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水化合物是一大类有机化合物,也被称为糖,是人类生命细胞结构的主要成分及主要功能物质,并且有调节细胞活动的重要功能。在我们的体内,碳水化合物的存在形式主要有三种:葡萄糖、糖原和含糖的复合物。
在我们日常所摄入的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是粮谷类和薯类。粮谷类食物一般含碳水化合物60%~ 80%,粮谷类食物中的糖类以淀粉的形式提供能量。我国以水稻和小麦为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其他如玉米、小米、高粱米等也是碳水化合物的来源。薯类一般含碳水化合物 15% ~ 29%。下表罗列出了常见食物碳水化合物的含量。
碳水化合物的主要生理功能如下:
(1)储存和提供能量
之前我们已经谈到过,每克碳水化合物能够提供4千卡的热量,人体摄入的糖类在体内经消化能够变成葡萄糖或其他单糖参与机体的代谢。
碳水化合物对于孕妈妈和宝宝来讲相当于汽油对于汽车。碳水化合物是人类获取能量最经济和最主要的来源,在维持人体健康所需要的能量中,55% ~ 65%是由碳水化合物提供的。糖原是肌肉和肝脏储存碳水化合物的形式,肝脏约储存机体内1/3的糖原。一旦机体需要,肝脏中的糖原即将分解为葡萄糖以提供需要。碳水化合物在体内释放能量较快,供能也比较迅速,是神经系统和心肌的主要能源,也是肌肉活动时的主要燃料,对维持神经系统和心脏的正常供能、增强耐力、提高工作效率有重要意义。
(2)构成细胞和组织
碳水化合物是构成机体组织的重要物质,并参与细胞的组成和多种活动。每个细胞都有碳水化合物,其含量为2%~10%,主要以糖脂、糖蛋白和蛋白多糖的形式广泛分布在细胞膜、细胞器、细胞浆和细胞间质之中。
(3)节约蛋白质的作用
我们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碳水化合物提供。当膳食中碳水化合物供应不足的时候,机体为了满足自身对葡萄糖的需要,就会通过糖异生的作用将蛋白质转化为葡萄糖来供给能量。而当我们能够摄入足够量的碳水化合物时,就能够预防体内或饮食中蛋白质的消耗。所以,碳水化合物具有节约蛋白质的作用。碳水化合物供应充足,能够产生足够的能量,也有利于氨基酸的主动转运。因此,很多孕妈妈完全不吃主食、只吃肉类是不合适的,因为肉类中含碳水化合物很少,机体组织将利用蛋 白质产生热量,对于机体是没有好处的。
(4)防止酮体生成
脂肪在体内分解代谢需要葡萄糖的协同作用。当膳食中碳水化合物供应不足时,体内脂肪或食物脂肪会被动员并加速分解为脂肪酸来供应能量。由于脂肪酸不能彻底氧化,会产生过多的酮体,酮体不能及时被 氧化而在体内蓄积就会发生酮血症和酮尿症。前面我们已经知道酮体会 毒害到宝宝的神经系统发育,所以保证碳水化合物的供给充足非常重要。
(5)维持脑细胞的正常功能
葡萄糖是维持大脑正常功能的必需营养物质,当血糖浓度下降时,脑组织可因缺乏能量而使脑细胞功能受损导致功能障碍,并出现头晕、心悸、出冷汗甚至昏迷等症状。
(6)解毒作用
葡萄糖醛酸是体内一种重要的结合解毒剂,在肝脏中能与许多有害物质结合,以消除或减轻这些物质的毒性或生物活性,从而起到解毒的作用。另外,未经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在肠道菌群的作用下可以发酵产生短链脂肪酸,具有广泛的解毒或保健作用。
(7)增强肠道功能
很多碳水化合物,如纤维素、果胶、抗性淀粉、功能性低聚糖等,虽然不能在小肠消化吸收,但是能够刺激肠道的蠕动,增加结肠的发酵,增强肠道的排泄功能。
可能很多孕妈妈听到过一个名词叫做益生元,益生元就是不被消化的碳水化合物。某些不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在结肠发酵时,有选择性地刺激肠道菌的生长,特别是某些益生菌群的增殖,比如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益生菌可以提高人体消化系统的功能,尤其是肠道功能。
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可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碳水化合物不足,机体就会分解蛋白质和脂肪以弥补能量的不足,引起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产物增加,不仅能够引起体内代谢紊乱,而且会增加肝脏和肾脏的负担。体内碳水化合物缺乏的时候,机体为了维持血糖浓度不至于太低,糖异生功能将增强。在脂肪分解转化为葡萄糖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酮体,可能引起孕妈妈的酮血症和酮尿症,而且酮体还会损害到宝宝的神经系统发育。
另外,饮食中碳水化合物比例不足势必会引起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比例过高,长期过高的脂肪摄入能引起血脂浓度升高。而且,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还可以引起我们的认知能力下降,尤其是记忆力会受到明显损害,所以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少可能会加重孕妈妈的孕傻哦!
但是,碳水化合物也不是越多越好。碳水化合物在体内代谢时,需要多种维生素构成的辅酶参与。如果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可以引起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功能增强,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就会增加。如果饮食中碳水化合物的比例过高,脂肪的比例就会相应减少,会对膳食中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造成一定的影响。由于碳水化合物能量系数明显低于脂肪,因此高碳水化合物组成的膳食体积就会增大,会加重胃肠道的负担。
目前医学界规定:孕妈妈每天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不少于175g,以保证胎儿大脑获得足够的血糖供给,以及避免发生酮症。
作者:周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产科
来源:《孕妈妈营养知多少》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