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起源的故事》
作者:(美)大卫·赖克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译者:叶凯雄/胡正飞
版本:2019年6月1日
【作者简介】
大卫·赖克( David Reich)
哈佛大学医学院遗传学系教授,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古人类DNA领域的世界级领跑者。2015年,大卫·赖克因率先通过大规模测序和分析远古人类的基因组数据来揭示人类历史,被《自然》杂志评为年度十大人物之一。大卫·赖克还曾获荣奖金达百万美元的丹·大卫奖、美国科学促进会的纽科姆·克利夫兰奖、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分子生物学奖等多项殊荣。
致敬辞
对人类起源问题的探究史,几乎与人类文明发展史等长,由此诞生的宗教、神话、科学、考古构成蔚为大观的人类起源故事。随着对古人类DNA研究的突破,人类起源和演化史正在被重写,《人类起源的故事》正是该领域的奠基之作,它通过对古人类DNA的研究考察探索世界各地区人群的演变史,并揭示出混血融合才是人类演化的主旋律。
我们致敬《人类起源的故事》,它深入浅出地展示了当下古人类DNA研究的最新成果,找到现代人与其他早期智人的混血证据,并描绘出一幅数十万年的人类起源、迁徙、演化和混合的宏大地图。我们致敬作者大卫·赖克,他以科学的实证和人文的情怀,破解了种族神话臆想的纯种传说,并直言不讳地批评了那些试图将人群间差异种族化的谬论。
答谢辞
获悉我的新书入选2019新京报年度推荐榜,我深感荣幸!
作为一名科学家,当我集中于古DNA研究时,很多人都建议我写本书,都被我以科研工作忙为由给拒绝了。后来,我逐渐意识到,需要有一本书来帮助人们理解古DNA的科学发现,因为,报纸杂志上关于这个主题的文章已无法满足大众读者的需要。
我的妻子尤金妮·赖克对我的写作帮助很大。她帮我找到了一种基调,让这本书变得通俗易懂。随后,我用3年时间完成了这本书的写作。有时,我在凌晨3点起床,这样写作就不容易被打扰。有时,我又会集中一段时间专心写作。毫无疑问,写作有时会分散我对科学的专注力,但也有好处,比如,它能帮我从宏观角度看待什么是最重要的。
古DNA革命给我们上的最重要一课,就是当今世界上几乎所有人都是混血儿。10万年前,世界各地生活着多个古人类人群,他们并没有全部灭绝,而是相互融合,并与我们的祖先融合。
最后,感谢各位书评专家的厚爱,谢谢!
这本书
没有人是‘纯种’的
新京报:你觉得《人类起源的故事》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意味着什么?
大卫·赖克:对我来说,古DNA研究最重要的发现是——今天的人类都是由不断混血融合而成的,没有人是纯种的。我在书中不断在强调这个结论。
在古DNA研究诞生之前,如今生活在欧洲、南亚、东亚、东非或其他地方的人们,都倾向于相信他们与他们几万年前的祖先一样,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一开始,人们希望能通过古DNA研究来证明他们这个信念,但是,古DNA研究发现,现代人都是由一波波迁徙浪潮所导致的混血融合而形成的。
因此,从人类演化的角度来看,非裔美国人和拉丁裔美国人在历史上并不罕见。他们不过是人类演化史上最新由迁徙导致的混血群体。人类演化史的主旋律就是混血融合。
有些人会认为自己属于某一个纯种的种族。但是,他们仅需要回到五千年前,就会发现,他们所属的群族的祖先,其实是由不同人群混血融合的群体——这包括中国的汉族,也包括欧洲人和南亚人。古DNA研究的成果告诉我们,我们都是互相联系着的。
新京报:《人类起源的故事》在中国非常受欢迎,但有中国读者发现,书里对东亚部分的描述较少。
大卫·赖克:在我写这本书的时候,东亚那章是我写起来最困难的一章。所以,我最后才动笔写东亚那章。这是因为东亚地区是研究人员们收集到的古人类基因组和现代东亚人基因组最少的地区。
当然,现在一切都正在改变。我期待着未来能够在东亚找到许多令人兴奋的发现,这使我们能深入了解东亚人群的演变史。中国现在有了几个出色的古DNA研究专家,并建立了实验室——这其中包括我的学生付巧妹和王传超。此外,在中国,许多地方妥善保存了数以千计的古人类残骸。因此,我可以明确地表示,未来三年内,中国的古DNA研究的成果将会有爆炸性增长,这将改变我们对东亚人类演化史的认知。
这个人
意外让我成为一名遗传学家
新京报:你为何选择成为一名遗传学家?你的遗传学研究一开始关注致病基因组,后来为何转向古人类DNA的研究?
大卫·赖克:我成为一名遗传学家是由于一个意外。我本科的学位是物理学。我还辅修了社会学。我当时觉得,我研究生会读物理专业。
在本科毕业后,我得到了去牛津大学读书的机会,并在牛津大学再读了一次本科。这次我学的专业是生物化学。我没有完成这个学位,但我在牛津大学的一个实验室里获得了一份工作,这个实验室致力于通过基因来研究人类演化的历史。一开始,我不过是想在那个实验室里获得一些短期的研究经验——这样可以让我的简历更有竞争性。等到我回美国时,我可以用这份简历来申请医学院。但是,那份工作对我来说特别不错,工作内容还激发了我的兴趣。因为那份工作结合了我对科学和人文的爱好。于是,我读了这个方向的博士。
在我拿到博士学位后,我再去哈佛大学医学院读书。我在哈佛大学只读了两年,也没有完成学位。但我获得了在哈佛大学一个实验室里工作的机会,我用我在牛津大学学到的技术,去寻找致病基因组。2003年,在我获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后,我开始在哈佛大学的遗传学系教书。因此,一开始我的研究领域是致病基因组。到2007年,我的研究领域才有机会越来越转向人类演化史,也就是我今天研究的领域。
这一年
希望能连接科学与大众
新京报:《人类起源的故事》在你的生命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你如何看待它所得到的褒奖?
大卫·赖克:对我来说,写这本书是一个奇特的体验。因为很少有科学家会写这样的著作。在学术体制里,我们并不会因写这样的书而受到鼓励。
然而,我觉得这本书对我来说很重要。因为它集合了我在古DNA领域的所有发现。其实,许多非专业人士都想知道,我这些发现的意义何在。古DNA研究的发现,挑战了人类在人类学、语言学、社会学、考古学和历史学上很多习以为常的理论——但是这些学科的学者们,很难去评判一位古DNA研究专家所写论文的质量,因为我们所写的科学论文的细节、术语太多。而对古DNA研究的新闻报道又太过于简单了。所以,我们需要这样一本书,既能保证知识上的严谨,又深入浅出。我也感觉到大众对古DNA研究的发现会感兴趣,所以我写了这本书,并希望这本书能成为科学界和大众之间的桥梁。
采写/新京报记者 徐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