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最常发生骨转移的恶性肿瘤之一,据研究报告显示,复发转移性乳腺癌中骨转移发生率高达65%~75%。
那么,患者发生骨转移会有哪些表现?转移高危患者有哪些?发生转移又该如何治疗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一、乳腺癌为何会出现骨转移?
乳腺癌出现骨转移和骨髓的生物特质分不开。
骨髓拥有丰富的血管系统,骨髓内的血流速度非常缓慢,这样的血流特征就决定了骨髓容易发生肿瘤转移,相比之下,肾脏的血流速度较快,所以乳腺癌发生肾脏转移的几率就很小。
骨转移的发生与乳腺癌病理分期和患者的激素受体状态也有关。
肿块≥2cm、淋巴结转移≥4个、临床分期II-III期、激素受体阳性患者出现骨转移的比例较高,诊断骨转移的患者ER和(或)PR阳性率可高达76.6%。
骨转移又分为多发骨转移和单发骨转移。
相关肿瘤学研究综述显示:多发骨转移比单发骨转移预后更差,这可能与多发骨转移发生骨痛、病理性骨折等骨相关事件概率更高有关系。
二、乳腺癌骨转移有哪些征兆?
乳腺癌骨转移一般经血行播散,可累及全身各骨,较多见的乳腺癌骨转移部位是脊柱、盆骨、肋骨、股骨等。
其中脊柱是乳腺癌骨转移的最常见部位,由于椎体转移的并发症(如脊髓压迫)对患者影响更大,而且手术难度更大,与其他部位相比,椎体转移的患者预后更差。
其他转移部位(如肋骨、骨盆、肩胛骨等)预后相对较好,这与这些部位的骨受到压迫或侵犯后对运动功能的影响相对较小有关。
乳腺癌骨转移主要症状是疼痛、束带感或截瘫,还会引起一系列骨相关事件如病理性骨折、功能障碍、高钙血症、骨髓功能抑制和脊髓压迫等严重并发症。
目前骨转移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的检查。
骨放射性核素扫描(ECT)是目前公认的乳腺癌骨转移的初筛诊断方法,但确诊还需要X线拍片、CT扫描或磁共振扫描(MRI),当然PET-CT也可以作为诊断使用,只是价格相对较贵。
乳腺癌骨转移患者最好的治疗时机是在出现骨痛、骨折等症状之前,但临床上很多患者都是出现了骨痛、骨折等骨相关事件后,到医院检查,发现了骨转移才开始治疗,错失最佳治疗时机。
一般而言,乳腺癌在术后前三年的复发风险较大,建议患者每三个月复查一次,后两年每半年复查一次。五年过去之后,虽然复发风险降低,但依旧存在,因而至少要每年复查一次。
患者要做到定期复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预防乳腺癌骨转移的最好的方式。
根据患者的病理类型,辅助内分泌,化疗,放疗治疗,可以最大限度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延缓甚至减少骨转移的发生。
患者在采用合理治疗方案的同时,也要注意饮食,补充足够的营养,保证免疫力。
同时要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对治疗效果也是有帮助的。
三、乳腺癌发生骨转移治疗方式有哪些?
骨转移以及骨转移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这也是导致晚期乳腺癌患者生存率下降的原因之一。
但是也不要过度恐慌,目前我们可以选择的治疗手段还是很多的,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双膦酸盐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治疗;镇痛和其他支持治疗。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
在上述几种治疗手段中,手术治疗是治疗「单发骨转移」病灶的比较积极的一种手段,对已经发生骨转移的患者,通过外科手术治疗能够减轻疼痛、恢复肢体功能,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但不是所有单个骨转移灶的乳腺癌患者都能手术,由于乳腺癌骨转移经常发生在脊柱等比较复杂的位置,所以手术难度也比较大,很可能会因治疗不彻底而再次复发或多发转移,所以手术治疗比较适合转移情况不是很复杂的患者。
目前外科手术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手术方式有:单纯内固定术(最常用)、病灶清除加内固定术、病灶切除加人工关节置换术、脊髓受压后的减压及脊柱稳定性的重建术等。
患者可以配合医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