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沙漠化对于人类发展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其中既有人为因素,又有自然因素,相比于自然因素来说,目前能够改变的就是人为因素了。
在历史中因为人为因素造成土地沙漠化的例子还不少,其中最为经典的就是秦汉时期,因为掠夺陕西的资源,导致对陕北森林进行了大规模砍伐,于是造成了日后的土地持续沙漠化,也形成了如今的黄土高原面积的扩大。
因为黄土高原面积的持续扩大,导致了今天想要彻底治理陕西和甘肃一带的土地沙漠化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所以今天的中国采取了退耕还林的治理方法,一度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与中国一样在治理土地沙漠化中取得了很大进展的印度,却借助青藏高原的水开辟出了大量生产农田,对缓解土地沙漠化起到一定作用,那么两者相比究竟谁更有可持续的意义呢?
一、退耕还林的作用意义深远
中国自古以来便受到土地沙漠化的影响,因为技术限制,所以土地沙漠化一直得不到控制,也是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才提出了治理土地沙漠化的号召。
为了彻底治理土地沙漠化,当时的专家提出了退耕还林的建议,退耕还林的做法顾名思义便是将仅有的农田作为基础来种植树木,实现治理土地沙漠化。
于是在黄土高原上仅有的农田中,开始种植了郁郁葱葱的树木,为了遏制黄土高原上的土地沙漠化的扩张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于是这让其他地区看到了退耕还林的巨大优势。
除了退耕还林这个基本措施以外,中国在针对西北地区持续性的土地沙漠化问题,采取了南水北调以及针对性种植植被的计划。
南水北调工程为在哪些土地沙漠化严重的地区种植植被提供了基础,在一些基本成为沙漠的地区,利用种植防沙植物,来控制风沙,同时在一些土地沙漠化稍微好转一点的地区则开始种植绿化林,这样一来则可以持续性地改善土壤,并让土地沙漠化得到一个根本性地改善。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中国西北地区每年都将防治土地沙漠化作为工作的重心之一,开展了专项工程,这让大片林地渐渐地拔地而起,成为了西北绿化带的标志,后来随着这些林园的不断扩大,让卫星拍摄的图片上都能看到西北绿化的效果,也让西北土地沙漠化的治理成为了世界上一个成功的典范。
二、农田带来的水土流失加重土地沙漠化
当中国西北大力治理土地沙漠化的时候,中国的邻居印度也在治理土地沙漠化,不过与中国不同的是印度在借助青藏高原流淌的河流来完成了印度土地沙漠化的治理。
印度的方式与中国不同,在无数的荒漠中开发出农田后,这些农田给印度带来了巨大的经济价值,都知道印度是一个人口大国,并且还对外出口粮食,这证明印度是有底气养活如此庞大的人口的,其意义就在于不断开垦荒地,无论是荒漠还是山地,印度基本上都做到了土地利用的最大化。
土地利用最大化看似是一个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但是这也就意味着印度目前已是不堪重负了,为了持续应付人口的增长,印度更是不断开垦荒地,带来了不少问题。
虽然印度利用农田来取代原来的荒漠,可以起到缓解土地沙漠化的问题,但是终究是治标不治本,印度的土地沙漠化问题依旧严峻,甚至农田还会加重土地沙漠化问题。
在开垦农田以后,印度获得了暂时的眼前利益,不过农田毕竟是一个十分消耗水土的经济产物,所以在农田反复种植以后,势必会影响到原本的水土资源,导致水土持续流失,长期以往就会造成水土的严重透支,这不仅不会帮助改善土质,还会引发了土质的长时间恶化,最终导致土地从农田返回成沙漠。
其实今天印度的这种做法在中国古代也有尝试,中国古代因为常年战乱导致今天河南和山西一带出现了大量荒地,这便引发了过度开垦。过度开垦的后果就是导致土质持续流失,从而导致了农田种植的效果越来越差,最后不得已被人们荒废,也就是在荒废后,便因为本身的土壤水土流失最终返回成原先的荒漠,最终加速了土地的沙漠化。
从今天印度和中国的治理对比可以看出,印度希望借助农田来达到治理土地沙漠化是不可行的,也只有通过一步一个脚印,通过种植保持水土的植被,从而一点点地恢复土质,这样才能从最根本的层面中来解决土地沙漠化问题。
世界上的两个人口大国都在治理土地沙漠化问题,这也是为了人口持续增长而保驾护航的必要做法,但是如此一来也造成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保证土地治理的可持续性。
印度企图利用开发农田来实现土地沙漠化的治理是十分不现实的一件事情,想要彻底改善土质,也只有像中国的致力方式这样,通过种植保持水土的植物,从而一步一个脚印的实现治理,可见中国的治理方法能成为经典治理方法不是没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