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临期食品突然火了,在某站、某书总能看到不少人分享自己购买临期食品时薅羊毛、捡漏的经历,整理成攻略让众网友膜拜。
线下临期食品特卖店,购物篮放满了,结账时只要几十元。网购1块多可以买到超市里至少卖3元的饮料,2元一大包的曲奇饼干,3元的进口威化饼,10几块的自热火锅,20几元一箱的牛奶......
商务部发布的《消费升级背景下零食行业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零食行业总产值规模接近3万亿元。再加上每年进口的海外食品,按照每年1%的库存沉淀计算,我国临期食品的市场规模至少在百亿以上!
据今年4月某宝联合科普中国发布的《临期消费冷知识报告》显示,每年有210万人在某宝平台挑选临期食品。而某宝上卖临期食品的店铺,已达数万家!
看到这,你是否也不自觉地打开网页,趴攻略或者趴店铺呢?
不少创业者加速入场,让原本相对小众的临期食品市场出现了狂欢。
但食用临期食安全有保障吗?
长期吃临期食品对身体有害吗?
临期食品能吃吗?
临期食品是可以吃的,因为它仍在保质期内,属于安全食品的范围。
早在2012年,国家工商总局就发文明确要求,食品经营者对即将过期的食品应向消费者作出醒目提示。
也就是说,到了保质期临界期限的食品,需要告知顾客并单独出售。
临期食品如何划定?
临界期食品是根据保质期来划定的,有6级标准
(数据来源:北京市工商局)
临期食品越是临近到期日期,细菌增加、食品变质的风险越大。
大家在挑选临期食品时应理性慎重,不宜过度囤货,在食用前也要注意观察食品状态。
注重健康的你可以不考虑临期食品,但冰箱里的食品有可能比临期食品要毒。
别以为食物放冰箱保鲜储存就安全有保障,当心遇上冰箱杀手——嗜冷菌!
如果你认为冰箱常年保持低温,是没有细菌的,那就错了。
有一些细菌叫嗜冷菌,它们适宜低温和寒冷环境下生存,并能够大量繁殖。
何为嗜冷菌?
嗜冷菌是一类菌的总称。这类菌一般在-15~20°C之间最适宜生长。它们有一种特殊的脂类细胞膜,可抵御寒冷,保持生存与繁殖。(普通细菌适应生长温度为25-40°C)。
最常见的嗜冷菌有耶氏菌、李斯特菌和假单胞菌。
其中肉类、奶及奶制品、豆制品、和水产这5类食品,是较易受污染的。食用了被嗜冷菌污染的食物,一般会导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
要是感染了李斯特菌,危害就更严重了!
李斯特菌具有超强的杀伤力,感染症状取决于个体的年龄与免疫状况。
一旦感染,会在3-70天出现症状。轻则出现发烧、肌肉疼痛、恶心、腹泻等症状,重则出现头痛、颈部僵硬、身体失衡和痉挛等症状。
严重的可引起败血症和脑膜炎、心内膜炎,对于宝宝、孕妇、老人等免疫力低下的人群,还有致命的可能,病死率为20%-80%。
受感染的孕妇可能出现早产、流产和死产,婴儿健康也可能受影响。
如何预防冰箱杀手
1、冷冻室的食物不要存放太久,同时冷冻室和冷藏室的食物不要混放,避免交叉污染。
2、食物不要储存太满,分类储存,生熟食分开放。
3、定期查看冰箱,发现有食物开始腐败变质要及时清理。
4、无需冷藏的食物尽量不要放进冰箱,避免被其他生食污染。
5、避免生吃鱼肉牛肉、蔬菜,禁食腐烂变质的食品。冰箱存放的食品食用前应高温充分加热。
6、孕妇与免疫能力低下的人,应避免食用未经消毒的牛奶、软奶酪和未经煮熟的蔬菜。
7、对冰箱定期断电清空,清理内胆,经常接触的地方要勤清洗消毒。
预防这些冰箱杀手,勤清洁和消毒是必须的,但清空冰箱洗刷刷这种常规的清洁消毒方式也太麻烦了,劳动力也大,而且消毒效果也未必有保障。
冰箱清洁消毒其实可以变得简单点,不妨试试以下这个集杀菌、除臭、锁鲜三合一的冰箱净味魔方吧!
杀菌除臭锁鲜三合一
臭氧+紫外线双重灭菌,杀菌率达99.99%!带有强力模式和抑菌模式,能专业高效地杀灭冰箱里的嗜冷细菌,同时还能强效除臭。
冰箱之所以有异味和臭味,就是因为里面的细菌在滋生和代谢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发臭的代谢气体,如氨和甲硫醇。
而这款双重灭菌的净味魔方,正是从源头上扼杀异味臭味的产生,给冰箱杀菌消毒除味的!
与此同时,它还能对食物锁鲜。臭氧在灭菌的同时,还可抑制乙烯催熟剂的释放,可以延长食物的保鲜周期。
这就不怕新鲜蔬果买多放久了不新鲜,影响口感。
定期清空冰箱消毒是一项大工程。
一是因为冰箱里的东西确实不少,二是生鲜熟食也不方便离开冰箱里的低温环境,在冰箱清洗过程中容易发生变质腐败。
净味魔方就能正好解决这些问题!
为什么这么说?首先是因为它在使用上是无需耗材的,它还具备超长续航能力,在抑菌模式下可以工作5天。设有USB充电接口,充电就能继续使用了。
使用上的简单和持久,决定了它是省钱省事的。有它持久给冰箱灭菌除味,即便真要清空冰箱搞清洁,也不用太频繁,为家务活减负。
这个净味魔方功能强大,体积小巧,放冰箱是不占地的。
4种情景模式可以选,像宠物屋、鞋柜、汽车、卫生间里这些需要灭菌除味的地方,都可以给安排上呢!
资料来源:36氪:快消、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