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相对论认为世界上的所有物质其实都是处在运动过程中的,就像我们在一艘轮船里一样,尽管说我们感觉到轮船是在静止的,但是实际上它是在海面上运动着的。
宇宙中的天体也是一样的,它们看起来像是静谧太空中的不运动物体,但是却在做着各种形式的运动。而地球也是如此,我们人类站立在地球表面,殊不知它正在通过自身的运动一天奔袭将近5200万公里距离。
既然地球运动的距离这么远,那它究竟是要去哪里呢?
地球正往前运动
地球的运动方式
地球自转关于直线运动的方式,人们可以通过自身和其他物体的相对位置改变来发觉它的运动轨迹,而变速的直线运动方式,则是人类可以通过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以及我们自身的感官来判断出来。
而地球的自转恰恰是一种变速运动方式,但是人类却丝毫察觉不到地球的自转运动,这是因为周围的物体和我们的运动角速度不一致造成的。
角速度的含义就是在单位时间之内,物体所走过的弧度。
地球自转
人可以认为自己在转动,但是一旦角速度过于小了,便无法察觉。所以地球的角速度就是非常小的,我们无法通过直观的感受去认知这种运动。而且再加上地心引力的作用,四周的山川河流、房屋树木都是在一起转动的,我们根本不可能察觉到地球的自转。
除此之外,宇宙之中的一切天体其实都有自转的运动方式,如果说地球不能自转那就违反了宇宙的法则,有科学家研究,太阳系在成形之前,就是一块自我旋转的星际尘埃,地球也是一样。
地球的形成是由于宇宙的超新星大爆炸,当时宇宙中的氢、氦等以及一些重金属元素尘埃相互凝结,最后成为原始地球。
太阳系以及其它天体的形成
而地球身处在太阳系之中,所以它在物质凝结的过程当中,角动量不会完全平衡下来,于是自转就开始维持自身的平衡了。
而且地球自转的速度以及角度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也会随着宇宙中各种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例如曾经发生在月球的忒伊亚大碰撞事件以及引力摄动等情况都会导致地球的运动发生变化。
地球的自转轴是自西向东,不同的角度看地球的自转也会有不同的转动方向,如果说你在北极的上空看地球旋转的话,那么地球就是逆时针旋转的,而在南极就是顺时针了。
地球自西向东转动
地球为什么会围绕着太阳进行公转呢?其实这个问题就相当于是为什么天上的星星不会掉下来一样,主要是引力的原因,宇宙之中会有来自不同方向的万有引力存在。
万有引力的原理就是宇宙中一切物体都是通过相互吸引从而发生公转的,太阳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33倍,所以地球会始终以太阳为中心原点进行转动。
而公转的轨道并不是圆形的,而是一种椭圆形状。很多人认为质量比较小的天体一定会围绕大的天体进行转动,这种说法明显有失偏颇。
地球公转轨道是椭圆的
如果说只是看体积的话,木星的体积就要比太阳大的多,那为什么不去围绕木星进行旋转呢?以地球为例,地球的旋转其实是围绕着太阳的公共质心所进行的。
星球的公转位置不同便会导致太阳的公共质心有所不同,地球的公共质心在太阳的内部,而木星等体积比较大的星球所处的公共质心则是在太阳的表面之上。
银河系其实也在旋转着
我们地球所处的银河系其实和木星系群是一起在围绕着室女座超星的中心位置做旋转运动的。但是这种运动非常漫长,银河系公转一圈大概就需要耗费接近1000亿年的时间,而室女座超星系团内部就存在着类似100多个木星系群。
室女座超星系团
并且还有科学家认为其实宇宙也是在进行旋转的,他们觉得我们所在的宇宙只是大宇宙的一个小组成部分,在这些小宇宙外还有更多的宇宙存在。
是巨引源在牵引地球狂奔有一些科学家估算,地球每天会在茫茫宇宙中狂奔5200多公里,那么这样说的依据又是什么呢?这里并不是说地球单独在向前狂奔着,而是说地球所处的银河系正在以极快的速度向前冲刺,因此在银河内的所有星球都是被银河系裹挟着运动的。
由于银河系自身的公转,使得太阳系被迫进行转动,而太阳系的运动速度接近每秒220公里,银河系的运转速度则超过即600公里每秒,所以可想而知在内部的地球已经走过多远的距离了。
星体的运动是整体的
要弄清楚地球的奔袭方向就首先要知道银河系的运动方向。在1986年的时候,就有天文学家发现了一个距离银河系差不多2.5亿光年位置的巨引源,它处于本超星系团中,而且质量几乎是银河系的3000多倍。
巨引源是一处神秘的地方,直到现在人们都无法真正了解它的引力是来自何方,其引力之大,甚至是距离几亿光年外的星系也会受到它的影响。
巨引源是在长蛇座和半人马座的方向,所以地球最终所走向的位置应该也是巨引源所处的地点了。不仅如此,那个方向其实是大量老星系所存在的方向,并且那里的星系运动毫无规律可循,甚至经常发生相互碰撞的事情,从而产生出大量的无线电波。
巨引源方向产生引力波
甚至有人还认为巨引源其实就是宇宙的中心点。星系自身由于宇宙辐射背景产生的自身运动被称为是本动,但是这种本动实际上是退行的,而红移恰恰可以回答这种现象。
银河系最终会和巨引源相融合吗?现在科学家们都认为宇宙虽然很大,但是其组成部分无非就是普通物质和暗物质以及暗能量。而正是因为暗能量在宇宙中的占比是最大的,而且还会迸发出许多强大的能量,所以才会使得宇宙能够持续膨胀下去。
巨引源也不是指一种具体的天体,我们可以将它想象成一个巨大的星系,随着宇宙暗物质的释放,星际空间便会扩大,而天体和天体之间的位置就会越来越稀疏。
所以巨引源也是不例外的,宇宙膨胀也会导致巨引源内部星系的密度发生一些变化,甚至是膨胀力量使得巨引源被瓦解成若干个小的引力源。
宇宙正在膨胀
实际上巨引源并不会一直存在下去,因为从宇宙的宏观范围来看,星系所产的引力只会对1亿光年以下的距离有吸引作用,而距离1亿光年以外的星系来说,暗能量产生的排斥力就会远远大于巨引源的引力,所以巨引源在最后可能会被瓦解。
由此也可以看出,银河系最终并不会和巨引源相互融合。而宇宙膨胀的发现是上个90年代所研究出来的,但是早在爱因斯坦的那个时期,就曾预言了宇宙暗物质的存在,致使苦于没有切实的证据能够证明暗物质的真实性,所以这个学说一直没有被定性。
甚至在当时,爱因斯坦还支持稳恒态宇宙模型,在他的广义相对论中便加入了宇宙常数,以此来抵抗万有引力在宏观条件下对于宇宙中天体的影响。
银河系向巨引源靠近,但不会融合
宇宙暗物质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已经超出了人类的认知范围。暗物质根据模拟出来的形象,它的体积要比电子和光子要小一些,自身不会携带电荷,所以不会和电子产生任何关联。除此之外,暗物质还可以直接穿过电磁波以及宇宙中的各种能量场地。
之所以称它为暗物质是因为它本身用肉眼无法辨别出来,既不会发光也不会反光。并且暗物质的能量是我们人类已知最强能量的5倍多,而且宇宙想要维持它自身的平衡就必须要暗物质的来支撑。
被暗物质充斥的宇宙模型
人类对于暗物质的研究一直没有中断过,从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科学家们在观测宇宙天体中,并没有发现大型天体之间的常规物质,于是暗物质是宇宙一切能量支撑的说法逐渐被认同了。
暗物质最初只是存在于天文理论中,直到现在科学家已经能观测出暗物质在宇宙中的占比情况了。而暗物质之所以不能看见的原因是在于它无法和光联系在一起。
1972年,云南高山高能所的宇宙射线观测站就曾经观测到一束来自宇宙的能量射线,其所携带的能量大于3000亿电子伏特的粒子碰撞石墨中粒所产生的能量,并且每个粒子还会产生出来3个带电粒子。
最高能量的宇宙伽马射线
根据研究表明这3个电粒子性质各有不同,一个是质子而另外一个就是负介子,还有一个是只存在0.046纳秒的带电粒子,而且其能量居然有430亿带电粒子。如果说这些物质就是暗物质的形式,也不是不可能的。
地球最后的结局
太阳的吞噬如果一颗巨大的恒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那么跟随它一同旋转的行星最终也会受到影响从而毁灭,所以地球最后的结局可能也是如此。根据科学家的估计,50亿年后,太阳产生能量的氢气便会被耗尽,从而成为一颗巨大的红巨星。
当太阳成为红巨星后,首先受到危害的就是水星和金星了,它们会先后被太阳所吞噬掉,其他行星也会逐渐远离现在运行的轨道。
而到那个时候地球恰好处于太阳的边缘位置,所以很多人认为,即便是地球没有被太阳所吞噬,但是依旧顶不住强烈的高温。
最终抵挡不住高温的地球自燃
地球上的生物包括人类在内都会被烤成焦土,所以我们的后代子孙必须要在太阳红巨星时代到来前去寻找另外适合生存的星球。
而当太阳成为红巨星的几百万年后的时间里,就会发生爆炸而成为一颗超新星,地球的命运可能就真正毁灭于太阳的爆炸了。
太阳的变化
总结
尽管说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非常短暂,还不到200年的时间,但是已经有一些探测器能够发射到火星之上,开展勘探工作了。而且我国在天文探测上也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
中国天眼是世界上最大的天文观测站,并且也收到了很多关于外太空的信号。不仅如此,此前成功发射的神舟十二号,也顺利完成了航天任务。小编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里,人类一定可以利用自己的技术飞往更适宜居住的星球上去。
中国天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