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条「孩子空腹吃荔枝导致死亡」的消息,引起了不少人的恐慌。
小卫士自己也空腹吃过,没事啊!
这又是新的谣言吗?
一起来看看!
到底有没有荔枝病呢?
校医
李老师
确实有荔枝病一说,指的是某些人在大量吃荔枝后,会出现昏迷、低血糖等现象,如果救治不及时会危及生命。
那我们以后还敢不敢吃荔枝了啊?
也不用太紧张,荔枝病有几个关键因素:某些人、空腹、大量进食、救治不及时。
例如网络文章提到的10例死亡,其实来源于一篇发表在2000年的临床分析论文。
从论文中我们可以了解到:
71例均来自荔枝种植收购地区的小孩,跟随父母工作可以接触到大量荔枝,每天进食1~2千克,且1~2天几乎没有吃饭,由于部分患儿发病早期未能及时得到救治最终导致了10例死亡。
这些空腹、大量的程度,我们日常生活中其实是很难达到的。
我们平时确实吃不到那么多,也不会那么久不吃饭。
但是,荔枝明明很甜,说明糖分不低,为什么还会导致低血糖啊?
荔枝导致低血糖,正是大众和学界一直在关注的问题。
以目前较为权威的解释是,在未成熟的荔枝中,含有较高浓度的降血糖素A(也叫次甘氨酸A),其在体内经过一些列反应,造成血糖代谢障碍,进而引起低血糖性脑病,具体表现为头晕、乏力、出汗、面色苍白、肢冷,甚至昏迷、抽搐、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也就是所谓的荔枝病了。
原来如此!降血糖素A的危害这么大啊!
校医李老师
降血糖素A只是荔枝病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因素,要防止荔枝病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防御措施:
1、不吃未成熟的荔枝
市场上成熟的荔枝一般是红色或暗红色,绿色或半绿半红的往往没有完全成熟。
2、避免儿童接触未成熟荔枝
儿童的大脑发育迅速,能量需求高,而血糖平衡能力较弱,发生低血糖时更危险。所以家长朋友要多留心一些。
3、不空腹吃荔枝
吃荔枝的同时或前后,最好也吃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米饭、面条、粥、馒头等。
4、不贪食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天水果200~300g,如果按200g为总量,每颗荔枝30g(较大),考虑荔枝73%的可食部比例,算下来成人每天大约9颗荔枝足以,儿童最好再少吃一些。
5、及时纠正低血糖
一旦出现低血糖症状如头晕、出汗、心慌等,应立即摄入易消化的淀粉类食物如米饭、面条、粥、馒头等。
6、及时就医
长时间低血糖会造成脑部不可逆的损伤,年龄越小,对脑功能损伤更明显,病情越重,死亡率越高。
看来荔枝病虽然严重,但只要多加注意,我们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另外朋友圈有时会流传一些药水泡荔枝的视频,那又是怎么回事呢?
荔枝属于热带水果,在运往全国各地的途中很容易坏,所以需要保鲜。
一些视频里的药水其实就是常用的保鲜剂,如抑霉唑、咪鲜胺、特克多等杀菌保鲜剂,很容易洗掉,而且毒性很低,不会产生毒荔枝的。
之前听司机朋友说吃了荔枝会被交警测出酒驾,请问这事是真的吗?
由于荔枝糖分很高,成熟的荔枝在储运中可能会因发酵而产生酒精,吃过之后口腔中会有残留有少量的酒精。
如果正巧吃了很多发酵的荔枝,这时候吹气,酒精含量有可能超标。但吃成熟荔枝摄入的酒精量很少,而且主要在口腔中,过几分钟再吹就不会超标了。
一直都听说荔枝吃多了容易上火,流鼻血、口腔炎症、长痘痘的都有,请问我们该怎么办呢?
上火是个抽象的概念,全身上下很多症状都可以描述为上火。
流鼻血可能和荔枝关系不大,但如果说吃了荔枝导致口腔炎症、长痘痘,那主要还是因为荔枝的糖分太高了。
高糖分会使痘痘变得更严重,另外,高糖分还会让口腔处于高渗状态,让人感到口干舌燥甚至引起口腔炎症。
因此吃了荔枝后,要注意即使漱口刷牙,防止上火。
荔枝病不可怕,做到以下几点即可避免:
1、不吃未成熟的荔枝
2、避免儿童接触未成熟荔枝
3、不空腹吃荔枝
4、不贪食
5、及时纠正低血糖
6、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