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最新数据消息四川达州

达州全记录!不定期送福利

达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最新情况

(11月18日发布)

11月17日0-24时,我市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4例(大竹县),均系密接人员,在集中隔离中发现。

11月17日晚,

大竹县公布

新冠肺炎初筛阳性人员轨迹,

请对照自查。

↓↓↓

11月17日,大竹县发现3例新冠肺炎初筛阳性人员,经初步流调,涉及的主要活动轨迹为:

11月11日

16:00-18:00月华镇高峰路34号麻将馆

11月12日

14:00-15:30东柳工业园区服装活动现场

15:40-16:03东柳街道四方超市

11月13日

11:30-14:00 月华镇松兴酒家(原张飞酒家)

11月14日

9:00左右月华镇佘佐文医生诊所

9:10-9:30欧家镇卫生院对面的面馆

11月15日

15:00-17:30月华镇政府旁边的麻将馆

13:12-17:24在竹中校本部滨河路一带逗留

17:24-18:29在竹中校本部门口、二中校门右侧小巷子一带逗留

哪些人要被赋黄码及如何变码?

1、所有来返(川)人员,未完成三天三检的人员赋黄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核酸检测且结果为阴性则转绿码;或7天后自动转绿码。

2、与确诊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同一时间点前后2小时到达同一地点的人员赋黄码。黄码后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则转绿码或7天后自动转绿码。

3、自主申报身体状况异常的人员赋黄码,健康状况变更为正常,或7天后自动转绿码。

4、省指挥部根据国内省内形势确定的高风险人员赋应急黄码。根据疫情形势发展,排除风险后转绿码。

黄码人员医疗服务定点医疗机构名单

居家隔离和居家健康监测期间

应注意什么?

11月18日

达州疾控发布最新健康提示

↓↓↓

1.居家隔离应注意:

★居家隔离人员和共同居住者足不出户,拒绝一切探访。因就医等确需外出时,需联系社区专人专车、做好个人防护。

★最好单独居住。如与家人同住,应单人单间单独卫生间,避免与家庭成员共用卫生间。无单人单间单卫生间则实施集中隔离。

★配合社区采样人员上门采集核酸。

2.居家健康监测应注意:

★居家健康监测期间尽量不外出,如就医等特殊情况必需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与他人保持安全社交距离。

★可与家人共同居住。选择在通风较好的房间居住,尽量使用单独卫生间。

★按照防控要求配合完成核酸检测。

此外,居家隔离和居家健康监测期间,还应做到:

1.房间内应当配备体温计、纸巾、医用防护口罩、一次性手套、消毒剂等个人防护用品和消毒产品及带盖的垃圾桶。

2.每天早、晚各测一次体温。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可疑症状,应及时报告社区管理人员。

3.保持居室勤开窗通风,做好家居日常清洁及卫生间、浴室等区域的消毒。

4.生活垃圾装入塑料袋,放置到专用垃圾桶,并实施消毒。

5.讲究咳嗽礼仪,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盖口鼻或用手肘内侧遮挡口鼻,用过的纸巾丢至垃圾桶,若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立即洗手。

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最新情况

(11月18日发布)

11月17日0—24时,全省新冠肺炎疫情最新情况如下:新增境外输入感染者17例(均在成都),其中确诊病例2例,无症状感染者15例。新增外省来(返)川感染者92例,其中确诊病例15例,无症状感染者77例。新增省内感染者288例,其中确诊病例85例(成都75例,德阳6例,凉山2例,乐山1例,广安1例),无症状感染者203例(德阳88例,成都82例,凉山9例,内江7例,南充4例,达州4例,乐山3例,巴中3例,眉山1例,泸州1例,广安1例)。另有既往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10例,其中境外输入1例(在成都),外省来(返)川5例,省内4例(德阳2例,眉山1例,凉山1例)。新增治愈出院病例41例,无新增疑似病例,无新增死亡病例。

只有密接人员才会集中隔离!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划重点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11月1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相关负责同志和有关专家出席介绍不折不扣、科学精准落实疫情防控优化措施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发布会有哪些干货,划重点。

各地进一步提高

疫情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有效性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介绍,优化调整疫情防控二十条措施发布以来,各地正在迅速贯彻落实,细化执行方案,开展政策培训,加强社会动员,结合自身实际,在隔离转运、核酸检测、人员流动、医疗服务等方面采取更为精准的举措。一些地方也在及时纠正与第九版方案和二十条措施不相符的做法,进一步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有效性。

国家卫生健康委:

防止一封了之一放了之

米锋介绍,要坚定不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完整、全面、准确理解和把握优化防控工作的部署举措,坚决反对两种倾向,既要持续整治层层加码,防止一封了之;又要反对不负责任的态度,防止一放了之,保障好二十条措施不折不扣落地落实,保障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国家疾控局:

只有密接人员才会集中隔离

国家疾控局副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洪兵介绍,今后在国内发生聚集性疫情时,只有密接人员才会集中隔离。实际上,取消对密接的密接的判定和管理,是基于感染风险大小提出的更加科学精准的防控措施,对这类人群不再集中隔离,是为了更加有效地利用流调、隔离等防控资源和服务保障资源。

当前,个别地方出现将密接的密接直接判定为密接,进行提级管控的情况,沈洪兵认为是没有必要的。需要强调的是,对取消密接的密接判定的同时,各地对于密接者要做到快判定、快检测、快管控。一旦密接者核酸检测阳性以后,在第一时间进一步开展密接者的调查和管控,一环紧扣一环,因此,对工作要求反而更高了。这些调整要求我们在防控工作中要更科学、更规范、更快速地开展流调和风险研判,把该管住的重点风险要管住,该落实的防控措施要落到实处,该取消的要坚决取消,把有限的防控资源用在最重要的防控工作上,最大程度地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地降低对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影响。

3岁以下婴幼儿等特殊人群

可免予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沈洪兵介绍,核酸检测是疫情早发现的重要手段,是评估疫情风险、及时采取措施防范疫情传播扩散的重要前提。既不能层层加码,也不能随意减码。

沈洪兵说,没有发生疫情的地区主要是严格落实对风险岗位、重点人员的核酸检测要求,做到应检尽检,确保高质量、符合频次要求的核酸检测,不得随意不检、漏检。也不能擅自扩大核酸检测范围。

发生本土疫情后,要在流行病学调查基础上,根据疫情发生地区人口规模大小、感染来源是否明确、是否存在社区传播风险及传播链是否清晰等因素综合研判,根据风险大小,按照分级分类的原则,确定检测人群的范围、频次和先后顺序。如果当地疫情仅有零星的感染者,传播链条清晰,在没有社区传播风险的时候,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当疫情存在扩散风险时,疫情所在的区可以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每日开展一次全员核酸检测,连续3次核酸检测没有社会面感染者后,间隔3天再开展一次全员核酸检测,无社会面感染者可停止全员核酸检测。感染者活动频繁、停留时间长的其他区,可基于流调研判,划定一定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原则上每日开展一次全员核酸检测,连续3次核酸检测无社会面感染者,可以停止全员核酸检测。

为有效防范疫情扩散蔓延,跨区域流动人员凭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乘坐飞机、高铁、列车、跨省长途客运汽车、跨省客运船舶等交通工具,抵达目的地后要按照属地要求进行落地检,入住宾馆酒店和进入旅游景区人员需要查验健康码和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3岁以下婴幼儿等特殊人群可免予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各地文旅部门

应面向跨省流动人员开展落地检

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副司长李晓勇介绍,该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文化和旅游行业防控工作的通知》,主要从四个方面优化文化和旅游行业疫情防控措施:一是针对旅游活动管理,优化了跨省旅游政策,根据最新风险区划定管理办法,跨省旅游经营活动不再与风险区实施联动管理。二是针对文化活动管理,优化了公共文化场所、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活动、聚集性文化活动核酸检测查验措施。三是针对人员管理,调整了行业从业人员的核酸检测要求,必须根据属地疫情防控要求开展核酸检测。四是加大对一刀切、层层加码问题整治力度,要求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防控政策。

在优化防控措施的同时,《通知》还对科学精准做好行业防控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一是要求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按照面向跨省流动人员开展落地检要求,积极引导跨省游客主动进行核酸检测。二是要求公共文化单位、文化和旅游经营单位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落实扫码、测温、查验核酸等疫情防控措施,A级旅游景区和星级旅游饭店要继续对进入景区和入住饭店的人员查验健康码和72小时内核酸证明。三是要求公共文化单位、文化和旅游经营单位加强员工健康监测和管理。严格落实员工上岗前健康码检查核验,坚决防止带病上岗。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科学防范意识和能力。

高风险区域怎样制订管控措施?

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王丽萍介绍,关于高风险区内的核酸检测和管控措施,仍然是按照第九版的防控方案来实施。对于核酸检测是要求在高风险区实施封控以后前3天进行核酸检测,后续检测的频次可以根据前三次检测结果进行确定。在解除管理前的24小时内,要完成一次区域的全员核酸检测。在这个过程中,对于纳入封控的这些人员,存在没能及时转运的一些风险人员,抗原检测阳性的,混管阳待复核的,以及行动不便的病人和高龄老人,对于这样的特殊人员,要实行上门采样,实行单采单检。这是核酸检测的策略。

管控措施,第九版方案中明确提出,高风险区实施封控管理,落实足不出户,上门服务。具体有10条措施,主要包括宣传引导、人员摸排,要及时掌握封控管理区域内的独居老人、未成年人、孕产妇、残疾人、行动不便人员、血透患者、精神疾病患者、慢性病患者等人员的情况,做好摸排,对以上的脆弱人员提供更好的生活物资和医疗物资的保障,做好心理关爱等等10条具体措施。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

各地要提前做好方舱医院准备

优化调整疫情防控二十条措施中提出,要制定新冠肺炎分级分类诊疗方案。如何理解分级分类?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介绍,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应对病毒的变异,不能打无准备之仗,因此要加强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和救治资源准备。疫情发生以来,我国从三个方面来加强能力建设和对患者的分级分类救治。

第一,持续加强定点医院建设。各地指定综合能力强、救治水平高的医院作为定点医院。定点医院要根据当地的人口规模,配足配齐救治的床位,同时对于重症的监护单元也就是ICU要加强建设,而且要求ICU床位要达到床位总数的10%。因此,通过定点医院的建设和提高救治能力,来满足在九版方案当中所规定的普通型重症、危重症和有高风险因素的这些患者的救治,所以定点医院主要收治的对象就是按照第九版诊疗方案收治的重症、危重症以及有重症倾向的患者,最大限度保障患者的救治水平和质量。

第二,加强方舱医院的建设。各地要按照平急结合的原则,依托现有的一些大型场馆,比如会展中心、体育场馆等,提前做好方舱医院的准备,比如电线、相关基本设施布局、物资的准备,包括信息系统的准备,同时还有一个要准备的就是医疗医护力量,一旦发生聚集性疫情,能够使得方舱医院在最短的时间内启动,能够尽快地收治患者。郭燕红说,按照九版诊疗方案,无症状感染者和一些轻症感染者应进入方舱医院,我们建设方舱医院实际上是最大限度减少对日常医疗资源的占用,统筹好新冠肺炎的救治工作与日常的医疗服务的保障工作。

第三,要持续加强发热门诊的建设。发热门诊是我们发热患者进入到门诊之后甄别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的重要场所。二级以上医院要设置发热门诊,做到应设尽设,应开尽开,而且要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一旦发现可疑的患者要尽快甄别,若是阳性感染者,要迅速转到定点医院或者方舱医院进行救治,真正实现四早,也就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

郭燕红表示,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了二十条措施,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加强医疗资源的建设,这也是结合当前疫情防控的实际,为了更快更好更高效地处置疫情所提出的具体要求,也是为了更好地统筹疫情防控和日常的医疗服务保障,坚持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措施。

来源:健康达州、健康四川等

编辑:赵寻

责编:龚俊

求分享

求在看

网络讯息

疫情最新数据消息四川乐山

2022-12-17 17:06:45

网络讯息

疫情最新数据消息四川成都

2022-12-17 17:07:25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欢迎您,新朋友,感谢参与互动!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