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已过,按照往年正常的天气来看,我国大部分地区应该已经开始降温了。但是今年,我国却出现了罕见的天气异常,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还维持在35℃以上。甚至有网友戏称,一年有7个月在过夏天,南方只有夏季、冬季和雨季,春秋只在战国时候有。可以说是道尽了夏天的苦。
最近的异常高温天气
在忙碌的生活里,大家总觉得生活好像缺了点什么滋味。仔细一想,原来是桂花没有开。往年这个时候,桂花的香味早就飘满咱们的大街小巷了,一些喜爱甜食的地区都已经吃上桂花糕了。可是到现在,桂花都躲起来了。仔细一想,原来是气温太高了。
从气象学的意义上来说,如果连续五天平均气温都低于22℃,那么这五天中的第一天就为入秋日期。根据中国天气最近的官方报道,我国南方大部分城市最近10年的入秋时间相较于20年前普遍偏晚,在入秋时节一直维持着高温天气。眼看着国庆即将到来,如果这样的高温天气继续延续,七天的旅游计划恐怕就要泡汤了。
二十四节气还靠谱吗?
连年的天气异常,不禁让人对二十四节气产生怀疑,二十四节气真的能适用于全国吗,还是说只对中原地区有效?今天的我们还能不能相信二十四节气呢?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以指导农业生产的补充历法。作为一个农业文明国家,二十四节气对于我国农民的生产生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几千年来,依靠这一节气规律,中华文明得以更好地繁衍生息,创造出世界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古老文明。甚至,直到今天,很多农民伯伯依然依靠节气变化为我们辛勤地耕耘。
二十四节气之所以有如此重要的指导意义,是因为我国古人在编纂时运用了天文学知识。古代的农业生产无法预测天气,所以农事只能依靠太阳变化来判断。在没有黄赤交角这个概念的古代,古人通过长期观察,才发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存在一定的规律,也就是每隔一定的天数,正午太阳光与地面的角度都会变化。按照我们普遍的认识是,每隔大约15天,变换一个节气。
所以,二十四节气是一部太阳历,只要太阳围绕地球运动的规律不变,太阳历就能对地球上所有地区的气候起到指导作用。只不过,由于这部历法是在中原地区开始创立的,所以节气的名称对于当地具有更明确的意义。而换一个地区,同一个节气的意义就要发生改变,在时间上也会产生偏差。就像现在,我们国家北方已经进入秋季,很多南方地区还没有降温。所以二十四节气的计算方法依然具有指导意义,不然也不会被纳入世界文化遗产。只不过,要准确地算出本地区的节气,需要根据本地的纬度位置进行计算。
节气没变,地球变了
尽管节气在不同地区会存在偏差,但这不是南方地区入秋比往年晚的原因。事实上,这不是因为节气的作用发生了变化,而是我们的地球发生了变化。
节气毕竟只是通过太阳角度变化得出的气温和降水季节性变化规律,它具有宏观的指导意义,但是与气温相关的其他细节因素却没能考虑进来。而这些因素正是目前南方高温异常的原因。
副热带高压下的持续高温
总的来说,我国的高温异常现象还真不少,比如浙江和两湖地区往往会出现气温比更南方的两广地区还热的现象。其实,这些现象都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有很大关系。
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就在浙江省所在的30°纬度线上,像一条丝带一样围绕着地球,从赤道流动来的热空气汇聚于此,会形成高温天气。
由于我国存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内陆地区升温快,太平洋升温慢,就会导致西太平洋出现下沉高气压,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增压,所以我国南方地区在受到西太副高的影响时,就会出现持续高温天气。
一般来说副高的影响会随着太阳直射点南移逐渐退回海洋,从北方来的寒流逐渐施加影响,但是今年的副高到了秋分还没有退却的意思。
据浙江省气候中心毛燕军说:
热带西太平洋海温大部分都在28℃以上,相比往年偏高0.5-1℃,这就导致了副高南侧的热带辐合带活跃。
再则中高纬度以偏西气流为主,冷空气不容易南下影响江南地区。如此导致了夹在热带辐合带和西风带中间的副热带高压异常稳定。
高温前的预兆
其实,副热带高压不退早有预兆。从七月开始,河南地区就出现大暴雨,一直持续至今。这是因为副高的热空气与北方冷空气相遇,两团气流力量相当,互不相让。锋面雨带一直稳定在河南上空,雨团在两股气流的挤压下蔓延到河南全境乃至周边地区。这种稳定局面也让副高长期控制我国南方地区,从而出现了秋分不入秋的现象。
从台风的行动路线来看,今年影响我国的两大台风查帕卡和烟花,其路线都很诡异。如果对照副高控制地区图,我们就会发现台风的行动路线像是有意在避开副高的控制区域。这是因为,与副高相反,台风是一个低压系统,这两者可以说是相生相克。如果台风的能量很强,就有可能冲进副高控制区,切断副高。但是一般情况下,副高的强度不会受到台风影响,也就是出现台风沿着副高边缘走的情况。
其实,不论是海水升温导致的副高不退,还是台风的诡异路线,归根结底都与近年来的气候变暖有关。因为气温是导致气流运动和气压形成的关键因素。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两极冰川融化,海水温差变化增大,气流的流动变得更不稳定,也就导致极端天气多发。
面对这样一个全球性问题,必须全世界各个国家携起手来,共同承担其应付的责任。而在国家的力量面前,我们每一个人的力量似乎都显得如此渺小,但是,我认为我们依然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这样以后,我们的子孙后代就不会再频繁地发问:秋分到了,你的家乡入秋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