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娱乐原创
文|胖部 编辑|朴芳
国产剧敢这么拍?、抓马又上头、国产《致命女人》……在《芳心荡漾》开播后,类似的描述出现在各类宣传中。
尺度,成为诸多对该剧的介绍中频繁出现的关键点:清晨醒来,昨晚断片的女强人不理会爆出虎狼之词你昨晚棒极了的陌生小鲜肉,被追问姓名甩下句茱莉亚·罗伯茨扬长而去;七年之痒的妻子怀疑丈夫出轨,结果发现对方和男健身教练不清不楚……
题材突破、不乏色气,只靠几个场面,就能勾起已经厌倦了低龄现偶的观众兴趣。正因如此,该剧开播后热度不低,开播次日后稳定在猫眼专业版热度榜前二,并连续登上灯塔舆情热度第一。
随之而来的却是观众口碑的两极化。一些声音对该剧的女性描写大加赞赏,认为该剧中确实刻画了几位具有独立女性色彩的角色;而负面指责则认为,该剧并未跳出国产剧的制作套路,职场剧情悬浮,抓马反转内容显得流俗且缺乏悬念,甚至不乏评论认为无聊。
靠话题出圈、口碑存在争议的剧集,在近两年似乎不算少见,《芳心荡漾》在这方面其实颇具典型性。在内容增效的行业整体需求下,这样的操作不算少见,但长期来看未必是好事。
仪式感or形式感?
你以为这是一部喜剧,其实这是一部悬疑剧。
每集的开头和结尾,《芳心荡漾》都会以李雪琴的脱口秀话题进行收束,并对剧情做总结和进一步暗示。上文这句对爱情的描述,就有引出三位女主故事的设计。
这种形式在国产剧当中是比较少见的,《雪中悍刀行》《风起陇西》每集会以评书收场,而脱口秀的设计,显然更符合《芳心荡漾》的现代感和轻快的整体节奏。同时,爵士质感的配乐、经典配色的片头动画,也都让人想起《致命女人》的包装气质。
该剧显然有意打造一种观剧的仪式感,带动观众进入一种喜剧氛围中,再以种种悬疑点和现实困境形成反差,这也是该剧评论区会频繁提起《致命女人》的原因,两者似乎有不少相似之处。20+、30、40三个年龄段的三位闺蜜之间的故事,叙事思路也基本一致。
但这种包装会成为仪式感,还是流于表面的形式感,重点仍然在于内容的填充。当内容不足以匹配这种包装带来的期待,或许会让观众更加失望。
首先是话题,《致命女人》对不同女性群体面对的问题,有着相当精准的描述;《芳心荡漾》显然不会放过这个亮点,但在具体处理上却有些失控,如419、职场性侵、丈夫出轨男教练等话题先是擦边红线,接下来却分别以喜剧式消解释疑,话题本身就成了玩笑。
其次是剧情设计,嵌套这种模式之后,内容本身并未真正形成突破。比如三位差异较大的女性如何成为闺蜜,直接未给出解释;在很多职场和生活细节上,也显得有些悬浮。
张帆女下属被林震性侵,后者作为经验丰富的管理层居然在公开场合被撞到大聊隐私话题,还被一个电话直接套话录音,甚至还未正面对抗人已经死了;潘晓晨给丈夫压力过大的剧情,铺垫也有些不足,令人感觉后者反应过激;潇潇遭遇已婚渣男的经历更显得流于俗套。
此外,悬疑感上留给观众的点不算多,叙事手法也缺乏足够的烘托,包括潇潇报复渣男、潘晓晨是否被出轨这些前期设计,带来的惊喜感不足;而林震之死的真相,因为角色刻画本身的单薄很难让观众产生共情,更大程度上似乎是张帆与林森情感线的障碍。
这些问题,很难被大胆的话题和精致的包装所掩盖,相反,其带动的热度反而会形成一种反作用。
内容升级三板斧
如何打造一部精品现代剧?指标或许是相当复杂的,但如何打造一种现代剧的精品气质,目前行业已经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打法,也成为降本增效期的一条快车道。
从《芳心荡漾》的操作,其实可以看出这种打法的三板斧。
一是视觉,俊男靓女、服化道精致、场景具有现代感,这反映在从选角到制作各个层面的要求。《芳心荡漾》延续了此前的成功经验,主演秦岚也在《怪你过分美丽》《关于唐医生的一切》等现代剧中证明过自己。
二是话题性。进入短视频时代后,能否打造具有讨论热度的话题进一步成为剧集宣发的重点,平台方的宣传团队从筹备阶段进入剧组,已经成为行业常态。
尤其是一些职业剧,如此前的《心理医生》《秘密花园》还有近期的《底线》,制作品质口碑不一,但都有结合热点话题选择事件改编的思路。《芳心荡漾》中更加大胆的题材,主要目的也在于提升话题性。
三是金句,《芳心荡漾》的播放界面有时会出现金句对话框,比如张帆对潇潇说出晚上不要谈感情,不理智时会有提示窗弹出,点击后可以弹幕+1;此前类似的玩法也不少见,《不会恋爱的我们》每集结尾还会有对应剧情的恋爱攻略。
究其根本,其实这三板斧对准的,正是观众进入剧集的三重门:沉浸感、认同感和共情感,在这些环节上实现观众的满足,确实是可以拉高观众的整体观感。
但差别在于,在这些环节上的完成度,到底是全剧高完成度的一种表现,还是为了呈现高完成度的一种套路?对于越来越成熟、内容期待提升的市场,这几点确实能在前期拉动观众期待,但如果没有优质内容支撑,终究不能实现热度转化。
应该认为,大胆的包装和影像风格,是《芳心荡漾》留给行业和市场的突破性形象,但这种大胆的创新并未匹配到优质的制作能力,反而会带给观众更大的落差感。
熟龄女性题材迎来上升期
感情真的有那么重要吗?感情只有对于我们女人来讲才那么重要,遇到一点问题就要死要活,如果我们可以像男人那样把精力放在事业上,让自己过得更好,哪怕是没有感情,一个人也会很快乐。
张帆面对被性侵下属李甜的这段感慨,算是《芳心荡漾》最具传播度的台词片段。跳出刻板印象、营造事业型女性的指向,显然意在获取更多熟龄女性的认可。
在过去三年里,越来越多的熟龄女性题材剧,包括具有偶像剧性质的内容在持续生产,从《下一站是幸福》《怪你过分美丽》到近期的《爱情应该有的样子》《女士的法则》《炽道》,相关内容的快速更新带来了一个典型现象,就是姐弟恋正在成为新的爱情戏主流。
这背后的市场观察并不复杂,一是在视频平台发展十年来,初代女性用户已经逐渐长大,且具有了更强的消费能力和意愿,而她们有满足代入感的内容需求;二是用户逐渐多元化,内容也需要更普遍的认同和讨论,都市场景和现实题材热度提升。
但要做好熟龄女性题材,行业面对的是比低龄偶像剧内容更高的门槛。
一方面,这些都市内容会涉及更多元的现实场景,比如职场、家庭、交际等,大大超出以往的校园单一环境,也对剧集反映现实的能力提出了高要求,如果不能带来沉浸感,无脑撒糖很难满足泛目标受众。
另一方面是女性题材的突破,如何刻画真实可信的当代都市女性,也是行业一直以来的痛点。让女性走出喊口号、爆金句的阶段,除了又美又飒的外表更关注内心的强大,大部分剧集都没有做到。
而去年从黑马剧《爱很美味》再到综艺《再见爱人》,都在证明熟龄女性市场的需求,以及优质内容对市场的号召力。爱奇艺拾光限定的狂花系列连续推出《摇滚狂花》和《芳心荡漾》,显然有意发力这一方市场。
但要吃这口仙桃,《芳心荡漾》们需要首先迈过受众高要求的门槛,带来真正具有共情感的内容,而不是以单纯的情绪冲击寻求认同。无论何种类型或选题,观众认同的内容标准,是他们对品质最直观的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