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元大都遗址位于现在哪里

元大都是元朝统一全国后规划设计的新都,是我国古城规划的经典之作。史料记载1260年忽必烈登基之后,以元上都为都城,但是上都位置偏北,对控制中原不利,决定把迁都至燕京地区。燕京地区当时尚有金中都故城,然而此城历经金朝末年的战争,其城内宫殿多被拆毁或失火焚毁,而且其城市供水来源——莲花河水系已经出现水量不足的情况,无法满足都城日常生活所需用水。

至元四年(1267年),开始了新宫殿和都城的兴建工作,由中书省官员刘秉忠为营建都城的总负责人,阿拉伯人也黑迭儿负责设计新宫殿,郭守敬担任都水监,修治元大都至通州的运河,并以京郊西北各泉作为通惠河上游水源。到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时,大都的大内宫殿、宫城城墙、官署以及都城城墙、金水河、钟鼓楼、大护国仁王寺、大圣寿万安寺等重要建筑陆续竣工,之后在陆续十年中,有40至50万居民自金中都故城迁入大都。此时期还陆续完成了宫内各处便殿、社稷坛、通惠河河道、漕粮仓库等建筑工程。元大都的营建工作至此基本完毕。

元大都始建于公元1267年,毁于公元1368年,总面积超过50平方公里,在当时是世界最大的都城,后来明朝朱棣修建紫禁城,就是以元大都为基础。元大都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7600米,东西宽约6700米,面积约50余平方公里,相当于唐长安城面积的五分之三。考古发掘证实,大都中轴线上的大街宽度为28米,其他主要街道宽度为25米,小街宽度为大街的一半,火巷(胡同)宽度大致是小街的一半也就是7米。城墙用土夯筑而成,外表覆以苇帘。由于城市轮廓方整,街道砥直规则,使城市格局显得格外壮观。辟十一门,南、东、西三面各三门,北面二门,被附会为哪吒三头六臂两足。

元大都南城垣在今东、西长安街稍南,今北京建国门附近的古天文台既是东南角;东、西城垣即明清北京内城的东、西垣,北城垣在今安定门小关和德胜门小关一线;北城垣迄今犹残存。城墙用夯土筑成,基部宽达24米。皇城位于城南部,宫城偏在皇城东部。宫城的南门约在今故宫太和殿的位置上。元大都的中轴线与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相沿未改。明、清两代主要是改建宫城和皇城,对全城的街道系统未作大的改变,使元代规划的街道得以保存。现在北京内城东西长安街以北的街道基本上是元大都的旧街。能有七百年前的街道遗迹保存在现代化大城市的中心,在世界上是罕见的,足以使国人为之骄傲,也应该是我们倍加珍惜的。

元大都规划最有特色之处是以水面为中心来确定城市的格局,以金的离宫今北海公园为中心重建新城,这可能和蒙古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传统习惯与深层意识有关。元朝水利专家郭守敬改用京北和京西众多泉水汇集于高梁河,再经海子而注入漕渠,曾一度使江南的粮食与物资直达大都城中,因而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嘉奖。《马可·波罗游记》述云:全城的设计都用直线规划。大体上,所有街道全是笔直走向,直达城根。一个人若登城站在城门上,朝正前方远望,便可看见对面城墙的城门。城内公共街道两侧,有各种各样的商店和货摊……整个城市按四方形布置,如同一块棋盘。可见元大都当时的壮观场景。

刘秉忠在规划元大都时,所有的街道都设计得正南正北,正东正西,横平竖直,循规蹈矩,如棋盘般规整。但在什刹海畔却遇到了难题。什刹海碧波荡漾,从西北向东南斜卧在元大都大内的北部。运筹帷幄、学识渊博的刘秉忠不愧是规划大师,他在统观全局后在这里做了变通,在什刹海北岸重重地画下了一笔斜线,顺着水域的走势,依着漕运码头建设了一条斜街。斜街建成后成为元大都最繁华的街市,与鼓楼前后的市场连成一片,成为面朝后市中的后市。沿街酒楼、歌台、茶肆林立连绵不断,京城各色人等纷至沓来,摩肩接踵,车辆熙来攘往,好不热闹。

据史书记载,斜街的北边曾建有金兀术的宫殿,元代是翰林国史院。街两旁建有众多寺庙:万寿弥陀寺、佑圣寺、瑞应寺、广仁寺、寿明寺、真武庙、果子观……。七百多年过去了,这条斜街现在称为鼓楼西大街。街的西北头连着德胜门内大街,东南端连着鼓楼,虽然什刹海水面变小了,它不再临水,但依然伴着湖岸的走势,从西北斜向东南走向始终未变。

如今北京还有少量元大都的古迹遗存,包括白塔寺、居庸关云台、元大都土城遗址等。元代皇宫在明初被拆毁,为了镇压王气,明代皇帝甚至在延春阁上堆土成山,就是今天的景山。元大都皇宫给今天故宫留下的另一个影响,就是中轴线。从地图上看,故宫的中轴线并非正南正北,而是微微偏西。这个是元代故意设计的,中轴线的北端不是钟楼,而是260公里外的元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元朝是两都制,所以大都的中轴线对着上都,后来明清沿用了这条中轴线,直到今天。

旧鼓楼大街与鼓楼西大街,是刘秉忠奉忽必烈之命规划大都时,按照《周礼·考工记》中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理想要求设计规划出来的。几百年来,它的走向、宽度基本没有变,是元大都街道的重要历史遗存。在这两条老街之间有多条同样古老的胡同、庙宇、民居。现在的旧鼓楼大街上并没有鼓楼。现鼓楼的位置在街的南口东侧百余米。然而在元代,鼓楼恰在街的南口。元代的鼓楼称齐政楼,形制与现鼓楼相似,后塌毁。明永乐年间迁都北京后,明代的鼓楼建在了元代鼓楼的东侧。旧鼓楼大街虽在元代已成街,但街名始见于清乾隆《京城全图》,称药王庙,因在街的北端路西有一座药王庙而得名。清末分为两段,以大石桥胡同东口为界,北段称北药王庙,南段因曾有元代鼓楼,而相对于明代鼓楼已是旧鼓楼,因而称旧鼓楼大街。1965年南北两段合并,统称旧鼓楼大街。

元大都土城现存北段、西段城墙遗迹,以及护城河(小月河)。现被开辟为元大都遗址公园,公园每年四月份因护城河两侧种满了海棠而呈现出海棠花溪的景致,非常漂亮。肃清门瓮城土墙南半部遗迹也清晰可见。元大都位于金中都旧城东北。其城郭残垣,在蓟门桥西南、中国政法大学东门与北京邮电大学西门之间,仍可以看见,并设有标志元大都城墙遗址。德胜门外,有一处名叫土城关的地方,即为元代健德门遗址。

随着岁月的流逝,过往已成烟云,历史仍在书中或电视剧中演绎着,唯有残存的建筑痕迹留给我们去探寻,这也算是与历史的一次对话吧。

网络讯息

换命真相一共多少集(被借运换命的表现)

2022-12-8 13:33:53

网络讯息

介绍立冬节气(立冬节气的由来)

2022-12-8 13:35:04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