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方法的角度考虑问题时与从目的出发考虑问题时的判断标准不同,根据有形的事物进行判断与根据无形的事物进行判断时的标准也不相同。也就是说,从元视点思考与从非元视点思考,会看见完全不同的世界。
根据有形的事物进行判断,因为所有人都能看见,可以获得任何人的理解,所以适合作为大多数人的共识,通过固定方式来运用。但另一方面,由于它是表面化的,一成不变的,所以有时候会导致思维的僵化,阻碍变革的产生。因此,尤其在变革时期,人们更需要运用元思维的视角重新审视问题,改变原有的判断标准 摘自《高维度思考法》
感觉的原罪1.牵扯性疼痛
牵涉性疼痛是一个非常专业的术语,用简单的话解释不太清楚,但我理解大概是这么一个意思:
当一个地方发生了病变,我们的身体就会正常传递这种病变,而疼痛是身体的预警机制。在整个神经系统的传递过程当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差错,用我们现在通信学的术语来说,是因为信噪比比较低,说得通俗一点儿,就是搭错了线——本来它要传输的信号是这样的,结果在传输过程当中,跟别的线搭一块儿了,就被截和了。
就好像我的这个例子,本来是心脏发出了一个我有问题了的信息,结果中途它跟后背有关的某个神经搭在了一块儿,所有的刺激在那个地方就转化成了关于后背疼痛的信息,我就会觉得后背疼痛。
如果持续发生后背疼的事情,而且不是因为你这段时间睡觉的姿势不对,或者是搬煤气罐的时候把腰背扭了等等,那实际的问题就是心脏出了问题——这就是一种误导。
这种信息传递当中的误导,就是牵涉性疼痛。
我的评论:我以为我们的感觉往往并不准确。大多数人的共识是被感觉绑架的产物,是大脑处理加工电信号的幻觉成品。而这种共识对于我们的判断并不是可靠的依据
2.物是人非的变化
我上学为了上学方便经常选择搬家,而当我高中毕业后再回到小时候住的地方往往会发现无论是在小区大小还是其他方面上我们此时的感受会与记忆中的感觉不同。其实这件事的原因也很简单:我的感知系统发生了变化。
我的评论:当我们的感觉系统发生变化时,我们看到的世界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而《高维度思考法》中介绍的元思维就是在帮你在不可视的目的层面上优化你的感觉系统。
3.未知的错乱
弗洛伊德的一种说法是人人都是精神病,人人都是不同程度的疯子和狂人。我们很少知道这一点,就像鱼儿不知道水一样,我们不知道那个生来就跟我们相伴的必要的世界。但又由于它的必要,我们就自动忽略了这个默认的系统——最可怕的,就是默认,是对一直起关键作用的系统毫无知觉。
我的评论:由可见上升到不可见帮你转换战场,发现不同的判断标准。由可见发觉到不可见才算是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