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在校团委的指导下,紧跟时代步伐,把握学生社团工作特点和规律,深化改革创新,着力打造了以激发内生动力,强化外部引导,坚持项目带动,形成造血功能为主要内容的志愿服务类社团育人新模式,依托学生社团,推动德智体美劳教育横向融合,培养全面发展的青年政治人才。
一是激发内生动力,拓展社团育人宽度形成有效覆盖。学院结合社会工作、法律事务、政治学与行政学等专业课程设置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充分发挥社团育人平台作用,激发教育主体能动性,培育建设了晨之曦社工协会、启明星青年志愿服务社、法律协会等具备不同服务优势的多个志愿服务类社团,社团成员452人,成员覆盖学校10个学院,带动全校3700余人,有效带动广大青年学生。
递进式激发内生动力。学院以一二课堂相互衔接、充分融合为工作理念,唤醒-实践-内化递进式的引导学生形成价值认同,提升专业素养,聚集源源动力。在此过程中,社团活动吸引力和社团成员活跃指数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学生主动成为社团活动的参与者,所有参与者都成为志愿服务活动的受益者,所有受益者又带领更多参与者反哺成为社团建设者。社团发展内生动力得以逐步激发,社团育人宽度得到有效延展,在社团育人平台的辐射带动下,政管学院人人都是志愿者的良好氛围已经初步形成。
二是强化外部引导,提升社团育人高度
在政管学院一二三四志愿服务工作理念指导下,学院依靠辅导员+专业教师+校外指导教师三支队伍,努力实现社团建设有引领,推动社团发展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
凸显辅导员队伍组织优势。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传统优势,在学生社团自我管理的基础上,帮助引导社团开展建章立制、财务管理、发展规划、凝练项目等方面工作,有效提高了学生社团的规范化水平。同时,利用辅导员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的有利契机,发挥党建引领的优势作用,推动党建带团建工作向学生社团延伸,把学生社团参与志愿服务和项目成果化的情况与学院着力推进的入党积极分子积分制管理体系无缝对接,推动社团管理向着有指标可量化易评价的科学化管理方向发展。
凝聚专业教师队伍智力资源。学院一直秉持推动一二课堂融合发展,延伸课堂教学手臂的原则,高度重视社团育人发挥的重要作用,选聘优秀青年教师担任社团教师,从学科建设、专业发展和教师个人成长的角度提出明确要求,指导学生紧密结合所学专业,坚持政治方向行政规律、运用社会工作理念方法、借鉴公共事业管理手段,开展以志愿服务为主的社团活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检验课堂所学专业知识,通过教师的指导加深了对所学专业的理解和认识,提高了理论学习的认知水平。教师在指导过程中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案例,为丰富课堂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起到了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
链接校外指导教师队伍优质社会资源。学院依托山东省社会组织发展服务中心、山东省社区发展与社会工作研究中心、济南山青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临沂山青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民办非企业和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城乡融合发展研究院等科研机构,通过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实践教学基地、就业基地等平台以及选聘资深社工、社区街道工作人员、创新创业典型、党政机关领导等为大学生青年成长导师创业导师社会实践指导教师,为学生社团育人功能的发挥拓展了新载体、延伸了新手臂、组建了新队伍,为校内外共同育人搭建了桥梁,学生通过校外指导教师的帮助,有针对性的深入基层、了解社会,为将来的就业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坚持项目带动,挖掘社团育人深度
变广撒网为精准服务。学院社团坚持小切口,大深度,多年来聚焦关爱留守儿童、守望相助与为老服务,禁毒教育与法律服务等学科专业优势服务领域,深耕细作,专研服务,取得了初步成绩。近年来获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国赛银奖一项;省赛金奖两项,银奖两项,铜奖两项;市赛金奖一项、铜奖一项。晨之曦社工协会、启明星青年志愿社获评山东省优秀志愿服务集体。
变浅尝辄止为项目带动。学院认真分析总结学生社团志愿服务活动中存在的活动形式单一、延续性差等突出问题,引导学生以项目化方式培育、运营志愿服务项目,加强统筹谋划,坚持持续开展、及时复盘、不断迭代,如隐形的翅膀关爱流动儿童项目、麦田守望者大学生支教项目、大学生青春健康项目等已持续开展三年以上。长期的项目化带动、积累,推动社团志愿服务的成果化进程,2020年,学院先后出版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编著图书5册,累计近100万字。
变输血为造血。高校学生社团普遍面临着资金来源单一,活动经费短缺的困难。以政管学院晨之曦社工协会为代表的学生社团经过不断摸索,已走出一条从单纯依赖社团会费、学院培育经费到积极争取社会小额资助、横向课题立项, 变输血为造血,变供养为培养的新路径。2020年以来已累计争取横向课题立项、各类小额资助34万余元。这些资助项目的成果取得,为社团志愿服务活动提质升级提供了新的平台和坚强的物质保障,提高了社团服务的专业化水准,为继续争取项目积蓄了力量,实现自我运行的良性循环,使社团逐渐具备自我造血能力。这些项目化运行的实战演习代替了自娱自乐的纸上谈兵,学生社团对标社会组织和党政机关提出的规范化志愿服务标准开展活动,不仅提高了社团的专业化水平,也充分挖掘了社团育人的深度。
高校学生社团作为学生自愿参与的群众性组织,是凝聚、教育青年的有效载体,也是提升育人质量,培养青年政治人才的重要抓手和工作平台。接下来,政管学院将继续把志愿服务类社团作为学院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常抓不懈,在已有社团工作经验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理念,使每位社团成员成为参与者、受益者和建设者,用志愿服务筑梦青年学子,助力学校青年政治人才培养。(来源: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作者:王正坤
编辑:白天
审核:周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