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坟上香的正确方法(上坟能不能烧一捆香)

祭祀是古代蒙古族社会生活中的大事。蒙古族世代生活在大草原上,其祭敖包、祭天、祭祖、祭火、祭祀成吉思汗、祭苏勒德与禄马等风俗,充分体现了游牧民族的民族特点及其长期信仰萨满教、佛教,深受汉、藏习俗影响的文化特征。祭祀风俗是建立在一定经济、政治基础上的文化现象,蒙古族诸祭祖风俗的形成、演变,正是其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发展、变化的反映。

敖包祭祀

敖包祭祀是最能体现蒙古族特点的祭祀活动,敖包作为蒙古民族文化的代表形式之一,在媒体的传播下已达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程度。一首《敖包相会》的蒙古民歌,更是将敖包文化达到登峰造极的宣传热度,红透大江南北。在无际的草原上,时时会看到用大小石块累积起来的巨大石堆,上插有柳枝,此谓神树,神树上插有五颜六色的神幡。巨大的石堆矗立在草原上,鲜艳的神幡如手臂般召唤着远方的牧人,这就是敖包。

祭敖包:敖包,又称鄂博、脑包、堆子、石堆、鼓包。指的是在自己游牧的区域内,选择一个幽静的地方,用石头堆起的圆形堆,它是蒙古族的重要祭祀物体。

《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九》云:鄂博随在皆有——其形圆,其顶尖,矗立方角蒙經旗,其上下则埋哈达一方,粮食五种,银数钱,每年比一祭。阮葵生《蒙古吉林风土记》云:垒石象山 ,悬帛以致祷,报赛则植木表,谓之‘鄂博’,过者无敢犯。敖包在蒙古牧人看来是神圣之所在,在古代,蒙古人把一切万物都看作神灵来崇拜,从而也崇拜山川及大地的其他各部分或掌管这些部分的神灵。这种圣地可以分成共同的和个别的两类。个别的圣地就是敖包。这种圣地也是各家族在自己的领地建起来的假山。蒙古族祭祀敖包并崇拜有加,大概缘于古代的祭圣山。祭圣山又与成吉思汗时代不无关系。据《蒙古秘史》记载:成吉思汗在早期被蔑尔乞特人追赶时,藏在不罕山里蔑尔乞特人绕山三圈没有抓住成吉思汗。蔑尔乞特人远去,成吉思汗下山后说:不罕山掩护了我,保住了我的性命,我将每天祭祀,每日祝祷,让我的子孙都知道这件事。说完,即挂其带于颈,悬其冠于腕,以 手椎膺,对日九拜,酒奠而祷。元代,忽必烈曾制典,封建皇帝与蒙古诸王,每年必须致祭名山大川。由于有的地方没有山或离山较远,群众就垒石像山,视之为神(见《蒙古风记》)。这种山只是像山,不是自然的山,是人用石头或土堆起来,所以蒙古语称敖包。

祭敖包起初是蒙古民族萨满教隆重的祭祀之一,敖包的建立和祭祀,在当时比较简单。由萨满宣布,所谓的村落保护神选择某一座山或丘陵,作为自己的所在地。

人们就在这个地方用土或石头建成堆子,举行若干圣化仪式,就算建成了敖包。这是一种土殿堂,每年一定时期,附近居民到这里来祭祀地方神,祈祷牲畜发展,人丁兴旺。礼毕,人们围坐在一起,喝马奶酒、吃羊肉、奶食等,并举行赛马、射箭、摔跤等三项文体活动。喇嘛教传入蒙古地区后,敖包和其他民间宗教风俗一样,发生了一些变化,但仍保存下来了。不管新宗教思想怎样传播,还是不了人民对敖包的崇拜和祭祀。因为这是一种传统的民间祭祀活动。于是喇嘛们利用敖包的形式,加进了一些佛教的内容,使敖包成为喇嘛教们活动的组成部分。如写一些祭敖包的经文等。在佛教影响下敖包的建筑形式和圣化仪式也增添了很多佛教色彩。敖包本身也由过去的单个体变成了具有多层建筑的群体。最典型的是中央敖包两边分别建有六个小敖包的十三敖包。这十三个敖包相当于须弥山,其余十二个小敖包是十二提布,相当于世界的各个部分。祈祷和祭祀的对象也不同于原始意义上的地方保护神,它既是水栖陵居的住处,也是向蒙藏地方一切神灵的祈祷和祭祀。敖包的装饰也发生了变化。多层建筑的敖包每层都有一定的附属品和装饰品,各种野兽或鸟类的画像,还是挂各色布条。敖包中间植树丛,中央立杆为柱,顶安嘎如迪(凤鸟),加上印有经文的风马图幡,或按照古俗,在敖包两边竖立弓、矢、剑、长矛等兵器。

建敖包的地方多选择明快、雄伟且水草丰美的高山丘陵。敖包均有名称,其名大部分以所在之山名或地名定。有人说,敖包是蒙古人祖先坟堆的象征,也就是说敖包是蒙古人的祖坟堆。这个说法很有趣,但却是不正确的。其实敖包在蒙古族萨满教观念里乃是神灵所居和享祭之地。不是埋祖宗的坟堆。据《蒙古秘史》记载,蒙古人安葬祖先的地方不叫敖包而叫也可嘎扎日,也就是祖茔地或祭祀祖先之地。如今的乌珠穆沁旗蒙古人仍保留着也可嘎扎日这个称呼。蒙古族祭敖包是很真诚的,按照习惯,平时,每次经过敖包,都要口念:俺、嘛、呢、叭、咪、哄六字真言,向敖包上投石3枚,以敬三宝。有的还献上钱财,供以酒肉,有的剪下马鬓、马尾系在敖包顶的幡杆上。住在敖包附近的牧民,挤完奶或早晨喝第一杯茶之前,要朝敖包的方向洒几点奶或茶,以表示敬意。

旧时,蒙古族祭敖包的仪式,一般在每年农历五月至七月间举行。一般为一个旗、一个苏木独祭,也有几个苏木、几个旗联合祭祀的敖包。届时,敖包附近设置无数临时蒙古包,远近牧民皆全家以赴。喇嘛传入后,把萨满教的杀生祭改为果祭,一般人家搭的临时蒙古包内也挂佛像,摆牛羊肉及奶食和酒类供品,并焚香点烛。正式举行祭祀仪式时,活佛或有高位的喇嘛带领众多喇嘛绕敖包颂经,群众随行(此时妇女不能参加)。祭敖包时还要取所谓阿尔山(即圣水),并用这圣水洒注畜群。祭祀仪式结束后,开始娱乐。按照民间风俗有赛马、射箭、摔跤和宴会,同时,开展贸易活动。后娱乐项目不断增加,男女均可参加,称敖包乃日(乃日,蒙古语,意为盛会),并逐渐变成传统的那达慕大会。

现代祭敖包的时间一般选择在水草旺盛的六七月份,也有的选在春秋吉日。祭祀之前,先要对敖包进行维修和装饰,在敖包上插上白布旗帜,上书经文,然后在正南方向放一木桌,将烹熟的牛羊肉或鲜果品供于其上。当民众聚齐之后,大喇嘛开始诵经,坐在两旁的小喇嘛以鼓乐相伴。大约经过二三小时,诵经完毕,大喇嘛站起身来,自东向西绕敖包而行,小喇嘛们紧随其后,接着围观众人拖儿带女相随,自前至后,由少到多。当绕敖包三周之后,大喇嘛将水果等供品向四下里抛去,众人争抢食之,以求消灾获福。之后,便举行盛大的摔跤、赛马、射箭等男儿三艺活动,获胜者受到奖励。赛事终了时,把祭祀用的牛羊肉切成小块,煮大锅肉粥给众人吃,无论参加祭祀的人和过路的人皆可食用。

敖包经过数千年的不断发展变化,形成一种文化现象,作为游牧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敖包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也同样地具有与现代文明相适应的文化成分。在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以来,有很多敖包均恢复了多年没有举行的活动,更主要的是在原有的祭祀活动得到充分保留继承的同时,娱乐活动和物资交流活动更加浓烈地表现出来,而且在这两方面又有许多时代性的文化成分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具有新鲜感和实用的内容,倍受牧民的欢迎,这样,就将敖包活动由固有的传统文化氛围,扩展到贴近现代文明的轨迹。

蒙古族传统的祭祀仪式中,过去最重要的是祭天,这是祖传下来的。关于蒙古族的祭天,《元史》中说:元兴朔漠,代有拜天之礼。每年都要举行祭天的仪式。

祭天:祭天蒙古语叫腾格里。藏族最早信奉萨满教,认为天是世界万物的最高主宰,它不仅操纵着自然界的一切,也操 纵着人类的命运。它赋于人们各种权力,也能给人们各种灾难。古时,蒙古人对天是非常崇敬,把天称为慈悲仁爱的父亲。凡事都要向天祈求,保佑平安。在《蒙鞑备录》里记载:其俗最敬天地,第事必称天,闻雷声则恐惧,不孜行师,曰:天叫也。在古代蒙古文献中,有很多关于祭天的记述。据《蒙古秘史》记载,当成吉思汗创业时,有一巫师(萨满)向成吉思汗传达天的旨意,要他战胜敌人,收集百姓,统一蒙古。成吉思汗当了大汗后,认为自己是赖长生天之赞力,托长生天的护佑。元代,祭天为国俗,封建帝王每年都会蒙古诸王躬天。随着蒙古族中出现统治一切的帝王君主,在他们的萨满教中也就有了反映现实世界中帝王统治意志的至高无上的天神。由此以来,蒙古族的祭天之礼最迟在十二世纪末和十三世纪初已成为普遍现象。

蒙古族祭天的敖包山

古代,蒙古族祭天,先要树起神竿,蒙语叫玛尼杆高约束4-5米,粗0.2米,多用桦木、松木。杆顶上安有铁制的长神,祭祀时,在蒙古包前,先要树起二根神竿,二根之间扯起一条绳,挂红、黄、监、白、绿五面彩旗,有的挂上经幡,绣上六字真言的梵文。有的还把干净的肉挂在竿上,然后洒马奶、谷物等,并对天祝祷,祝祷时所祈求的事,往往由萨满或年长者作为上帝的旨意而传给群众。后来萨满教不祭,祭天活动由萨满主持。他们祭天的供品有乳制品和肉制品,摆在供桌上,直接上供祭天。这项活动,由男萨满(波)率领,呼叫天的祷词,众人相合。据《蒙古秘史》记载:成吉思汗说木和黎吉我以天神所选之谶兆。古代蒙古族祭天无的时间,一般都选择在四月、八月、十二月等月份。《元史》关于元朝蒙古族皇帝祭天的记载,以这几个月者为最多。除一般的祭祀之外,特殊情况也要祭天,如忽必烈在中统二年亲征北方室,就亲自躬祀天于旧桓州之西达北。天旱祈雨时也祭天,《黑鞑事略》和《辍耕录》中皆有关于向天祈雨的记载,其法是惟取净水盆,浸石子数枚而已,其大者如鸡卵,小者不等,然后默咒。后来此俗一般人家都在农历年三十夜里举行祭天仪式。

蒙古族平时也要对天神表示敬意。逢年过节,每次宴请,举杯祝酒、食肉都要先敬天,然后才能吃喝。蒙古人认为天有天神,赋于生命的;地有地神,它是保佑人畜平安的。天神、地神,都被格外地受到尊崇。蒙古族人民对祭祀祖先也很重视。蒙古族都有着详尽而清楚的族谱,因为蒙古人习惯是这样的,即他们保持着祖先的世系,并向每一个新出世的孩子教述族谱。蒙古人把自己的祖先视为族神,予以祭祀。

月祭,一般在农历每月初一、初二举行。有的地方除了祭火以外,也要在火盆里烧树条,然后向火中浇洒酒、奶油,并献上白食。年祭,也叫拜火。也就是祭火神、祭灶神。普通农牧民的祭火,一般都在农历腊月二十三;贵族和台吉则在腊月二十四。有个别地方在秋季祭火,在婚礼上还要祭火。不同于汉族的祭灶。蒙古民族认为火是纯洁的象征和神灵的化身,灶火是民族、部落和家庭的保护神,可赐予人们幸福和财富,也是人丁兴旺,传宗接代的源泉。古代蒙古族萨满教巫师认为火与火神可以驱逐各种妖魔与邪恶,医治疾病,施恩惠于人类。由此也可以说蒙古民族的祭火是原始宗教信仰的一种遗俗。祭火时,全家人都到庭院中(也有的在火塘前、灶前),主祭人(家庭的长者)先要摆上供品焚香,然后取一捆柴草点着。将黄油、白酒、肉(牛羊肉)等祭品投入火堆里,在长者率领下,全家人向火堆磕头。主祭人还要祷告说:一年多亏火神爷的庇佑。有些不干净的东西扔进了火里,请火神原谅。祈求明年人畜两旺,吉祥幸福。按照蒙古族的习俗,继承财产权的幼子,在名字之后通常要加上翰惕赤斤字样,就是继承父亲最珍贵的遗产——火(包括火盆、火灶等),就是守灶人。这样,火,就与蒙古族崇拜的天地、祖先紧紧地连在一起,成为祭祀的主要内容之一。祭火的习俗蒙古族自古就有,这与古老的《化铁出山》的传说一脉相承,人们把它视作自己民族的起源。据《蒙古族风俗志》记载:一次部落战争中,蒙古部落不幸战败,只剩下男女四人逃进额尔古纳山,此山重峦叠嶂,高耸入云,只有一条蜿蜒曲折的小径。到了山里,却出人意料地发现一片水草肥美的草原,可谓天赐宝地。这两对青年男女遂结为夫妇,立了两个帐篷居住下来。后来人口多了,要返回故乡,可偌多的牛、马、羊和勒勒车越不过陡峭险峻的高山。于是他们把砍下的大片树木堆积起来,点起了大火,烧化了矿石,烧通了道路,走出了额尔古纳山。从此,额尔古纳地域,就成了蒙古族的发祥地,《化铁出山》的传说就成了长者在拜火节教育子孙继承祖先奋斗精神的民族教材。

传承了近800年的成吉思汗祭祀文化是蒙古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蒙古族民间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蒙古民族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民间文化中,成吉思汗祭祀文化渗透于它的各个方面,成为区别于其他游牧民族文化的鲜明特征。成吉思汗祭祀仪式中的50多部(篇)祭文祭词,是蒙古族人民对成吉思汗的内心情感表达,也是蒙古族民间文化的代表性经典著作。

祭祀成吉思汗:蒙古民族最隆重、最庄严的祭祀活动。成吉思汗是蒙古族崇敬的民族英雄。他在十三世纪初,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国,横跨欧亚两洲,震撼世界,成为一代天骄。蒙古族祭奠成吉思汗的习俗,最早始于窝阔台时代,到忽必烈时代正式颁发圣旨,规定祭奠成吉思汗先祖的各种祭礼,使之日臻完善。现今鄂尔多斯伊金霍洛的成吉思汗祭典,就是沿袭古代传说的祭礼。祭礼一般分平日祭、月祭和季祭,都有固定的日期。祭品齐全,皆供整羊、圣酒和各种奶食品,并举行隆重的祭奠仪式。

成吉思汗去世后,其孙忽必烈建立了元朝,这一时期,蒙古族民间文化进一步得到了发展。成吉思汗守陵人——达尔扈特人创造了《成吉思汗两匹骏马传》,并演变为几百年来每年正月初一成吉思汗大祭及其他盛大仪式上的礼仪主题歌。成吉思汗祭祀祝颂仪式,广泛流传于民间,直接引用于盛大礼仪活动。成吉思汗祭祀中的圣火祭祀仪式,形成蒙古民族腊月二十三祭灶仪式;奶祭仪式形成草原盛大的盛奶节马奶节;牲祭仪式形成敬献全羊、羊背子习俗;献歌敬酒祭祀仪式形成蒙古民族独特的酒文化。

元世祖忽必烈钦定用四季大奠来纪念成吉思汗,并规定了详细的法规。成吉思汗祭奠,大体可分为三类:平日的祭奠、每月固定的月祭和季祭。平日祭祀是祭祀者选择吉日良辰,或是司祭的牙门图德根据祭祀者的要求认为可行的日子进行的一种祭奠。月祭从正月开始,到十二月每月都有固定的日期。季祭包括春季的查干苏鲁克大祭、夏季的淖尔大祭、秋季的需日格大祭和冬季的达斯门大祭。

查干苏鲁克大祭:每年阴历三月二十一的查干苏鲁克(洒奶)大祭,是元世祖钦定的春季大祭奠,也是成吉思汗祭奠中最大的祭奠。 查干苏鲁克是蒙古语,意为洁白的畜群。据传,成吉思汗圣主刚到五十大寿之时,忽染贵恙,两月后方愈,为从此了结八十一天的凶兆,便在三月二十一这天,拉起万群牲畜的练绳,用九十九匹白马之乳,向长生天祭洒,并将神马白骏涂抹成神,谓之神马。又记载,成吉思汗五十岁的那年春天,碰上罕见的荒年旱月,成吉思汗认为春三月主凶,于是就用许多白马之乳,向苍天祭洒。又将一匹选出的灰马用白缎披挂,使之神化,作为神马加以供奉。于是,春季的这次大祭被称为查干苏鲁克大祭。按照传统,举行祭奠时,要挤下99匹白马的乳汁,盛在宝日温都尔(圣奶桶)里,用九眼勺沾取马奶,向苍天祭洒。因此,这一大典也称鲜奶祭仪式。

淖尔大祭:淖尔大祭,在阴历五月十五进行,也是由忽必烈钦定的。淖尔,意为湖泊。据说,每年的这个时节,牧民们的

需日格大祭

奶食饮品开始象湖泊一样丰盛,因此,就把第一批挤下的奶汁向苍天和圣主成吉思汗祭献,希望蒙古草原的物产更加丰富。

需日格大祭:阴历九月十二,举行秋季需日格(禁奶)大祭。按达尔扈特长者的说法,从这天开始,母马不再挤奶,马驹都去掉嘴上的禁奶叉,脱去头上的笼头,从练绳上解放出来,便可自由吸吮母马的奶汁。

达斯玛大祭:达斯玛大祭,在阴历十月初三举行。达斯门,意为皮条。据说,成吉思汗出生的时候,包在一个新缝制的襁褓中,外面用领了牲的山羊皮条包扎起来并加以祝福,从刚断脐带到脐带干缩脱落,都用达斯门包扎着,为纪念此事,忽必烈钦定了达斯门大祭。

随着中国王朝的更替,成吉思汗祭祀也从国之大典,演变为区域性的民族习俗。尽管如此,成吉思汗祭祀一直保持着庄严性、代表性和文化的丰富性。成吉思汗祭祀活动近800年来不曾间断,这是人类文化史上的奇迹。之所以出现这一奇迹,主要因为近800年来,达尔扈特人祭祀的圣灯一直没有熄灭过,13世纪开始形成的祭祀文化代代相传,保留和传承至今,是达尔扈特人将成陵变成了圣殿。

公元1227年,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在征讨西夏时溘然长逝,蒙古人按照族规将其遗体密葬。相传他身边的人取下一把骆驼额头上的绒毛,吸收成吉思汗最后一口气,放进银制灵枢安放在白色宫帐里进行供奉。在外人眼里,这些祭祀宫帐不过是些白色的毡包,供奉有成吉思汗的遗物;对蒙古民族而言,它们却是成吉思汗灵魂的象征。这些祭祀宫帐逐渐发展演变,到了成吉思汗之孙、元世祖忽必烈时,有了个专门的名字,叫八白宫。守护八白宫和负责祭祀的,是专门的一些人。也就是从这时起,蒙古族历史上多了一个神秘的部族:达尔扈特。从部族诞生之日起,达尔扈特人就不耕不种,不狩不猎,不纳税,不服役,也不当官。他们毕生吟诵祭文,世代守护和祭祀八白宫,父死子继,矢志不渝。达尔扈特在元朝称得上是件美差,但随着世事变迁,数百年仍坚持守灵和祭祀,需要极大的忠诚和勇气。到清末,达尔扈特人的生活日益艰难,蒙古王爷把大片的成陵禁地卖掉,一些达尔扈特人只得忍痛离开伊金霍洛。但不管走多远,日子多苦,每逢大祭,他们都会赶回来,该交的一两银子也要交上。即使在抗日战争时期,成陵因战火而西迁甘肃、青海,达尔扈特人的奉银也照交不误。

达尔扈特人祭祀的方式、祭词的内容也是在忽必烈时期逐渐成型,此后都是口传心授,十分机密。清早或是深夜,在寂静无人的地方,老一辈亚门特(达尔扈特人中的祭祀主持和执行者)会将祭祀的知识一字不差地传给自己选中的接班人。当然,只传儿不传女,接班人一般都是家中长子。一户亚门特掌握的秘密,同是亚门特的另一户人家也不得而知。流传至今的祭词有50多部,5000多行,亚门特全得背会,一字不能差。其中12首祭歌,不是一般的难学,除了最后一首用蒙古语演唱之外,其余11首祭歌都是连牙门图德也难解其意的苍天语言,所以被称为天歌。13世纪形成的成吉思汗八白宫祭祀文献《金册》,经过达尔扈特守灵人几百年相传,完整地保留至今。达尔扈特,译成汉语就是担负神圣使命者,就是这一群达尔扈特人,将13世纪古老的祭祀文化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达尔扈特人祭祀场景

近800年来,达尔扈特人凭借其超凡的忠诚守护着成吉思汗的陵寝和灵魂、守护着他们心中的信仰。达尔扈特人数百年如一日,战胜各种各样的困难守护成吉思汗的灵榇,并把这一特殊的祭祀文化完完整整地保持到现在。

成吉思汗祭祀,是蒙古族文化不可替代的一个重要历史坐标,对蒙古族早期文化的形成和后来的发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是蒙古族文化的活化石、活的典籍。同时,成吉思汗祭祀中的宫廷文化广泛流传于民间后,产生了蒙古族经典民间舞蹈,如珠岚舞、筷子舞、盅子舞、顶碗舞等。这些习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如今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蒙古族民俗文化。成吉思汗祭祀在内容上主要表达了对长生天、祖先和英雄人物的崇拜,祭祀中再现了蒙古民族古老的牲祭、火祭、奶祭、酒祭、歌祭等形式,保留着13世纪形成的蒙古帝王祭祀仪式,是古老蒙古民族文化的活化石。

除了这些比较普遍的蒙古族祭祀外,某些地区的蒙古族还有一些其它的祭祀习俗,比如祭祀星星、祭尚西、祭苏鲁锭、达力根巴雅尔等。

祭尚西

了解认识一个民族或族群,无过于认识其文化。蒙古族这多种多样的祭祀文化带有北方游牧民族的显著特点,不仅有对大自然的崇拜,还渗透着浓厚的宗教色彩。通过这些祭祀文化,我们不仅可以了解蒙古族的发展历史和文化传承过程,还可以了解随着时代的转变,蒙古族人民的生活状态和信仰的转变过程以及一些风俗习惯的形成、演变过程。

面碗、面灯等祭祀品,其中以面灯最多。诵经过后,晚上十点钟左右,在大街上放一张桌子,大喇嘛手捧面祭品走至桌前诵经,并点燃所有面灯,命一蒙民站在桌子上鸣放鞭炮。面灯燃烧之光、鞭炮燃放之光与天上明星闪烁之光遥相辉映。当气氛达到最热烈的时候,大喇嘛将面制祭品抛之于地,回屋后继续诵经。之后,宣布祭祀结束。也有的村屯的蒙古族牧民,以一家一户为单位进行祭星星活动。

祭尚西:尚西是蒙古语,神树的意思。过去蒙古族群众有祭尚西的习俗。通常是在一棵孤独的神树下,用五颜六色的花布条把树枝装饰得特别艳丽。一位扮装的尚西老人盘膝坐在神树之下,男女老少汇聚在周围,拜祭尚西,并推选几名主祭人手捧哈达、美酒、奶食品,向尚西老人敬献。仪式结束后,便进行蒙古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文体活动。年青的健儿们,有的赛马,有的射箭、摔跤。祭祀大会充满了欢乐的景象。

达力根巴雅尔: 一种招福致祥的民间祭祀仪式。多于丰年或战争凯旋时举行,以示感恩,祈求康乐太平。祭祀完毕,所有参加者便开始在草原上尽兴欢歌起舞,往往跳至更深不止。主要动作有甩臂击鼓、跪蹲请安、拧身跺足、横摆漫步等。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真挚地表现了以游牧为生的蒙古族人民欢乐时的情感和豪迈的精神气质。

祭苏勒德:苏勒德是成吉思汗的军旗或军徽。蒙古民族最珍重的古代文物之一,珍藏于鄂尔多斯高原的成吉思汗陵园内。 苏勒德有大小之分。大苏鲁锭位于中央,小苏勒德呈剑形,剑头或剑峰长39公分,宽3.9公分。旗杆高300多公分,插在石墩底座上。苏勒德是成吉思汗远征时所向披糜的旗徽,又是太平无事时的吉祥物。蒙古族在每年阴历3月17日,都要隆重举行祭苏勒德锭的仪式。

祭祀时,祭桌上摆放3只,还有马奶酒、奶食、黄油、油果子等供品。参加祭祀的蒙古族群众络绎不绝,各自带着祭品,虔诚地叩拜苏勒德,借以表达对成吉思汗的敬仰,缅怀成吉思汗的丰功伟绩。

网络讯息

植物开花后长叶的奥秘

2022-12-2 18:14:32

网络讯息

中华烟硬盒多少钱一包(硬中华为什么不能送人)

2022-12-2 18:16:36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