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钟无痛人流,上午人流,下午上班,轻松无烦恼。在电视上、在电线杆上、在厕所门上、甚至在手机浏览信息时,都能看到关于无痛人流的广告。
中六君不禁陷入了深思:多少单纯的青少年被这些宣传语误导?多少人真的认为人流无痛?关于人流那些事儿,今天必须讲讲了......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什么是无痛人流?
所谓无痛人流,就是让患者在人流的手术过程中感觉不到疼痛。
主要是用一种新型、有效的全身麻醉药,常常用丙泊酚,从手背上的静脉给药,大约30秒后,患者进入睡眠状态,医生便开始做人流手术。手术过程约十几分钟,术后患者意识可以很快恢复。无痛人流减少了患者的恐惧,降低了疼痛相关的副反应,如人流综合反应等。
无痛人流损伤小?
其实,和普通人流相比,无痛人流只是多了一个全身麻醉而已,其他负压吸引的手术操作并没有什么差别。
所以,对患者而言,无痛人流减少了疼痛创伤; 对生殖系统的损伤而言,无痛人流并不会比普通人流更小。而且,无痛人流还会面临着麻醉带来的一些风险。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无痛人流更高级?
常常看到一些关于无痛人流的广告,如:爱我,请为我选择最好的人流手术、四维无痛保宫人流、微管可视双安全人流等,看上去似乎无痛人流更高级,其实,这些甜言蜜语却掩盖了人流对女性伤害的真相。
所以说,这些广告就如糖衣炮弹,甜美却让你受伤。而科学避孕正是良药,苦口难咽却默默地保护着你。希望每一位女性都能正视人流的危害,做好避孕,远离人流的伤害。
无痛人流更安全?
确实是,无痛人流在大家看来是一个很简单的小手术,既快速又便宜。可是大家并不知道,医学上有一个真理: 只有小手术,没有小麻醉。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俗话说: 受益与风险同在,无痛人流虽然减少了患者的疼痛恐惧,但也有相应的风险。
主要麻醉风险:呼吸道梗阻引起缺氧
多发生在感冒、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者,严重鼾症或过度肥胖者,进食进水后呕吐者,都可能造成呼吸道梗阻而引发全身的缺氧。
正如,在感冒咳嗽时,一丝冷空气的刺激,都会令人咳嗽不已,憋得脸红脖粗,这就是气道反应敏感引起部分呼吸道阻塞。手术中一旦发生,非常危险。
其他影响
临床研究发现,无痛人流的患者,发生组织物残留的机率和出血量都高于普通人流,主要因为在麻醉状态下,子宫收缩不好,医生感受不到子宫的收缩,不容易判断是否吸宫干净。
所以,无痛人流并不比普通人流更安全。
无痛人流适合哪些人?
无痛人流适合于身体健康的早孕妇女,妇检、阴道分泌物、血常规等无异常,无药物过敏史,无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无肝肾、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无痛人流术前要注意什么?
如何减少无痛人流的风险呢? 这就得严格遵守术前注意事项了。
有心肺肝肾疾病、药物过敏等特殊病史的,术前要告知医生,决定是否适合无痛人流;术前三天避免性生活;术前避免感冒、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术前八小时禁食禁水(不要吃任何东西和喝水);手术要有成年人陪同,术后陪伴回家;术前要认真阅读并签署人流术前知情同意书和麻醉知情同意书;提前自备卫生巾,在入手术室前垫在内裤上。无痛人流术后注意什么?
无痛人流术后,除了遵循普通人流的术后注意之外,还有特殊的要求。
术后在医院休息,待神智自然清楚,肌力恢复,呼吸循环稳定,站立无头晕后,方可离开医院。术后24小时内不宜骑自行车、驾驶机动车辆,或从事高空作业等定位操作,以免发生不安全的事件。术后休息两周,避免过度体力劳动。洗头洗澡时需要热水冲洗,并及时擦干,预防感冒。不要吃生冷、辛辣等刺激的食物,多吃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术后两周禁盆浴,但可以淋浴。一月内不要同房,减少宫腔内感染。保持外阴清洁,平时可以用清水清洗外阴。术后一般会有少量的阴道出血,如出血量超过月经量,或持续十天以上,或发烧、腹痛、阴道分泌物有异味时,考虑是否有感染或子宫修复不好、组织物残留的可能,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时。术后需落实高效避孕措施,比如: 短效口服避孕药,不仅可以促进子宫内膜的生长,减少宫腔粘连的发生,而且还可以控制月经周期,减少重复的人流发生。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只有大家都客观正确地认识了无痛人流的伤害和风险,才能够更好地配合医生,减少手术的风险。但最终,提醒各位美眉不要相信甜言蜜语的广告,鼓励提前做好避孕工作,而不至于置身到人流的烦恼和伤害之中。
本文指导专家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妇科 陈淑琴 主任医师
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分会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幼微创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美容协会生殖整复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生殖妇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性医学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计划生育分会常委、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妇产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擅长妇科腹腔镜和宫腔镜及微创技术,尤其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和月经过多的发生机制和临床治疗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课题。
责任编辑:郭松青
初审:戴希安
审核:简文杨
审定发布:李冠宏
文章内容来源于公众号陈淑琴医生
图/图蜗创意,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