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时代·展品背后的故事】
光明日报记者 任鹏 颜维琦
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地方展区上海单元,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模型体量并不算很大,但红色的船体、白色的船上建筑、绿色的甲板和停机坪,令雪龙2号在蔚蓝色背景的衬托下格外醒目。
10月31日,北京展览馆,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地方展区上海单元展示的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模型。光明网记者赵金悦摄/光明图片
这艘中国首次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设计吃水排水量13996吨,续航力为2万海里,不仅能在1.5米的厚冰环境中连续破冰航行,还装备有国际先进的海洋调查和观测设备,是世界上第一艘采用船艏、船艉双向破冰技术的极地科考破冰船。
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八研究所吴刚担任总设计师的雪龙2号研发团队全过程参与了整个项目。从2017年年底开始建造,到2018年9月10日下水,在不到一年时间里,雪龙2号在8736张图纸、2541块钢板中孕育,在江南造船三千多名员工的努力和汗水中成就,无愧为大国重器!这艘万吨级破冰巨轮的出现,也标志着我国完全掌握了PC3级破冰船的建造技术。
自从2019年7月交付使用以来,雪龙2号已经顺利完成三次南极科学考察和两次北极科学考察任务。在执行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任务首航任务中,雪龙2号与雪龙号一道双龙探极,还上演了一场极地营救——
2019年11月20日,南极圈附近的浮冰区,雪龙2号在前方破冰开道,4海里外,雪龙号紧随其后。
雪龙2,雪龙2,雪龙请求救援!原来,随着风速达到8级,海面迅速凝结,雪龙号被冰雪围困,冲了几次都冲不过去,发出呼救。雪龙号是中国于1993年从乌克兰进口的维他斯·白令级破冰船,虽然20多年来为中国的极地考察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建造年代久远,破冰能力已明显不足。
好的,我们来了,掉头!接到救援请求,雪龙2号船长赵炎平立即掉转船头,并以4节的航速展开连续破冰。随着强大的动力推动船艏,雪龙号附近的冰层逐渐松动,雪龙2号的第一次救援任务圆满成功!
为了最大限度地接近中山站、方便卸货,雪龙2号选择了一条新航道,周围遍布冰山和坚冰。依靠先进的双向破冰技术,雪龙2号利用船艉从上方重压冰层,下方螺旋桨掏空水流和碎冰,很快绕过林立的冰山,最终到达距离中山站仅10公里的目的地神州湾。
除了强大的破冰能力,雪龙2号的科学考察功能也有了很大提升。以往,科考设备只能通过船的舷侧下放,一旦船只遇到冰层就无法取样。雪龙2号设置了月池系统,即使在密集的浮冰区,设备一样可以通过月池放至海水中,从而大大提高了科考成功率。
探索永无止境。今年10月26日,满载着祖国和极地人的期许,雪龙2号搭载着中国第39次南极考察队队员从上海出发,与随后出发的雪龙号一道,再次向南极破冰前行!
《光明日报》( 2022年11月18日04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