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眼
摘要:在众多影视剧里都有雍正的皇贵妃,年羹尧的妹妹年妃的形象,尤其是以《雍正王朝》里的年秋月,《甄嬛传》里的华妃最为著名,那么这两部剧中的形象,谁更像历史上真实的年妃?
【头条号首发】
在众多影视剧里都有雍正的皇贵妃,年羹尧的妹妹年妃的形象,尤其是以《雍正王朝》里的年秋月,《甄嬛传》里的华妃最为著名,那么这两部剧中的形象,谁更像历史上真实的年妃?
1999年的《雍正王朝》和2011年的《甄嬛传》是两部最有人气的雍正朝宫斗剧,只是《雍正王朝》根据二月河的小说改编,是部男人剧,主要讲的都是皇子勾心斗角谋夺大位。而《甄嬛传》则主要都是后宫的宫斗,基本上都是妃嫔之间勾心斗角爱恨情仇。当然,这两部剧里都有年羹尧的妹妹年妃,但人物设定截然不同。
《雍正王朝》里的年妃叫年秋月,《甄嬛传》里则是叫年世兰,而历史上这位年妃并没有留下名字。这也不奇怪,在中国古代,女人在家谱上都是没有名字的。
先来说说年秋月,剧中她的人设是丫鬟出身,而且和雍正的谋士邬思道暗生情愫,但是后来因为邬思道教导乾隆有方,赢得了康熙的钟爱,所以雍正就以照顾邬思道有功的名义,给年秋月脱了奴籍,还抬了旗。善于揣摩帝王之心的邬思道立即明白了雍正的用意,由于乾隆得到康熙的宠爱,为雍正竞争帝位加分不少,所以让雍正开始全力参与夺嫡,而年羹尧一定是雍正夺嫡的重要力量,那么和年秋月联姻来笼络年羹尧就是势在必行了。所以,邬思道看清了这一点,马上断了和年秋月的暧昧,还做媒将年秋月做了雍正的妾室。
历史上的年妃,可不是连自由之身都没有的丫鬟,她出身官宦之家,汉军镶黄旗(根本不用雍正抬旗),父亲是湖广巡抚年遐龄,长兄年希尧曾任广东巡抚,大名鼎鼎的年羹尧则是她的二哥。
而且她嫁给雍正也不是邬思道保媒,而是康熙赐婚!因为年氏不但出身显赫,而且性情温柔贤淑,待人宽厚平和,品行俱佳,康熙这才赐婚给皇四子、当时的雍亲王胤禛做侧福晋。请注意,侧福晋虽然不是正妻,但地位也在其他妾室之上,绝不是丫鬟升级的小妾可比。
再说年世兰,在《甄嬛传》里一出场就是华妃,心胸狭隘,仗着受雍正宠信,恃宠而骄,在后宫中飞扬跋扈,作威作福,连皇后都不放在眼里,还残害妃嫔,可以说是作恶多端。雍正因为忌惮兵权在握的年羹尧,担心如果华妃再有了子嗣,后戚势力太大,所以就赏赐她掺有麝香的顶级香料欢宜香,使她无法生育。因为年羹尧平定西北有功,为了安抚年羹尧,才晋封华贵妃,她还因为没有能晋位皇贵妃而忿忿不满。后来是年羹尧倒台,加上甄嬛将她的恶行一一揭穿,才被废去封号,打入冷宫,最后是甄嬛说破了欢宜香的秘密,让她彻底死心,才一头撞死。
在《雍正王朝》中,年秋月也是因为年羹尧平定西北而被册封皇贵妃,虽然级别比《甄嬛传》里的华妃册封的贵妃还要高一级,但同样是因为年羹尧的功劳才得到册封的。而且也是在年羹尧被赐死后,在后宫备受冷遇,最后郁郁而终。
首先,历史上的年妃是生有子嗣的,而且还不止一个,总共一女三子,康熙五十四年生皇四女(名字不详),康熙五十九年生皇子福宜,康熙六十年生皇子福惠,雍正元年生皇子福沛。
其中福宜是雍正第七子,八个月就夭折了。福惠是雍正第八子,他是雍正最钟爱的皇子,按照清宫惯例,皇子一般不能由生母抚养,但雍正就破例让年妃来抚养,到年妃去世,就由雍正亲自抚养。以至于朝鲜使臣都认为这个小皇子才是雍正最属意的储君人选。但到雍正六年,年仅八岁岁的福惠也去世了。雍正十分悲伤,下令照亲王例殡葬,葬礼规格也打破清宫幼殇皇子的先例,加入了引幡仪式。与此相对照的,当时已经成年的皇子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和弘昼连贝子都不是,比亲王整整差了四级!乾隆即位后追封福惠为和硕怀亲王时,就说:朕弟八阿哥,素为皇考所钟爱,可见雍正宠爱福惠是众所周知的。而福沛是年妃怀孕七个月时小产,胎儿降生就死亡了,照例是不用取名也不计入皇子宗牒,但雍正还是给他取名福沛,并列入皇子宗牒。
年妃的三个皇子要么早夭,要么流产,但后两子夭折时,雍正已经是皇帝之尊,所以给予的待遇都是破例的。还有,雍正的儿子应该都是弘字辈,唯独年妃的三个儿子都是用的福字,钟爱之情可见一斑。
其次是年妃的级别,嫁给雍正时就是侧福晋,雍正登基后就被册封为贵妃,是后宫嫔妃中仅此于皇后的。年妃册封为贵妃是在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而年羹尧平定西北是在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所以册封贵妃完全和年羹尧无关。
雍正三年,年妃病重,雍正谕曰礼部:贵妃年氏,秉性柔嘉,朕在潜藩,侍朕尽敬,皇后前恭谨小心。是以皇考嘉之封为亲王侧妃。朕即位后,贵妃于皇考,皇妣大事悉能尽心赞襄内治。体素病羸。于今三年未遑药饵渐次沈惙。朕心深为轸念。贵妃可封为皇贵妃,礼仪依皇贵妃例行。所以,年妃并不是像《甄嬛传》那样只是册封贵妃,而是名副其实的皇贵妃。按照清宫礼制,皇贵妃是仅次于皇后的第二等级,从一品,而且只有两名。通常是只有一名。
最后,年妃也不是因为年羹尧倒台才被废除封号。历史上恰恰相反,雍正本来已经准备要对年羹尧动手,正是顾虑到年妃病重,不忍让她伤心,才将对年羹尧的处置推迟了。
年妃是在晋封为皇贵妃一个月后的雍正三年十一月(公元1725年12月)去世。
而雍正最早对年羹尧奏表中将成语 朝乾夕惕错写成夕惕朝乾开始发难,是在雍正三年二月(公元1725年3月)。
四月,解除年羹尧川陕总督之职,命他交出抚远大将军印,调任杭州将军。就在年羹尧赴杭州将军途中,削去太傅衔。到杭州不久,又被追回赏赐的补服、黄带、花翎、紫辔等物。
七月廿七日,革去杭州将军之职,降为闲散章京,之后更是接连降职,一撸到底。同时,在雍正的怂恿之下,内阁、詹翰、九卿、科道开始声讨年羹尧罄竹难书的种种罪行。
十月,命押解年羹尧来京严讯。请注意,就在这时,年妃病重,雍正不但没有废除封号,反而晋封她为皇贵妃,而且还暂缓了对年羹尧的处置。直到年妃去世一个月后的十二月,议政王大臣会议才开始议定年羹尧的罪行,最后确定大逆罪五、欺罔之罪九、僭越之罪十六、狂悖之罪十三、专擅之罪十五、忌刻之罪六、残忍之罪四,总共九十二款。这么多不赦之罪,接下来就没有任何悬念,将已经羁押在狱中的年羹尧赐死,年羹尧儿子年富也一起被赐死。部议全家连坐,年羹尧一族子弟十五岁以上者,全部流放。按照清朝法制,他的父亲年遐龄、长兄年希尧也都应该受到株连。但他们同样是年妃的父亲和长兄,所以雍正以年遐龄和年希尧素来为忠厚本分之人,予以宽免,两人只受到革职处分。很显然,这完全是看在年妃的情面上。而且仅仅只过了一年,年希尧又被重新起用,先后担任过工部右侍郎、景德镇督陶官、内务府总管、管理淮安板闸关税务等职务。两年后的雍正五年,年遐龄去世,雍正上谕按一等公爵礼葬。必须要备注一下,一等公是清朝对于非皇族大臣的最高爵位。
由此可见,不是年妃因为年羹尧而倒霉,反而是年氏家族因为年妃的缘故,实际上除了年羹尧这一脉获罪外,其余亲族并未受到牵连。
不过,《甄嬛传》有一点是对的,雍正对年妃是非常宠爱的。都说雍正刻薄寡恩冷酷无情,但偏偏对年妃极为动情,对她的感情之深,远远超过了包括皇后钮祜禄氏和甄嬛的原型乌拉那拉氏在内的所有后妃。
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看出来:
第一,年妃从康熙五十四年生下第四女,之后在康熙五十九年、康熙六十年、雍正元年接连生下三位皇子,从年氏首次生育直到去世,整整十一年里,包揽了雍正的所有子嗣!可见,雍正对她的用情之专。
第二,登基之后就册封年氏为贵妃,雍正三年又晋封为皇贵妃,不但都是仅次于皇后的高等级位份,而且是清朝有史以来第一位汉族血统的贵妃、皇贵妃,在清朝中期,满汉之间还有隔阂的情况下,也是很罕见的。
第三,年氏病逝后,雍正辍朝五日,这在雍正一朝执政十三年里,是绝无仅有的。而且在皇贵妃丧礼期间,雍正下旨七个近支王公 为皇贵妃穿孝,诚亲王允祉、廉亲王允禩等兄弟亲王,及奉恩将军以上宗室,公侯伯以下四品以上官员,都要每天三次齐集举哀,并随从皇贵妃金棺由圆明园步行奉移至阜成门外十里庄停殡之所。虽然丧礼仪仗规模已经比前朝《会典》中规定的定例还要高得多,但雍正依然不满意,具体负责的礼部相关人员还是因为 仪仗草率,从尚书至侍郎数名官员都被议罪,降二级留任。
第四,给年氏的谥号是敦肃皇贵妃。可别小看了谥号,在古代这可是非常重要的待遇,而且谥号用的字不但极为讲究,而且也有严格规定。
敦字按照明代礼部拟谥的专用书《谥法纂》中的解释是:能记国善曰敦。温仁忠厚曰敦。善行不怠曰敦。这是相当高的赞誉了,而且以前是极少用在女子的谥号上。《谥法纂》中对肃的解释是:刚德克就曰肃。执心决断曰肃。正己摄下曰肃。同样也是非常溢美的字眼。
雍正虽然是满人,但他的文化修养比中国历代汉族帝王毫不逊色,他能用这两个通常用在男子谥号上的赞誉肯定的字眼,作为年妃的谥号,也充分说明了他对年妃的感情。
所以,相比之下,《雍正王朝》里的年秋月和《甄嬛传》里的年世兰,还是后者更接近于历史上的年妃,只是真正的年妃可没有华妃这么恃宠而骄,而是品行俱佳的贤妃。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