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担心的事!神舟十三号返航途中,返回舱落入其他国家怎么办?

先说下神舟十四号返回的几个步骤:,大气层外部自由滑行,进入大气层,回收着陆。

分制动减速这一过程非常的重要,它决定了返回舱最终落在什么位置。而在这一过程中,返回舱的静压高度控制器全程高精度判断,控制着返回舱的运行速度和运行方向。

不过静压高度控制器它不是自己在工作,整个飞回控制系统中还包括火工控制器、程序控制器以及行程开关,这些控制器之间各司其职,分工明确,全程为航天三人组精准降落保驾护航。

当返回舱逐渐接近地球大气层外部时,会以接近20倍的音速加速冲刺,直到进入返航轨道,就会卸掉动力装置,再以45度的角度自由落体进入大气层。

进入大气层之后返回舱的速度会非常的快,大约每小时2-3万公里。而高速飞行也让返回舱与空气产生剧烈摩擦,让舱体产生高达2000度的高温。

这时候返回舱看起来就像一颗巨大的等离子火球,也会产生黑障效应,简单来说就是与地面沟通的无线电讯号处于中断状态,整个返回舱完全失联。当然这个可怕的过程持续仅仅持续三分钟。

最后就是回收着陆阶段了。这时候返回舱会打开1200平方米的巨大降落伞,让返回舱从高铁速度匀速变成自行车速度。当然降落伞还不能一口气全打开,否则伞面会突然崩坏。而是先打开两个串联的小伞,再拉出一个降速伞,最后才是打开1200平方米的主伞。

而防热大底是返回舱最后的铠甲,当它距离地面1.5公里时会把防热大底抛掉,伽玛高度控制装置开始工作,对地面高度进行测量。最后当飞船返回舱距离地面1米时,返回舱底部反应堆发动机开始点火,确保航天员平稳着陆。

所以从这可以看出,神舟14号返航采用的是自由落体方式,要想对着陆点精准投放,那必然少不了一个降落公式:一条靠谱的再入轨道+良好的控制+不小的国土面积。

对此欧美的一些科学家曾经断言,我国国土面积太小,又没有全球搜救能力,因此航天飞船想要安全降落非常的困难。那么我国真的像欧美科学家所说,没有飞船自主降落能力,返回舱会降落别国吗?

答案肯定是不会。首先说在几十年前,我国一穷二白的时候,中国的第一颗返回式卫星落点偏差也只有不到500千米,到后来的嫦娥系列卫星,落差点偏差更是只有不到400米。

由此可见,飞船降落技术对于我国来说,问题不大。但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避免千万分之一的概率学风险,我们还是要建立好安全的降落系统。

此时航天器着陆场地就显得十分重要了,着陆场地必须足够开阔,其中建筑物以及树木占地面积必须要少于千分之一,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减少飞船撞坏建筑物的风险,并且搜救起来也相对容易一些。

其次航天器着陆场地还要地势平缓,不能有山区丘陵等沟壑,这是因为返回舱是类似于钟状,如果地面不够平整返回舱降落时滚动个几圈,恐怕舱内宇航员生命堪忧。

而满足以上条件的航天器着陆航有两个,一个是内蒙古四子王旗牧场,另一个就是神舟14号的主要降落点东风着陆场了。

当然除了航天器着陆场,强大的搜救能力也必不可少。当返回舱安全着陆后,舱内携带的无线电信号就会主动发出电磁波段,一方面与空中来回巡视的直升机取得联系,另一方面与地面开越野车的搜救部队进行求助,双重波段的信号保险,让三位宇航员安全回家。

最后是气象预测。有人疑惑返回舱着陆和气象有那么大关系吗?当然有。曾经苏联的联盟号飞船就因为暴风雪天气导致返回舱滚下山坡,最后掉进湖里,严重威胁到航天员的生命安全。而直升机在搜救联盟号时又遇上了大雾,导致整个搜救难度直线升级,那一次飞行降落苏联整整搜救了十二个小时,才在湖底找到返回舱,安全救回3名航天员。

所以在飞船返回之前,要全面利用气象站以及多种型号的气象雷达,对着陆场几天内的气象进行全面检测,这样才能保证返回舱安全着陆。

假如返回舱落入国外怎么办?

尽管我们对返回舱的安全着陆已经做了充分准备,但还是要考虑到特定意外的发生,比如返回舱真落到国外了怎么办。

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国在1980年加入了《营救宇航员、送回宇航员和归还发射到外层空间的物体的协定》,这个协定简称《营救协定》。

协定呼吁全力营救发生意外、遇难或者紧急降落的航天员,并且要迅速把宇航员和宇宙飞船交还给所属国,希望在平等探索和利用外太空方面,能够促进国际合作。

协定中还提到,每个缔约国发现宇宙飞船和航天员在自己管辖的公海,或者不属于任何国家管辖范畴的地方时,要尽快通知联合国秘书长,要求其立即动用所有的通信手段,全面营救宇宙飞船和宇航员。

网络讯息

十几个黑衣大个子很难阻止粉丝(肖战的粉丝很聪明)

2022-12-9 21:00:50

网络讯息

为什么吃得少,体重还是不减?

2022-12-9 21:03:29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