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
全球流行了近3年
几乎每个人
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近期部分地区疫情加剧
加上个别地方封控时间过长
部分人心理压力增大
产生了焦虑、不安、恐慌
等不良情绪
如何加强心理疏导
保持心理健康?
中国科学院院士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
为大家解答
出现焦虑、不安等情绪是正常现象吗?
面对持续不断的疫情,人们出现焦虑、不安、恐慌等情绪都是正常现象。不良情绪大多来自对负面信息的过度反应。有了过度反应,消极、忐忑、暴躁等情绪就容易产生。此时,更需要守护好心灵家园,及时、科学地进行自我心理疏导或接受专业心理援助。
什么是心理健康?
通俗地讲,心理健康就是能保持对工作生活较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能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接纳自我;能够调节与控制情绪并保持良好的心境;能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能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
陆林表示,在健康中国行动中,有专门的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其目标是提升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减缓失眠现患率、焦虑障碍患病率、抑郁症患病率上升趋势等。因此,加强心理疏导、做好心理防护非常重要。
疫情防控期间,怎样才能保持健康的心态呢?
☛减少手机刷屏时间
面对复杂多变的疫情形势,一些人在关注不断更新的疫情信息时,容易出现恐慌等负面情绪。其实,不良网络信息的传播,加剧了公众的恐慌和焦虑程度。建议公众多关注政府、权威机构发布的信息,不恐慌、不信谣、不传谣。
新媒体时代,各种信息层出不穷,常常让人无所适从,而且一些信息为了吸引眼球而过度夸张、内容片面,这样的信息尤其会增加焦虑恐慌情绪。因此,要学会从正确的渠道获取必要的信息,而不是一直刷屏了解各种小道消息。
☛维持规律的生活作息
保证每日规律三餐,多喝水、多摄取新鲜水果蔬菜,每天进行适度、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活动。保证充足的睡眠,规律作息,保持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
充实生活,转移注意力。居家办公期间,可以做做家务,和朋友家人聊聊天,读读书,听听音乐,多运动,深呼吸,洗个热水澡,让自己放松身心、精神愉悦。
☛积极进行心理调适,必要时寻求专业机构帮助
面对疫情,出现一些情绪反应和不适感是正常的,比如睡不着觉、食欲不振、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乏力、头昏、烦躁、易怒等。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不必过度担心,要积极自我调适。可以进行适当的肌肉放松训练、有氧运动等,用积极的行动使自己从恐慌中走出来。不要采取否认、回避退缩、过分依赖他人、指责抱怨等不良应对方式,也不要试图通过吸烟、酗酒来缓解紧张情绪。当出现恐惧、紧张、焦虑等应激障碍时,一般通过心理调适是可以缓解的。
自我调适不能缓解的,建议拨打政府部门、医院公布的心理热线或在网上进行心理咨询,严重的需要到专业机构寻求帮助。
陆林说,要以科学理智的态度对待心理问题。任何人都可能出现心理问题,只要及时正确疏导,就能维护好心理健康。他强调,疫情防控期间,要特别关心弱势群体,满足生活需求,关注心理健康,解除后顾之忧。
儿童、老人、孕产妇
往往更容易出现情绪的波动
他们如何在疫情期间
保持良好心态呢?
科普君给大家支招↓↓↓
这些人群如何调适心态?
儿童
疫情期间,小朋友的正常生活秩序被打乱,居家上网课,生活空间缩小了,出行不便,生活学习、同伴交往受到很大困扰。小朋友出现情绪问题,需要家长帮忙引导。
家长要保持情绪稳定
在防疫抗疫的特殊时期,家人情绪稳定就是孩子最好的强心剂。孩子通常会通过父母的情绪和反应来认识和看待世界,因此,父母的情绪越稳定,孩子受到的影响就越小,孩子才能建立起安全感。
为避免孩子出现过多负面情绪,建议家长朋友们在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基础上,不要反复提醒幼儿有关卫生方面的问题;不要过度强调疫情的危害,可根据幼儿的年龄,适当地谈论关于死亡的话题,引领幼儿珍惜、敬畏生命;也不要长时间播放电视新闻和谈及疫情相关话题,建议把对幼儿来说过载的信息放在他们睡后再谈论。
用儿童化的语言向孩子解释疫情
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病毒是什么样的?会对人产生哪些影响?怎样可以保护自己?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需要根据他们的理解和接受能力给予不同的讲解和回答。
对于年纪较小的孩子,家长可以借助绘本、故事等,来告诉孩子发生了什么。对于大一点的孩子们可以适当引导寻找一些专业的科普资料,如有关病毒的纪录片,把未知的疫情转化成可以看得见、有控制感的活动。
不能简单地提出要求甚至吓唬孩子,必须帮助他们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才能减少孩子的困惑及由此带来的情绪波动。
规律作息,用心陪伴
规律和有秩序的生活能增强孩子可控、可预期的感觉,也是帮孩子恢复和建立安全感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大人和孩子可以一起按照正常规律起床、吃饭、睡觉,合理安排好学习和娱乐的时间,也可以进行一些居家小锻炼。
陪伴≠高质量的陪伴,真正关心孩子所思所想,跟孩子进行积极正面的交流,同时可以跟孩子一起进行亲子游戏、跳舞、唱歌,既能缓解不良的情绪,又能锻炼身体,还能增进亲子关系。
老人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有些老人会出现恐慌和焦虑持续存在的情况,还有些老人处在疑病状态,担心自己被传染,并强迫自己不断地想患病后的严重后果,并为此感到痛苦。这些持续的情绪压力甚至会反映在身体上,多个系统出现问题,如出现躯体疼痛、头晕、哮喘发作等。
帮助他们建立积极心态
一定要让老人们了解正常的心理反应和躯体反应,情绪与躯体症状的关系,这样才能够积极调整心态,减轻躯体化症状,有助于自身免疫力提升。
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
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心理健康离不开身体健康。把不能外出的这段时间当做一次短暂的内在修炼,开展室内活动,如读书看报、做健身操、进行放松训练等。
与亲朋好友保持沟通
调整情绪,保持沟通:通过电话或视频与亲朋好友保持联络,与医护人员及护工们倾诉感受,保持与社会的沟通,获得支持鼓励。
不看过多消息,不听信谣言
关于疫情的信息铺天盖地,但每个人识别信息真伪的能力有限,老年病人更是如此。信息过载会导致不确定感增加,因此,要学会限制信息获取,只关注权威科学信息,来源不明的信息不阅读、不相信、不传播。
孕产妇
现阶段新冠疫情反复,而体内激素水平、家庭社会角色陡然改变,让部分孕产妇正面临着心理困扰,一定要对她们多些关怀。
孕妇信息过载该怎么办?
短时间内高强度地浏览疫情信息,孕妈妈可能会不由自主地担心染上病毒,害怕疫情对胎儿不利。产生疲劳、恐慌等表现。
✦对策:查看权威资讯,客观真实地了解疫情信息;营造舒适整洁的生活环境,尽量不外出;保持健康、规律、充实的生活作息,增加生活掌控感;学会接纳自己的情绪反应,减少自责;向家人、朋友倾诉宣泄。
产妇产后抑郁该怎么办?
新手妈妈们刚刚转变身份,心理压力骤然增大,更有可能发生焦虑和抑郁的情况。
✦对策:调整自身心态,照顾孩子时,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家属们要多关注产妇情绪,不要只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身上,还要多帮助产妇照顾新生儿,让产妇充分休息;遇到问题可求助妇幼保健机构,由医护人员上门进行产后服务。
看到这儿
你是不是已经知道
如何保持健康心态了呢?
疫情期间
保持好心情和好身体同等重要~
来源:广东科普
责编:咕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