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康网2月28日讯 普通一款5元的冰激凌,配上几片金箔后能卖到58元;甚至有奢华版金箔冰激凌售价高达14万元……近年来,金箔银粉食品在市场备受追捧。据媒体报道,北京不少门店也有含金箔金粉类食品在售;电商平台有不少商家销售金箔、金粉类烘焙原料,并称相关产品可以食用。
1月29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健委、海关总署联合下发通知,其中提到近年来一些含金(银)箔金(银)粉类物质食品出现,成为消费噱头,存在食品安全风险,并明令禁止含金银箔粉食品的生产、进口与销售。
2月23日,央视网微信发布评论文章称,以‘食金’为贵,是脑袋缺根筋吗?
文章称从现代科学角度来看,金的稳定性高,很难被消化,很难发生反应,进入人体后,多会原样离开,难有什么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反而有人食金后出现不适,出现拉肚子、恶心等情况。过量食用,或者金子中掺入其他有毒物质,还可能危害生命,吞金自杀并非危言耸听。
从实效上来说,食金是花钱买罪受。
食金说到底是满足消费心理、迎合奢靡风气的营销噱头。平添了安全风险,也缺乏营养价值,与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餐饮文化背道而驰,很容易演化成拜金主义、攀比之风的温床。此风当止。
《北京晚报》评金箔冰淇淋卖到14万元:看似是给食品贴金,实则是为食品安全和自身信誉抹黑。除了安全隐患问题,金银箔粉掀起的食金之风也要警惕。在为这类食品创作营销噱头时,有的商家鼓吹其具有保健功能及医疗作用,有的则从文字介绍、摆放位置和食品身价上,有意迎合一些消费者的虚荣心。前者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属于消费误导和虚假宣传;后者更是必须摒弃的拜金主义、奢靡之风。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食金都不是时髦,而是缺乏常识的不正之风。商家以金银为食品点缀,如同画蛇添足;看似是给食品贴金,实则是为食品安全和自身信誉抹黑。
(中国小康网综合央视网、北京晚报、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