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诚监制,柯汶利执导的电影《误杀》还未正式登陆影院,主题曲《亡羊》提前引爆,恢弘的叙事阵仗,持续增势的大动态,宛如一场庄严战斗。
震撼之余,有一个问题是,电影主题曲为什么要叫《亡羊》?
这其中其实有着相当精妙的呼应。电影英文译名首先透露玄机,误杀对应的是Sheep Without A Shepherd,这分明就是在讲亡羊。而歌曲MV中的细节同样有所佐证,3分19秒处出现一只被宰杀的羊,这似乎代表着影片中的明确意象,亡羊影射命运不由己的平凡人物。
作为主题曲,《亡羊》已然是抓准电影的机要,率先传达出其中内核。
钟兴民作曲,楼南蔚作词,萧敬腾演唱,可谓是顶配的阵容保证了主题曲的过硬质量,它不只是在为电影做超前热身,更是在提供对于电影的诠释。
某种程度上来讲,因为存在对应关系,所以主题曲通常都能够直观表现出电影的整体调性,什么样的影片就决定着有什么样的音乐。《亡羊》属于硬派摇滚,由此我想,整部电影的模样也基本成型,跟随着摇滚意味这其中必然存在足够有震慑力的镜头语言,以及,足够有冲击感的叙事手法。
值得注意的是,此番《亡羊》里的摇滚跟萧敬腾过往个人作品里的摇滚有所不同。其一,相比于直接迅疾的推进方式,这里的走向更加有艺术感,就像音乐剧式的段落化铺陈,讲求充分调度跟瞬刻反转。虽然歌曲格式遵循传统的由铺垫到起势再到爆发的推进层次,但最终呈现却有充沛的起伏。其二,相比于极度撕裂甚至是极端的发声方式,此番萧敬腾的人声相对克制,更多集中在配合音乐动态的戏剧化演绎,用腔调传达情绪,用情绪带动情节。此刻他所做的,就不仅是在演唱歌曲,更确切说是在进入角色,以演唱来完成表演。
由此可以说,主题曲里萧敬腾实现了个人表现力的再精进。
尤其在歌曲MV有限时间内,肉眼可见他的循势爆发。当然,爆发的背景是主题曲作为完整作品构建出的暗涌张力。所谓暗涌,重点在于藏。这讲的是在主题曲表层的阵仗跟动态之下,内里藏着玄关。就像歌曲通过大量留白营造出不会那么简单的联想,萧敬腾的情绪起伏中也同步传达出丰富层次,在冷静跟躁动中拉扯出对于真相的探求。
爆发的一处高点出现在歌曲间奏部分,萧敬腾实声Belting,配合极端呐喊的是MV影像里出现各种青少年伤害事件的新闻报道。此处是在点明影片故事的现实落脚点,也是在集中表达态度:对于丑陋的针砭,对于不公的愤懑。
而主题曲《亡羊》正是基于这样的写实模态跟鲜明态度进行了自洽拓展。
歌曲选择以电影男主角李维杰(肖央饰)的视角进行表达,在贴靠影片平凡父亲为爱犯险的主线同时,借此重点聚焦作为父亲的人物弧光发展。从盲从世界里/蒙着眼/很迷茫/也很慌张到我要不一样/我渴望/有担当/有双翅膀/自由如鸟飞翔,这样的歌词文本清晰塑造出父亲的蜕变。正如歌曲MV结尾处,他所讲,我是一个没有什么本事的人,也没能让你们过得好一点,能做的,只有挡在你们前面了。
很明显,电影故事的主要核心就是围绕着他挡在他的家人前面展开。当然,具体的展开应该不会如此简单,有几处预告给了我提示:
首先,在以硬派摇滚为框架的《亡羊》里始终贯穿着钢琴,大调式旋律渲染出悲悯跟低沉。这是在强力撕裂的摇滚气息下,暗涌的不稳定元素。这似乎是在表明,电影是在犯罪类型片的标签下蕴藏着丰富内容,有着步步为营的谋划,还有着紧张刺激的对弈,而底色中或许注定是悲凉的。我猜这也是电影所要达到的目的,在刺激的观感过后,最终要去面对某些沉重。
其次,歌曲结尾留下一句歌词,生命的长廊,等待一支火柴的照亮,这句是在给出答案也是在提问。说答案是因为确有光明出现的希望,这给整首歌曲最终画下了正向的句号,让全程的压抑有了出口。说提问是因为,那么火柴的照亮到底在哪里?以及它到底指的是什么?基于歌曲内容,基于MV中的电影片段,这火柴应当就是保护家人的父亲。但如果电影只是停留在个体层面那就失去了本应该具备的分量,在这里,火柴的照亮是不是还在呼唤更多群体的觉醒?
最后,MV最后的眼神。最精妙的是萧敬腾跟男主角的眼神交叠。仅这一细节处理,就让他跟他有了精神关联,让歌曲跟电影产生了互动,进而让主题曲制造出临场感,听歌曲看MV犹如进入到电影的场景里。这番交叠同步留下悬念,前者是演唱完毕后的收场,眼神里能够品味出怒火、坚毅、抗争。而后者,他的眼神就有无限的解读可能,有疲惫,有痛楚,有心思,有淡然,有无力,有无畏,穷尽的层次感足以勾起我们的好奇,他跟他的家人到底经历过什么?以及,他又到底在寻求着什么?
暗涌的张力终归是因为触发了思考。相比于表层的躁,主题曲《亡羊》真正想抵达的是躁后的冷静,这里才能留下余味无限。面对生活的荒唐,我们该怎么做?迷途的歧路亡羊又该何去何从?《亡羊》立于普通人位置进行发声,尝试为我们提供思路,但最终我们会收获各自的答案。
电影《误杀》属于类型片,主题曲《亡羊》同样有鲜明门类,但它跟它都在明确标签之下做到了高度风格化。主题曲的个人风格萧敬腾已经足量突显,至于电影到底有多不同,12月13日就将有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