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拒绝外国垃圾的第四年,贵屿曾经是电子垃圾之都,现在怎么了?

曾几何时,废旧电器堆积如山、河水黑如墨汁、空气充满焦味成为许多人来到贵屿的第一印象。这个位于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的小镇,曾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地之一,被外界称为电子垃圾之都。

这一产业在给当地居民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一度付出了惨痛的环境代价。许多人以原始的烧板、酸洗方式拆解回收废旧电子电器,致使贵屿乌烟熏目、异味刺鼻、残渣占道、江河尽墨,其污染问题时常成为海内外舆论焦点,甚至受到一些国际环保组织的关注。

本报记者近期多次前往贵屿追踪调查发现,自近年强力推行集中治污之后,上述景象逐渐消失,成百上千的拆解户已进入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内统一生产、交易,家家拆解、户户冒烟、酸液排河、黑云蔽天正成为历史,发展模式和生态环境艰难转身。

然而,如何真正有效遏止园区外非法拆解死灰复燃、如何更好更快地消除多年积累的污染存量、如何提升治污技术和推动现代循环经济发展……这些难题仍对当地政府和社会构成艰巨挑战,曾经的电子垃圾之都绿色发展之路依然任重道远。

污染重镇

贵屿镇废旧电子电器拆解业由来已久,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发展达到高峰。由于长期缺乏严格监管和科学引导,加上生产技术落后、环保设施欠缺、群众环保意识淡薄等,拆解过程产生了严重污染,致使环境逐步恶化。

以前这里都是农民,觉得拆电器这个行当能赚钱,就都做起来了。从事电子拆解行业十多年的贵屿镇湄洲村村民苏壮雄坦言,当地不少村落几乎家家户户都参与这个行业,土壤、空气和水的质量很快就保不住了。

2011年上任的汕头市环保局局长黄腾远,用触目惊心形容他对贵屿的第一印象,此话并非虚言。本报记者2012年前也多次探访贵屿,每次都感觉犹如行走在一座电子垃圾城中,道路两旁遍布电子垃圾回收站和废旧电子配件店铺。在电子拆解行业无序散乱发展的时期,不少村落沿街焚烧炉林立、恶臭难闻,从事酸洗的小作坊在当地的北港河畔星罗棋布。

贵屿镇废旧电子电器回收和电子拆解从业人员一度超过10万人,占常住人口一半以上,是当地唯一支柱产业。这一产业被称为城市矿山,贵屿每年被提取的铜就达数万吨,黄金也有数吨之多,不少人由此发家致富,建起了豪宅,开上了豪车。

然而,散乱无序的拆解和烧板酸洗等落后工艺却对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

当地人告诉记者,烧板指的是对废弃电子电器进行物理拆解之后烧掉电路板,利用高温提取上面的铜、镍等金属;酸洗则是使用三种强酸混合而成的王水,以化学方式提取电路板上的金、银等贵重金属。曾任贵屿镇党委书记的徐献明说,以前贵屿常常见到三股烟,一股是烧板产生的黄烟、一股是酸洗产生的白烟、一股是焚烧生活垃圾产生的黑烟,不仅使得空气恶臭难闻,而且严重污染江河和土壤。

贵屿镇北港河段一度布满酸洗窝棚,酸洗废液直接排入河流,河水酸度接近强酸级别,底泥重金属严重超标,含铜量接近1%,接近铜矿含量。黄腾远告诉记者,国家环保部2008年至2011年监测发现,贵屿污染再不强力整治就可能爆发区域环境风险。

打破治污-反弹怪圈

十多年来,贵屿环境污染问题曾历经数次整治,但反反复复、久治不愈,陷入污染-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的恶性循环。

取缔分散无序拆解、建设循环经济园区很早就成为贵屿的主要治污思路。2005年10月,贵屿成为国家发改委、环保部等六部委授予的全国首批废旧家电回收利用循环经济试点单位之一;2010年12月,贵屿循环经济产业园举行了奠基仪式,当年广东省经信委还将园区认定为广东省第一批省市共建循环经济产业基地。

然而,由于整治方式欠妥,污染状况始终没有得到有效遏制。2013年,《汕头市贵屿地区电子废物污染综合整治方案》获得广东省政府批准。这份方案显示,贵屿将强制和引导拆解散户逐步进入循环经济产业园,以实现集中拆解和治理污染的目的,进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潮阳区区长林定亮曾告诉本报记者,这份方案实则就是一份最后通牒,2015年必须建成园区并让所有废旧拆解企业入园,否则电子垃圾拆解产业就要被彻底关停、全行业退出。

为真正实现圈区管理和集中治污,从广东省到贵屿镇的各级党委政府层层加码、内拉外推,既给出路也封退路,强力推进环境污染综合整治,使一度反复的治污进程迎来拐点。

据潮阳区委常委李绪明介绍,该区成立了贵屿镇环保分局、环保警察中队,组建夜间打击小组,持续开展流动巡查、定点设卡、机动检查。2012年至2015年底,贵屿共取缔2469家电子拆解户,侦破涉环境违法刑事案件14宗,抓获刑事犯罪嫌疑人22名、行政拘留22人,缴获三酸约63吨,查扣违法货物624吨。

当地党委政府还对无证、拒绝缴纳税款、须入园或原地改造未完成的作坊实施断电,并拆除低空排烟设施和小烟囱。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所在地、贵屿镇华美社区3000多户居民中有600多拆解户。社区党支部书记陈学弘告诉本报记者:我们村居干部先‘动刀’,自己干拆解的带头关闭停业,有亲朋干的劝着关,左邻右里互相监督关,600多条烟囱很快就拆掉了。

用新技术规范污染生产环节

为及时建成循环园区、完成整治任务,潮阳区按照应急工程要求特事特办、并联推动,采取集体决策、控制成本、邀请招标、定额招标等方式,缩短审批时限,超常规推进工程项目建设,同时引导符合环保要求的1243家电子拆解户组建成29家公司搬迁入园生产,实施圈区管理。

贵屿镇居民陈坚洲就是其中一名电子拆解户,过去他所住的自建房底层就是拆解作坊,院子里堆放着各种废旧电子零件。去年,他将拆解行当搬到了循环经济产业园内的集中拆解楼,住家一层改成了一家售卖茶叶、烟酒、鱼胶的商铺。

为防止集中生产导致集中污染,贵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内配套建设了火法冶炼项目、湿法冶炼项目、垃圾压缩转运站等一批环保设施,力求使酸洗、烤板等重污染生产环节都得到集中规范处理。

以酸洗为例,通过采用物理分离、稀酸清洗、密闭操作等办法,用酸量大幅度减少、避免酸雾挥发。负责湿法冶炼项目的一位管理人员说,通过新技术操作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酸洗不仅可以实现集中治污,还能提高资源利用率,提炼出更多的黄金、白银等贵重金属,更好实现变废为宝。

原本被视为不可能任务的贵屿治污,如今终于出现一线曙光。今年3月,贵屿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工作通过广东省贵屿地区电子污染综合整治复核验收组的验收。当地环保部门近期监测结果表明,贵屿的水、土壤、空气等污染指数明显回落,监测点的水质环境从酸性转变为中性,水体中重金属含量明显下降,空气污染物含量明显减少,达到空气环境质量的二级标准。

本报记者近日在北港河看到,河堤上的酸洗窝棚都已绝迹,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绿草茵茵的公园,河水虽依然混浊但已不至于黑如墨汁,甚至有渔民驾着小船在这里捕鱼。

根治仅仅是个开始

不过,贵屿污染的沉疴积弊由来已久,重现碧水蓝天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当地不少党政干部意识到,尽管目前贵屿污染问题初步得到有效控制,但思想上稍稍松懈、工作上点滴疏忽、行动上马虎应付,园区外电子拆解就可能死灰复燃,导致这几年来的全部努力前功尽弃。

贵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专职副主任郑金雄说,杜绝污染反弹,需要持续强力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同时在园区内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治安管理环境,落实工商税费优惠政策,提供全方位优质便利服务,让企业进得来、稳得住、做得好。

此外,改造升级拆解技术和电子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的工艺流程,完善升级废气和污水治理技术,实现拆解废物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也是减少污染增量的当务之急。

尽管上千家电子拆解户均已入园,但园内拆解楼废弃电子电器同样堆积如山、空气刺鼻,许多烤板工人用超过400摄氏度的高温烤炉融解、提炼电路板上的锡、铜等金属。炉子很热味道很臭非常难受脏死了……多位工人抱怨说。

本报记者近期从潮阳区相关部门获悉,园区内火法冶炼项目虽已建成,但目前仍处于调试阶段,尚不能满足园区拆解户处理废线路板的市场需求。园区管委会已决定把毗邻的华祥铜厂并入火法冶炼项目,专门接受园内拆解户的废线路板处理。

长期关注贵屿治污问题的广东省委党校原副校长陈鸿宇建议,应组织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团队攻坚突破技术难关,对现有贵屿拆解业工艺流程进行再造,逐步推行封闭式和自动化生产,进一步提升防治污染技术水平,实现污染物减量化、无害化。

本报记者在调研中还了解到,与控制污染增量相比,根治20多年积累的污染存量面临更大挑战,特别是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

当地环保部门有关负责人透露,贵屿酸洗迹地等土壤修复试点工作已全面完成,结果相当不错,但试点范围仅有200亩出头,而要全面修复贵屿的河流和土壤需要漫长时间和大量资金,耗资预计高达数亿元。

贵屿环境综合整治取得了不俗成效,但‘转身’仅仅是起点而不是终点。陈鸿宇认为,从长远来看,彻底根除污染需要推动贵屿产业升级和产业多元化,即在提升电子拆解业技术和环保水平的同时,更需要跳出拆解产业局限,引进技术含量高、产业链条长的新产业、新业态,让经济绿色发展和恢复碧水蓝天成为现实。(本报记者发自广州)

网络讯息

未来十年,哪些城市将在长三角和珠三角脱颖而出?

2022-12-22 12:52:54

网络讯息

中国又被美国卡住了?为什么中国95%的氦气都是进口的?

2022-12-22 12:54:09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