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斑鸠在我国很常见,但为什么很少见到斑鸠巢呢?

鸠占鹊巢是我们都很熟悉的一个成语,意思是强占别人的住所,但很多人对词语中提及的鸠却存在很多的误解,很多人从字面意思理解以为说的是斑鸠,其实这个鸠指的是杜鹃,它们才是自己不建巢而抢占别的鸟类巢穴的罪魁祸首。

日常比较常见的珠颈斑鸠

杜鹃其实是杜鹃科鸟类的统称,包括大杜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布谷鸟)、三声杜鹃和四声杜鹃等多种鸟类,它们从来不自己筑巢,而是把卵产在喜鹊等体型较大的鸟类的巢中,因为这类鸟儿的巢穴大,有足够的空间容纳新卵,而且杜鹃鸟非常狡猾,通常会寻找多个鸟巢然后每个鸟巢只留下一枚卵,由其他鸟类来代为孵化和育雏。小杜鹃鸟孵化时间较其他鸟类短,在小杜鹃率先破壳而出后,会本能地把其他鸟卵推出鸟巢,从而独享养父母的抚育。这才是鸠占鹊巢的真正由来!而对于被误解的斑鸠,它们可是会为了养育后代而自己搭建巢穴的。

鸠占鹊巢的真实主角——大杜鹃即布谷鸟幼鸟

斑鸠在我国属于很常见的鸟类,无论在城市、农村还是野外,人们都能见到它们飞翔或觅食的身影,由于体型上和鸽子长得比较像,很多地方都称斑鸠为野鸽子,但其实斑鸠和鸽子只能算是远亲,虽然在人工干预下也能共同繁殖后代,但这些后代却不具备再次繁殖的能力,就像马和驴能共同繁殖出骡子,但骡子不能再繁育后代一样,斑鸠和鸽子之间也是存在生殖隔离的。

图中左侧为鸽子,右侧为珠颈斑鸠

在斑鸠繁殖的季节,通常会由雄斑鸠首先出发,去寻找筑巢地点,找到合适的地点之后,它会再带着雌性斑鸠实地考察一番,获得雌斑鸠认可之后,它们才开始正式筑巢。斑鸠喜欢把巢穴建在离地面15到20米左右的地方,这样既可以防范猫蛇等动物对幼鸟的侵犯,又可以有效避免被高空中的猛禽发现

斑鸠筑巢时,一般会首选樟树或梧桐树,如果实在找不到这种树,它们也会选择在其他树木或者建筑物(如高压线铁架等)上筑巢。虽然选择筑巢地点时斑鸠夫妻会很仔细,但等到开始筑巢时,它们却是要多敷衍就有多敷衍,一般都是在合适的树杈上随意搭一些树枝或其他能捡到的铁丝等,根本不注意内部装饰,这自然也不能给幼鸟提供舒适的居住空间,如果遇到有现成的鸟窝,它们也不介意会直接住进去。因为斑鸠鸟巢的简陋和搭建高度,导致人们在野外时一般很少会注意到它们的巢,就算看到了也很可能会以为那只是些被卡住的树枝

虽然鸟巢建设得简陋,但这并不影响斑鸠繁殖后代,在食物充足的情况下,斑鸠每年会繁殖2-3次,每次产蛋2枚,部分斑鸠可能会产蛋3-4枚,但一般只有2枚能够成功孵化。小斑鸠的孵化期大约需要20天左右。等到小斑鸠出壳后,大约再养育两周左右就能学会飞行,这就到了它们离开巢穴的日子。一般情况下等小斑鸠离巢后,这个巢基本就废弃了,等到下次繁殖时,斑鸠夫妻会再次寻找新址搭建新的巢穴。

随着人类城市的快速发展扩大,也吸引着斑鸠进入城市中,开始和人类混居的生活。在城市中它们会把巢穴建在居民的窗台、花盆、空调外机架等位置,这也有了让人类近距离接触和观察它们的机会,而且这样的例子在新闻报道中越来越多。

产在花盆中的斑鸠蛋

据山西新闻网2018年6月报道,太原市民郭先生家阳台外的花盆中,孵出了两只小斑鸠,而他办公室的窗外也跑来了斑鸠,好像也要准备筑巢孵化小鸟,于是从当年的3月开始,郭先生便在朋友圈中实时播报两个斑鸠家庭的情况。很多网友留言要他好好照顾刚出生的小鸟宝宝,而郭先生也没有辜负网友的嘱托,隔三差五的就舀上一勺小米倒在斑鸠窝旁的盘子里,甚至半夜11点还起床查看斑鸠一家是否入睡……忙着伺候阳台外斑鸠的同时,郭先生又惊喜地发现办公室窗外也有斑鸠要筑巢孵鸟,后来也孵化出两只幼鸟,忙完家里忙单位,朋友都戏称他一下伺候了两个月子。

正在空调外挂机旁孵卵的斑鸠

可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的斑鸠出现在城市中呢?

太原市林业局能源处处长梁虎军和山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郭东龙介绍,城市中鸟类增多一方面源于人们的保护意识比原先强得多不会随意去伤害身边的鸟类,反而会给他们提供更多的食物等,让鸟类与人类的接触越来越频繁;其次是因为城市环境绿化越来越好,道路上的绿植等也吸引了大量鸟类停留居住。郭东龙说,斑鸠经常会在居民家的空调外机上或者一些管道隐蔽处筑巢,人们看到后不但不会伤害它们还会善意地喂养,而且越来越多的市民都这样做,所以城市中的斑鸠数量越来越多。

城市草地上悠闲觅食的斑鸠

目前,斑鸠已被我国环保部门列入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名录当中,因此大家不能随意去伤害它们。无论是在野外还是在自家窗外看到它们,在确保自家生活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尽量不要去打扰它们,给它们留出更多的生存空间,让它们能更好的繁衍生息。

其实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斑鸠也是一种吉祥鸟,它们也和鸳鸯一样象征着忠贞不变的爱情,在古代它们还寓意长长久久,是长寿和祥和的象征,所以如果有斑鸠在你家窗外筑巢,很可能吉祥好运就要光临你家了,一定要好好保护它们哟。

参考资料:

1.周友兵 张璟霞等,《四川南充市区珠颈斑鸠的繁殖生态学和巢址选择》,2006年,知网

2.晏安厚 马金生,《珠颈斑鸠生态的初步观察》,1992年,动物学杂志

3.张青霞 薛红忠,《历山保护区山斑鸠的繁殖习性》,2000年,知网

作者:牛晓天 初审:许墨元 校稿编辑:小宛

网络讯息

科学家给自己注射350万年前的细菌,现在怎么了?

2022-12-2 12:58:26

网络讯息

金毛犬一生认几个主人(金毛对主人最亲的表现)

2022-12-2 13:01:35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