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子非鱼
01 | 四个大消息
四个大消息,前后脚传来。
第一,上海清零了。
清零一说可不是我杜撰,而是上海证券报在12月12日推文中的标题赫然写着的。
这里的清零当然不是疫情清零,而是上海宣布,13日起,全市疫情风险区清零,拉开常态化防控序幕,全市除特殊场所外,不再查验健康码、扫场所码。
从此上海再也没有了风险区。
以前,但凡一个小区出现一例阳性,整个小区立刻会被划为高风险区。优化放松之后,确诊者肯定是呈指数增加,但没有了高风险、中风险等风险区。
那是因为大家都不做核酸了,也不需要做核酸了,彻底放开,哪还有什么高中低风险之说。
第二,香港与内地、澳门通关了。
12月13日,香港调整与内地和澳门的防疫措施:
1、撤销从香港前往内地和澳门人士在口岸、机场的检测待行安排,旅客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即可通行;
2、调整本地核酸检测策略,将资源集中在高风险场所或人群,特区政府将减少向住宅大厦发出强制检测公告,改为在社区增加发放快速检测包;
3、撤销居家隔离检疫人士佩戴电子手环的要求。
这意味着,香港与内地、澳门彻底通关了。
第三,同时,问世三年的行程码,三大运营商也在12月13日下架,变成了历史。
第四,国家卫健委宣布,不再公布无症状感染数据。
到了这种地步,基本与彻底放开没有什么区别了。困兽之斗三年的中国,终于再次回到了世界的怀抱。
三年时间,恍如隔世,好在一切都回来了,烟火气回来了,奋斗的热情回来了,车水马龙回来了,笑脸回来了。
02 | 十多个热点城市开始搞钱了
这次我们的防疫措施国际化,背后的原因大家心知肚明,经济、就业、收入已经到了必须要放开的时候,否则会出现不可预测的风险。
如今放开,各城市纷纷开启了抢跑,开启了搞钱模式,夺回失去的三年。
那个熟悉的中国,又回来了。
最近火遍全网的头部经济大省与强市纷纷出海抢订单的消息,掀起了热议,本号也在12月8日写了一篇《夺回失去的三年!4个外贸大省,开始抢跑了》。
事实上,出海抢订单宁波早在7月份就开始了。
7月10日,宁波商帮就乘坐着MU7101航班载着36名外贸人从宁波直飞匈牙利布达佩斯。7月21日宁波商帮再飞意大利,之后又飞阿联酋、印尼、日本,开启了全球抢订单模式。
之后东莞加入阵营,杭州、嘉兴、台州、湖州紧随宁波之后,奔赴海外抢订单。
进入10月份,外贸第一大省广东、江苏无锡也出动,分别奔赴马来西亚、日本展开经商贸易活动。进入11月份至今,在防疫优化放松之后,深圳、广州、苏州、佛山、四川加入了奔赴海外抢订单的阵容。
这两天山东、海南、湖南、陕西也加入了进来。
除了出海抢订单,提升外贸出口外,头部经济强市,也纷纷出招给经济发展添火加柴。
深圳:开启全球招商。
12月9日,以汇开放活力,聚创新动能——投资深圳 共赢未来为主题的2022深圳全球招商大会举行。
战果非常丰硕,涉及亚马逊、英特尔、马士基等投资主体在内的315个项目洽谈签约,涉及意向投资总额8790亿元。
广州:发放消费券,开启砸钱投资模式。
这一轮放开,是广州率先打响的。放开之后的广州,一刻也不敢耽搁。
12月2日,广州宣布启动相关促销活动,发放第二批政府消费券,筹划第三届直播电商节,提出尽快出台促进外资高质量发展措施等。
12月9日,《广州市促进航空运输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审议通过,对客运和货运分别提出了相应的补贴政策,为广州打造国际航空枢纽带来重大政策利好;12月11日,广州当前投资规模最大的动力电池+储能电池项目——因湃电池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正式动工建设,涉及投资额达109亿元。
苏州、宁波:发放消费券,鼓励消费经济发展。
借助双十二活动,苏州、宁波开启了火热的打折促销活动,拉上了阿里巴巴、美团、苏宁易购、沃尔玛、比斯特购物村、美罗百货等企业,直接开启让利优惠。同时两个城市的市政府,同步发放消费券。
南京:发文促销费。
12月23日,南京商务局发布了《关于促进手电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了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目标,并制定出了按照等级给予引进全球首店、亚洲首店、全国首店、江苏首店的企业奖励规则。
来源:南京商务局
北京:打造2到3个世界级商圈。
北京商务局最新提出,北京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总体目标,就是力争到2025年,率先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竞争力、美誉度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未来将打造2到3个世界级商圈,各个区至少有1条高品质商业步行街,吸引国际国内品牌在京开设3000家以上首店、创新店、概念店,北京老字号认定总数达到230家左右,入境游年均增长5%以上等。
成都:发放千万消费旅游券。
成都市文广旅局联合同程旅行、去哪儿、美团、飞猪等在线旅游平台,于2022年12月12日起,面向全国游客分2期发放1000万元烟火暖冬日·安心游成都文旅消费券。消费券涵盖景区门票、酒店民宿、度假线路等消费品类,覆盖圣诞、元旦、春节、寒假等旅游旺季。
03 | 经济复苏不确定性仍在
无论是出海抢订单,还是发放消费券,鼓励引进首店等,都是在努力打通消费端,因为只有消费端起来了,才能带动整个制造业链条快速转动。
工业、制造业提振的前提,是东西必须卖出去。
在头部大省强市抢跑的背景下,12月份的经济可能会是今年以来经济发展最好的一个月。
当然,我们也不能盲目乐观,放开只是好的开始,但前途仍扑朔迷离。
疫情影响仍在,世界秩序正在撕裂,内部经济结构性问题突出,这些都是制约我们经济发展的因素。
以国外的情况来看:
第一,大部分国家的生产会在确诊峰值抵达前1个月出现严重下滑,随着确诊峰值过去,生产侧会快速恢复。
第二,2022年宣布共存后,PMI明显回落。亚洲国家在放松、共存阶段,可谓腹背受敌。韩国、越南、日本多国受到能源、食品价格上涨的压力,为应对美联储加息和国内通胀,各国央行采取加息政策,使得国内的经济景气水平下降。
第三,各国最新的GDP数据也告诉我们,早就放开了的海外诸国,经济并没有复苏。
作为全球化的重要组成成员,能源问题、通胀问题、全球经济低迷问题,我们都无法避开。
后续的经济、就业复苏,并不是康庄大道,而是曲折的,不确定的。
不要忘记了那句谶语,2019年是过去十年最差的一年,却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
也不要忘记了今年任正非说的话,全世界的经济在未来3到5年内都不可能转好,未来十年是一个非常痛苦的历史时期,全球经济将会持续衰退。
这也是在最近的文章中我不断强调,楼市复苏,短期内还不会到来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