难的牢固的五角架结构,显然是不太可能的。
但是还存在着一种可能,新的国家加入进来,而老牌的五常国家则退出,由新的国家和未退出的老牌国家形成联合国新五常。
如果是这样的决策,那么世界又会面临着怎样的局面呢?
如果最有潜力的印度加入了联合国,而其中的一个老牌国家则要退出,那么这个国家大概率是英国或者法国。而依照当今的世界格局来看,英国的可能性则更大。
英国身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曾经的历史万分耀眼,然而在群雄竞技的今天,老英国显得力不从心。
因此英国不得不改变政策,选择在很多方面跟随着美国的脚步走,在美国这位老大哥的庇护之下,选择走上追随之路。
而这也恰恰说明了当今英国实力的退化,在国际舞台上,英国逐渐在失去一部分话语权。因此一旦印度加入进来,英国是最有可能失去五常席位的国家。
法国实力和英国实力相近,但是法国较为独立,而且法国总统马克龙也拥有着自己的想法与统治政策,选择让法国走独立的道路,因此退出联合国五常的几率比英国小。
一旦印度加入进来,将英国取而代之,补偿内部的权力制衡将发生新的变化。
印度成为人口大国,将会迫不及待地利用联合国为自己谋求利益,而这是当今的五常,国家都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虽然在最近一次的决议中只有中国投了反对票,但并不意味着其他四个国家同意印度的加入。
毕竟,中国的态度很明确,其他国家都知道中国要投反对票,因此也可能有的国家选择投支持票来博取印度的好感。
但是在经过自己真正的利益考虑之后,其他四国的真实想法,也不一定是同意印度的加入。顺水人情票或许就是他们投支持票的意义。
而这样的决定也更让世界各国清晰地看到,当今联合国五常较为稳固,很难有其他任何一个国家加入。
而其他无论是哪个国家加入,都会给联合国五常甚至是当今世界格局带来无法预料的不良后果。
正因如此,为了和平,联合国五常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稳固地存在。并且也将在未来很长时间稳固地存在,以此维护当今世界的和平。
参考文献
01 陈红艳.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的联合国安理会改革——以安理会制裁决议为视角[J].大理大学学报,2022,7(03):10-19.
02 石星儿.安理会改革的新动向与中国的选择[C].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9.
03 毛瑞鹏.争论焦点和集团重组——政府间谈判阶段的安理会改革[J].国际展望,2017,9(01):70-89+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