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鸟类迁徙?

看文章之前,我们先来做个小测试。

我猜很多人都不知道正确答案,因为——

是多选啊!

候鸟迁徙,不全是因为冷

寒冷并不是候鸟迁徙的直接原因。北方冬季很冷是共识,不服气的可以去舔舔北方的铁柱子。拿北京来说,冬季夜晚的气温在-10℃甚至更低,动物园里饲养的大雁、天鹅也都是露天睡觉,也极少见哪只被冻死。

天鹅:冻jio

图片来源:中新网

这是因为它们长着厚厚的绒羽,能抵御严寒的侵袭。别忘了,咱穿的羽绒服,就是由家鹅或者家鸭的绒羽填充的。

那么天鹅、大雁这些水鸟为什么到了冬天要往南迁徙呢?

因为寒冷的气温把水和草都给冻住了,没有栖息的空间,也没有果腹的食物,所以就得往南飞,寻找没被冻上的水和草。迁徙过程中虽然会耗费大量能量,甚至还要面对无数风险,但越冬地充足的食物还是能让候鸟有利可图。

天鹅迁徙

图片来源:纪录片《航拍中国》

对于另外一些不生活在水边的鸟类来讲,它们觅食的土地,连同生长、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食物一起,也都被冰雪覆盖了,所以也必须得南下越冬。

图片来源:getty

候鸟迁徙,不都是一起出发

在一些故事书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描述:迁徙之前,鸟儿们会集成大群一起飞行,在迁徙的路途中相互照顾。但实际上,不同种类的鸟一般不会、也没有必要聚在一起迁徙,即使是同一种鸟,也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分群飞行。

简而言之,非必要,不聚集。

以黑颈鹤为例。秋季,幼鸟会跟随亲鸟(幼鸟的爸妈)一起迁徙到越冬地。在秋冬时光里,亲鸟还会照顾幼鸟,为它们寻找食物,帮它们警戒天敌。

但到翌年春天,亲鸟就要和幼鸟(亚成体)说拜拜了,亲鸟会返回繁殖地生下一窝宝宝,幼鸟(亚成体)则不会返回繁殖地,而是会在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的地方游荡,它们甚至还会组成一个光棍儿群吃喝玩乐。

从西伯利亚迁徙到云南昭通的黑颈鹤

如果说鹤类的亲鸟好歹还算是带着孩子认了认路,那么金鸻爹妈则完全是大撒把,它们不会带着幼鸟飞往越冬地,甚至比幼鸟还要晚2-4周才出发。幼鸟只能报团取暖,在没有爸妈领路陪伴的情况下自己飞往越冬地。

金鸻

图片来源:wiki

奇怪的是,幼鸟却仍然能顺利的找准方向并抵达越冬地,甚至连人类从小养大的金鸻也会表现出迁徙前的兴奋。这其中的奥秘,恐怕只能用遗传来解释了。

候鸟迁徙,不都是一路逛吃

大多数鸟类迁徙的时候,会经常停下来歇脚,这就好比从北京开车去新疆,路上总要给车加油、给自己喂饭,也总要停下来让车和人都休息一下。但就有少数鸟类,几乎不会在迁徙停歇地进食,甚至都不会降落歇歇脚,始终处于风雨兼程的状态。

这其中的优秀代表就是斑尾塍鹬(chéng yù)。其他种类的鹬在迁徙途中,总要在滩涂上停歇,和蚌或者其他食物相争,但是斑尾塍鹬几乎无心吃饭,总是在:

飞——飞——飞。

斑尾塍鹬

图片来源:wiki

繁殖于阿拉斯加的亚种,在离开繁殖地之后,会首先向西南方向的朝鲜半岛等地飞行,在进行短暂的技术性经停之后,会立即启程向东南方向的新西兰飞行,那里才是终点。

这段路程足有10000千米,相当于从北京飞到华盛顿的距离,斑尾塍鹬飞完这段旅途也只需要8-11天,平均每天飞行1000千米。要知道,斑尾塍鹬的体重只有300克左右,大概只相当于一听可乐。

小家伙非常能飞!上图为斑尾塍鹬的飞行路线,红色区域为夏季繁殖地,蓝色区域是越冬地。图片来源:wiki

这一数字随着越来越多的斑尾塍鹬加入研究而不断刷新,目前最长的飞行里程是由一只编号为4BBRW的雄性斑尾塍鹬于2021年9月底创造。它的飞行距离约为13000千米,持续飞行时间更是达到了惊人的239小时,就是不吃不喝飞了快10天。

并且,2020年的飞行纪录也是它创造的,能打败4BBRW的,只有4BBRW!

4BBRW的飞行路线。黑线为2020年的飞行路线,红线为2021年的飞行路线,蓝色为繁殖地,黄色为非繁殖地(越冬地)。图片来源:Global flyway network

给这位飞行冠军一个特写:

4BBRW

拍摄:Geoff White Photography

论单次飞行距离,斑尾塍鹬拔得头筹,但要论迁徙距离最长的鸟,还要数北极燕鸥。

啥也不说了,先看看它的飞行路线:

绿色部分为北极燕鸥的迁徙路线,红色区域为北极燕鸥的繁殖地,蓝色区域为越冬地。图片来源:wiki

北极燕鸥繁殖于北极地区,越冬地却在地球的另一端——南极。因为北极燕鸥并不是朝着一个目标直线飞行,而会因为食物、地形、季风等因素曲折前行,因此实际迁徙过程中单程飞行距离超过20000千米,堪称迁徙距离之王。

迁徙距离之王本鸟

图片来源:wiki

候鸟迁徙,不都是南来北往

关于鸟类迁徙,我们还最常听说的一句话是:秋天到了,大雁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型往南飞。你是不是一直以为鸟类都要往南飞?

实际上,并不是所有候鸟的迁徙路线都是南北走向,比如遗鸥。

遗鸥

图片来源:wiki

之所以叫遗鸥,因为它曾是被人类遗落的鸥,是被科学界发现最晚的鸥,1971年才确立它是不同于其他鸥的独立物种,1990年才在内蒙古的鄂尔多斯发现它的主要繁殖种群。

这种鸥居然在远离大海的欧亚大陆深处繁殖,但到了冬天,那里的河湖将会结冰,遗鸥在哪儿越冬呢?

2003年,人们在渤海之滨的天津汉沽才第一次发现集大群越冬的遗鸥,其中被环志的个体清晰地显示,它们来自鄂尔多斯。也就是说,这群遗鸥在冬季迁徙时,是从内蒙古鄂尔多斯飞到了天津汉沽,迁徙路线是东西走向的。

陕西神木红碱淖湿地的遗鸥

图片来源:新华社

而另一种鸟——北京雨燕的迁徙路线则是东西走向和南北走向的结合。

离开繁殖地北京之后,先是一路向西,抵达中亚、阿拉伯半岛之后,再一路向南,最终抵达南非、博茨瓦纳和纳米比亚。每年迁徙往返约3.8万千米。

北京雨燕的迁徙路线

图片来源:Lyndon Kearsley/ birdingbeijing.com

怎么样,看完全文,

是不是再也不相信故事书了?

还是我靠谱!

撰文 | 吴海峰

部分图片 | 图虫创意

微信编辑 | 阿什么爽

网络讯息

克柔龙生活在什么时期(克柔龙生活在哪个世纪)

2022-12-16 17:47:33

网络讯息

女性45岁以后雌激素水平会下降?建议多吃三种食物,少碰这三种食物

2022-12-16 17:48:18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