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中记载:玉,石之美。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鳃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尃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桡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象三玉之连。丨,其贯也。〖注〗阳冰曰:三画正均如贯玉也。
意思是说:玉,其实就是比较美的石头。有五种美德,细腻温润,这是仁的表现;内外如一,这是义的表现;敲击时发出的声音悠扬,这是智的表现;宁折不弯,这是勇的表现;刚正不小气,这是洁的表现。看上去像是三块玉穿成了一串。丨,表示贯穿。唐朝李阳冰在解释这个字时,说:三横距离均匀,就像一串美玉。
君子比德于玉焉。古人常佩玉在身,以此自勉自比,作为自己的人生启示,时刻以玉的美德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其实,在汉字中,以王作为偏旁的字,大多都和玉石有关。
璋:人们常说弄璋之喜。璋指一种从纵向分成两半的玉器,形状像半个圭。《周礼·大宗伯》载:以赤璋礼南方,即用来祭祀南方的玉器,由器名看应是红色的玉璋。种类有赤璋、大璋、中璋、边璋、牙璋五种。
琮:古代一种玉器,外边八角,中间圆形,上下贯通,象征天圆地方。《周礼》注云:琮之言宗也,八寸所宗故。外八方象地之形,中虚圆以应无穷,象地之德,故以祭地。常用作祀地的礼器,常用木棍从中间穿过,象征沟通天地人神。
玦:古代佩身玉器的一种,环形,有缺口。新石器时代、西周晚期和春秋的墓葬中常有发现。后世常用以赠人表示决断、决绝。《荀子·大略》:聘人以珪,问士以壁,召人以瑗,绝人以玦,反绝以环。鸿门宴上范增对项羽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暗示他下决断。三国魏曹丕《与钟繇书》:邺骑既到,宝玦初至,捧匣跪发,五内震骇,绳穿匣开,灿然满目。
璜:璜是指半璧形的玉。其实多数璜只是璧的三分之一,有的甚至只是四分之一,只有少数接近二分之一。《周礼》中所说的,以玄璜礼北方,即用来祭祀北方之神玄武。璜,更广泛的用途是作佩饰之用,这从古代遗址和墓葬出土的文物中可以得到证明,而这种用途的璜已从礼仪玉器演变成装饰玉了。
瑜:一种美玉,也用来指玉的光彩,后多用于形容美好的事物、美丽的容貌。
瑰:一种珍奇的红色美玉,常作为佩玉相赠。
理:作为名词是指玉石的纹路;作为动词是整治、修平玉石的意思。现代汉语中的道理、治理等词义皆源于此。
班:这个字大家都认识,现代汉语中最常用的是编组的意思,如班级、班组等。其实,这个字最古老的字义是指一对分开的玉。一对合在一起的玉为珏,一对分开的玉为班。后来,这个字由原始字义开始具有动词含义部分,并由分开、分给的意思逐渐引申为铺开、颁布的意思;而这个字的名词含义部分由分块、分部的意思逐渐转化为分级、次序的意思,再后来就成了现代常用的序列、组合的字义。
当然,还有琥、环、瑗、琬、珂、珑、珅、玲、珍、珊等等,这些文字要么是一种美玉,要么就是与玉石有关。由此可见,中国的玉文化不单单是影响人们的行为与着装,更是真正深入文字,深刻影响着历史进程,镌刻进了民族基因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