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有书乔木
微信,又悄悄进行了一次更新。
这次更新,新增了不少功能。
比如:支持一次发送99张图片,个人二维码能换风格,以及微信状态可展示文字说明……
但这其中,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
朋友圈可以修改可见范围。
这意味着,你过往发布的所有动态,都可以对可见范围进行随时调整。
只是大部分网友对于这个功能的反应,只有四个字——与我无关。
如果留心观察你会发现:
微信好友里有太多人,都习惯把朋友圈设置成三天可见,甚至不发朋友圈了。
事实上,我们这代人,已经渐渐退出朋友圈。
知乎热榜上有个问题: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消失在朋友圈了?有个高赞回答说:
因为你永远不知道,自己发的哪条内容会引起别人的反感。这段时间,各大高校相继开学。
表妹是大一新生,到了开学的日子,舅舅一大清早便兴高采烈地送她去学校报到。
不仅是舅舅对大学一直很向往,也是觉得表妹第一次出远门,大包小包的不方便。
当他们坐了一夜火车,风尘仆仆地赶到学校后。
舅舅忍不住发了一条朋友圈,喜滋滋地说道:
当爸的没上过大学,幸好闺女替我圆梦了!并且还配了两张照片,一张是他和表妹在学校大门下的合影,还有一张是火车票。
照片里的两个人虽然面有疲色,但都笑容满面,神采奕奕。
没想到舅舅的这个举动,却招来了某些刺耳的声音:
我还以为是啥好大学呢。
你家闺女都这么大了,还要人送?
心疼孩子,怎么不坐高铁,还坐火车?
舅舅不善言辞,又觉得那些话实在碍眼,最后眼不见心不烦,干脆关闭了朋友圈。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
出去旅游,晒几张美照,会被人说装;
收到爱人准备的礼物,秀一下恩爱,会被人嫌烦;
第一次做父母,忍不住开启刷屏晒娃模式,会被人吐槽;
就连心情不好了,在朋友圈感慨两句,还会被说是在传递负能量。
条条框框的限制,无处不在的束缚,让朋友圈似乎成了一个分享禁地。
既然无法筛查人心,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只能选择关闭了自己那颗想要分享,想要表达的心。
这也是成年人之间心照不宣的默契。
有人见不得别人比自己过得好,选择指手画脚,肆意评价。
就有人为了自己的美好不被打扰,各自为安,保持距离。
看过一句话:
成年人之间的友谊,始于初见,知于时间,葬于朋友圈。网上看过一个帖子。
一个女孩谈起自己曾经有一个从小一起长大,非常要好的朋友。
但后来因为各奔东西,两人就渐渐没了联系。
直到前段时间,她偶然在朋友圈刷到了对方要结婚的消息。
那一刻,她心里突然有种说不上来的失落:
我们曾经约好了要做彼此的伴娘,可她结婚了,我却是看了朋友圈才知道。
这句感慨,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是啊,当年去厕所都要手拉手的朋友,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渐行渐远,最后成了朋友圈的点赞之交。
我们只能从朋友圈中的偶尔分享,才能看到他们的零星日常。
尤其是在各自成家立室之后,大家都为了生活、工作各自忙碌,对于对方的近况,都是一片空白。
更多的则是,多年不见的好友突然联系,不是求赞,就是借钱。
每当看到这样的消息,心里就像落下了一块巨石,将那些美好的过往砸得支离破碎。
《巨流河》中有句话说得很好:
翻一下许久未曾打开的留言,每次都会发现:曾经说要一辈子的那些人,在我生命中只出现过一阵子。人和人之间,或许注定只能陪伴着走完一程。
当年的情深意切是真的,如今的日益生疏也是真的。
朋友圈中的迎来送往,便是人生。
有人说,成长就是一个逐渐静音的过程。
年轻的时候,总喜欢夸夸其谈,乐于分享,喜欢展示,朋友圈恨不得一天三发。
但越长大越发现,想说的话越来越少,朋友圈也渐渐没了更新。
这不一定意味着对生活失去兴趣,而是一种阅尽千帆后的蜕变。
因为越长大越明白,日子是自己的,和别人无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重心,都在埋头赶路,咬牙上坡。
正如网上的那句话:
不发朋友圈的日子,都是在努力生活。当你学会屏蔽无效社交后,你会发现你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更值得的人和事上。
音乐人彭磊曾在节目中说过,他的微信好友只留100个人,平时也没有多少时间去刷朋友圈。
一方面是为了静心创作,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孩子:
成为爸爸后,不再浪费时间和感情在无聊的事情上。
我知道孩子长大了会不需要你,所以在她需要你的时候多在一起吧。
是啊,时光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当你把自己困在一块小小的屏幕中时,不知不觉中,就会错过身边很多风景。
其实,最爱的人就在眼前,最需要你的人就在身边。
别再舍近求远去朋友圈寻找共鸣,寻找陪伴。
有时间多看看父母,和他们闲话家常;
多陪陪孩子,见证孩子的每一点进步;
多抱抱爱人,一起分担烟火人间中的琐碎平淡。
与其让自己被朋友圈束缚,蒙住双眼。
不如学会自我解绑,看清什么才是生活的重心。
点个赞,让我们留一点时间给世界,陪家人,爱自己。
往后余生,静守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