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什么时候开始的(计划生育正式执行时间)

2015年10月,经过国家卫计委呈报的数据,为了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中央委员会决定正式开放全面二胎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到了2021年5月,在优生优育政策的前提下,国家再一次开放了三胎政策,为了保持我国人力资源充沛。

而在十几年前,中国各地都还在盛行着一个词——超生,也就是一个家庭生了太多孩子,超过了政府规定,这是要罚款的。

当时不少人为了逃避,想出了上黑户口等各种各样的办法,这一切都源于当初的计划生育方针。

提出这一方案的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和人口学家马寅初,他生于清朝末年,曾留学美国,是在经济、教育等方面颇有建树的大学者,为新中国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在那个尚且落后的年代,计划生育论一经提出,立刻引起了滔天波澜,马寅初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无数人的围攻和责难。

而他提倡只生一胎,自己却有着一妻一妾,生的孩子多达八个的问题更是引人诟病异常。

在当时,这个问题直接引发了一场空前的论战,最终马寅初还因此被免除了北京大学校长的职务,直到1979年才被国家正式平反。

那么这个被称作计生教父的男人究竟经历了怎样的风暴?他是怎么想出计划生育的?计划生育又究竟是否对国家有推动作用呢?

马寅初,1882年也就是晚清光绪八年出生于浙江嵊县,他的家境可以说相当不错,父亲是当地的一名富商,十分阔绰,母亲也是一位大家闺秀。

所以马寅初从小的成长环境很好,受到的教育也很优良,而且他是个比较少见的天生爱好读书的人,那时的家族观念很重,父亲自然是希望儿子能够继承家业做一名出色的商人。

但马寅初的心思都在学习上,他和家里人因为观念不合闹了好多次冲突,最终看到他意志如此坚定,父母最终还是没有强迫他。

当时国内已经趋于混乱,在教育等各方面普遍处于极其落后的状况,有钱的富家都会把子女送往西方留学,马寅初也不例外。

不过他依仗的还不是富裕的家庭,他以优异的成绩一直升入当时国内最好的学府之一天津北洋大学,然后又以代表的身份被清政府送往美国公派留学。

此后他便在美国潜心进修了十年,先后在美国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等名校就读,发表了多篇论文,成就很高,陆续拿到了经济学的硕士、博士学位。

以他的实力,如果选择继续留在美国,既能避开国内混乱危险的时局,也能拥有安逸、美好的生活,前途一片光明,可是大洋彼岸的祖国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学成的马寅初毅然带着一身本领回到了国内。

当时适逢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正在广招贤才,以马寅初之才当然也受到了大力邀请,他二话不说便同意去北大教书,成了一名经济系的教授,想要为中国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人才。

那会儿中国根本没人懂什么叫经济学,马寅初的学位又非常高,所以受到的待遇也极高,不久后便升任了经济系的教授,后来又做了北大的第一任教务长,他去上课都不像别的老师一样坐黄包车,而是有中国银行的专车接送。

当时的外部环境是非常糟糕的,各路军阀混战、战火连天,像马寅初这样的留洋顶尖人才是各方所拉拢的对象,但他坚决不为任何反动派做事,也不干涉政治,只老老实实教自己的书。

但在重要问题面前,马寅初却不退缩,五四运动爆发时他也和愤慨的学生们一样,发文抨击政府的软弱无能,虽然因此遭到了清算,也绝不低头。

直到中华民国正式成立,马寅初便受邀进入政府担任了府立法院经济委

员会委员长、财政委员会委员长,同时也在为教育事业积极奔走。

但原本一片大好的革命形势却因为蒋介石的无耻叛变而破灭,马寅初身在国民政府内部,却依旧十分愤怒,可他毕竟不愿过多接触政治问题,也无可奈何。

直到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军的铁蹄瞬间让我东三省全部沦陷,但国民党却依旧在大把捞钱,然后把应该抗日的资金都拿去后方剿共。

这让马寅忍无可忍,公开发表声明指责蒋介石的无良行径以及国民党内孔祥熙等高官的贪腐问题。

孔祥熙

到了抗战结束以后,国民党反动派的气焰更为嚣张,他们公然撕毁合约,向共产党解放区发动进攻,同时还派遣大量特务人员搞破坏、搞暗杀,闻一多、李公朴等烈士相继惨遭杀害。

马寅初再一次出奇地愤怒了,当时和共产党稍微走得近一些就有可能被盯上,而他竟然公开跑到南京的多所高校内举行批判蒋介石和国民政府弊端的演讲。

不过这样做自然逃不开被特务抓捕的下场,不过由于他的地位高、背景硬,也曾在政府内任职,所以蒋介石也实在奈何不了他,只能软禁起来,这一关就是好几年的时间。

直到1948年,国民党在战场上颓势尽显,经过友人、家人和中共的多方协助,马寅初被营救出来送往香港,一年后奔赴北京,参与新中国的组建工作。

在这个全新的政府当中,才高名盛的马寅初被委以重任,他先后担任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央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任等多项重要职务,在政府之外,他还是曾是浙江大学、北京大学的校长。

在建国后的漫长时间里,马寅初为国家的经济、教育领域作出了极为突出的贡献。

众所周知,我国每十年就会进行一次人口普查,政府工作人员会挨家挨户上门登记资料,而第一次普查的时间正是在1953年。

此时距离建国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战争结束后,整个国家的各方面状态都有了巨大的提升和恢复。

但也正因如此,普查得出的数据报告中隐藏着许多重要问题,而时任北大校长的马寅初很快就发现了这一点。

正所谓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在战争年代,人命如草芥,死于打仗、饥荒的人不计其数,但现在天下太平,家家户户都能填饱肚子,日子也稳定了,在生育问题上一下就放开了。

建国初期还好一点,到后来,全国的人口增长率一度达到了20%,个别地区省份还要更高。

马寅初立即开始了在各地的亲身走访调查,把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和普查的数据一对比,发现如果按照这样下去,只要几十年的工夫,中国的人口就会达到一个几乎可怕的数字,就算国家再富裕,恐怕连饭也吃不上,房子也没得住了。

这个问题非常严重,马寅初非常重视,他花费了很多的时间精力,就此事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理论,命名为新人口论,其中主要观点便是控制人口增长,实施计划生育。

随后他便把这套理论推给了国家,希望政府能注意到这些情况并采纳他的方案。

不过要知道,当时的中国,思想上仍然较为落后,尤其是在民间关于对生育问题的看法上,可以说和封建时代几乎没什么差别,多子多福、儿孙满堂、女人屁股大好生养这些说法无一不是对生育的推崇。

这种对传宗接代思想的影响已经持续了千年,在人们的脑海中根深蒂固,一时间是万万难以改变的。

所以在当时,马寅初的说法被公开后,立即在学界和社会各界引发了轩然大波,各种口诛笔伐纷至沓来。

当时的国家环境复杂,中央领导人很欣赏他的研究成果,但还是不得不劝他先服个软、道个歉。

可是面对恐怖反动派都绝不起头的马寅初此时哪里肯作让步,他觉得自己的理论是对的,所以怎么也不松口。

直到1971年时,国务院就以当年的《新人口论》为基础,首次拟出了准《关于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报告》文件,已经把控制人口的工作正式提上了日程。

到了1979年,马寅初被重新聘请他为北京大学的名誉校长,毕竟他此时已经97岁高龄,也无法主持实际工作了。

三年后,也就是1982年的5月,马寅初大师安然闭上了双眼,在北京逝世,在他的身后,仅过了三个月,计划生育被作为未来的基本国策推向全国实施。

马寅初的身上发生过太多争论。计划生育,远不止是眼前少生几个孩子的问题,它关乎到整个国家在各个方面未来的发展,在国家发展进步较慢的情况下,如果人口增长太快,会让社会资源迅速枯竭,甚至导致崩溃。

而当时的中国积穷积弱,想要实现快速崛起,赶超其他国家,就必须要控制人口数量,人口太多会导致粮食紧张,田地都要拿去种粮食,就没办把经济搞起来。

即便以现在来看,马寅初当时的理论仍然是极其超前的,比如过去的女子可能十三四岁就要出阁嫁人了,而计划生育中的一环便是推迟男女法定结婚年龄,再比如过去中国的避孕环境极差,新生儿死亡率很高。

马寅初提倡普及全民避孕、反对女子流产,这些都大大冲击了旧社会残留下来的一些极其不好的观念,如今看来依旧不过时,是非常超前的思想。

而有关马寅初自己一妻一妾育有八个孩子的问题,其实更是无稽之谈,因为马寅初的正妻名为张团,是在他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父母喊回来,然后勒令他娶进门的,两人婚后生的第一个男孩夭折了,后面生了好几个都是女儿。

马寅初的父母长期因为没有儿子的问题向他施压,万般无奈下他才只能让家里人又给自己安排了一房小妾,总共有了八个孩子。

要知道,他出生于清末,彼时还是封建社会,纳妾既合法又稀松平常,以他的家境和地位,纳个五六房小妾都不足为奇。

而他的最后一个孩子出生于1925年,离新中国成立都还差了十万八千里,更别提后来的计划生育了。

所以他提出要少生,和他自己有几个孩子根本没有什么关联,更不构成反面例子。

一切政策都是按照实际环境来的,如今废除计划生育、当初实行计划生育都是如此,而马寅初的理论,的的确确有极大的远见,这一方案的成功落实,对于我国后来的社会经济发展、资源平衡、国家稳定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马寅初宁可背负着整个社会施加而来的压力,也勇于、愿意为国家的未来谋福祉、讲真话,这一精神已经十分难能可贵,他是一位当之无愧的大师。

网络讯息

比亚迪汉dm2022款售价(比亚迪汉dm多少钱落地)

2022-12-4 18:27:05

网络讯息

汉字的演变过程图画(汉字的演变过程顺序)

2022-12-4 18:28:18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