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国风指的是什么(十五国风的特点)

文学地理学关注的是地理环境与文学要素之间的各个层面的互动。自文学伊始,就与地理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个区域的水文、地貌、气候、生物等自然因素孕育出它独有的文学风格与文学形式,地理环境与地域文化共同推动着文学的产生与发展。刘勰在《文心雕龙》开篇即云:文之为德也大亦,与天地并生者。阐述的也是这一理论。

曾大兴教授曾在描述我国文学地理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时说:《诗三百》中十五国风的采集和按地域分类,可以说是最早的文学地理学实践。《诗经·国风》蕴含丰富的文学地理知识,涵括了对当时社会舆地民物、风俗百态的生动记载与地理区域的民俗描述。虽然《诗经·国风》中的诗歌地域来源比较广泛,但地理环境对文学的影响仍然有迹可循。自文学发展至今,许多文学作品中的山水不再属于纯粹的自然,而是被赋予更深一层意义的文化与情感载体,不同地区的文体、语言风格也有明显的不同之处,因此从文学地理意象中透射地域文化特征是经过长久历史积淀的、行之有效的研究方式。

一、地理位置区划与地域文学风格

《风》指十五国风,十五国以地理位置划分为五个主要区域:南区:《周南》、《召南》、《陈风》;西区:《秦风》、《豳风》;北区:《魏风》、《唐风》;中区:《郑风》、《卫风》、《邶风》、《鄘风》、《王风》、《桧风》、《曹风》;东区:《齐风》。这是仅限于地理位置层面的分法,在文学层面上来说并不完全符合。针对文学层面而言,我更赞同李旦初的观点,他以地理相近、诗风相近为划分标准,将十五国划分为:郑卫、二南、秦豳、魏唐、齐曹五个主要流派,虽然李旦初的划分方式与文学地理学观念比较符合,但他也忽视了政治因素、地形因素与诗歌本身。此外也有学者从地域风俗角度进行划分,也是值得考量的一个方面。综合考量以上观点,针对《诗经·国风》的划分应综合四方面因素:一是地理位置与地形,二是人文因素,三是政治因素,四是文本依据(即诗歌本身内容、风格),这样的方式更为合理。

依据李旦初的文学地理区域划分方式来分析《国风》所体现的文学地理学思想。首先以二南为例,二南接近南楚,位于现在的湖北附近,受楚地南方文化之浸染最明显,渭水、汶水流经此地,生产生活方式丰富,因此这一地带的诗歌大多围绕生产展开描写,主要以描写女子劳动婚恋、思夫等日常生活的情感为主,此外还有部分礼俗诗,如祝贺新婚与多子等篇目。《周南》和《召南》共有诗歌25首,其中描写女子采集活动的有10首,狩猎活动的有4首,这一地带有河流流过,因此土壤肥沃、气候湿润、物种丰富,因此人们的生活也比较丰富,诗歌中也多提及水这一意象,例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于以采蘋?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都是体现了人民傍水而生的景象。二南之地诗歌作品风格注重物色描摹刻划,多贴近现实生活,抒情风格真切,直率炽热;繁弦促节,多回旋往复之调。

魏唐之地位于今山西南部一带,朱熹在《诗集传》曾描述这一地理位置:唐风土瘠民贫,勤俭质朴,忧思深远。魏地狭窄,民俗俭啬。土地贫瘠,百姓生活困苦,的地域特征与风尚,使其讽谕现实的思想尤为突出,多为展现劳苦大众的辛勤劳动的生活或描述百姓徭役沉重、民不聊生之苦的诗歌,例如《硕鼠》、《十亩之间》、《鸨羽》等都是这类主题。自古学者称《魏》、《唐》多变风,风格呈现出质朴率直,自然朗畅的特点,多沉郁悲慨之气。

历史上的秦地最初位于甘肃天水,后随势力扩大逐渐向东扩,占据陕西一带,平王东迁后,西周王畿和豳地归秦所管辖。《汉书·地理志》描述这一地带为: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皆迫近戎狄,修习战备,高上气力,以射猎为先。《秦风》诗中多呈现出尚武精神,或描述杀伐之音,朱熹《诗集传》:秦之俗,大抵尚气概,先勇力,忘生死。以《秦风》中《车辚》、《四臷》、《小戎》为例,这几篇都是描写车马征战之事,尽显秦地人民骁勇善战之特点,又有西北地区人民的豪放之气。豳地位于今陕西旬邑、彬县一带,是周族部落的发祥地,因此诗歌多颂赞周公或反映周地文化。《豳风》中有描写豳地的农家生活与劳动的情景的诗篇,也有两篇是描写战争的,豳地民风淳朴,诗歌多反映现实生活。因此秦豳之地的诗歌语言清新朴素,简洁自然,诗风刚毅健朗,没有过多的修饰。

位于中原地区的齐曹之地的诗歌则带有很鲜明的政治生活色彩。齐地位于今山东省中北部,曹地在今山东西南菏泽、定陶、曹县一带,这一地带位于政治中心辐射区域,因此诗歌多是劝谏君王或慨叹人生为主题,其中《曹风》四篇以及《齐风》中除去《著》这一篇之外,均为规劝君主或借古讽今之作,多讽刺、揭露性的诗篇,刺王室之衰或刺君主之淫,体现了文人与百姓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

此外还需单独说明郑卫之地,《汉书·地理志》曾记述:卫地有桑间濮上之阻,男女亦亟聚会,声色生焉,故俗称郑卫之音。郑卫之地士农工商贾云集,交通便利,百姓和乐,文化心态以及文风相对开放,娱乐形式多样,男女交往自由,相与咏歌,大多直言其情,因此文学风格呈现出多样性特点,《郑风·出其东门》与《卫风·木瓜》都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在十五国中虽然中部地区同属平原,但位于周朝国都地区产生的《王风》显然不同于相邻地区的诗歌风格,这就体现了政治区域划分对文学的影响问题。

二、地理环境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针对以上地理区域与文学风格的比较,可以总结出一个地理规律:关中平原和山东西部冲积平原是这个地带的两个端点,是当时最富庶的地区,亦是两个经济、文化发达的中心。同时那一时期的人们依水生活,文化也多兴起于河流流域,例如二南地区因位于河流附近,文学形式、人民生活也会更丰富一些;我们还可以发现《诗经·国风》中的作品内容宽泛、文学形式多样,这也体现出当时政治环境宽松,言论环境自由的特点,同时不论哪一地理区域产生的诗歌,仿佛都离不开劳动、离不开生产,《诗经·国风》中的诗歌的共性特点就是带有农业生产的烙印。因此这样的关系大致就是:地形影响着人类劳动形式,劳动给文学创作提供素材。这给古代文学地理学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文学依据,由此可见《诗经》对于文学地理学的开拓性贡献。

通过以上对《诗经·国风》的地理区域与文学风格进行划分与阐述,似乎可以发现一个问题:对于历史上较早的时期来说,在经济、文化、交通相对不发达、不统一的情况下,单纯以地理区域划分文学区域的方式是不适用的。于商周时期来说,人类尚处于历史进程的初级阶段,生产手段、工具还相对初始与落后,一段山脉、一条河流足以分割出两种完全不同的风俗文化与文学形式,地形也影响着语言、物产、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宗教习惯、文学创作风格等,《晏子春秋·问上》曾说:百里而异习,千里而异俗。,因此要想针对这一时期的文学进行地理区域的划分,还需综合考虑历史遗留问题、发展侧重点问题、地形问题、民风问题等。文学风格是一种综合性的体现,综合的反映着时代问题与地理环境问题。

网络讯息

包菜饼的做法(包菜饼的做法大全)

2022-12-8 15:18:21

网络讯息

怎么确认自己患抑郁症(如何知道自己是否得了抑郁)

2022-12-8 15:19:32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