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大自然爱好者微信平台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于我归处。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于我归息。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于我归说。——《诗经·曹风·蜉蝣》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生命如此美丽,却如此短暂而脆弱,而我又即将去往何处?自古以来,文人骚客常借感怀蜉蝣之朝生暮死来表达对生的眷恋和对死的困惑。然而事实上这是个误会,蜉蝣才没有那么短命。
(图片来源于网络)
蜉蝣目(学名:Ephemeroptera)通称蜉蝣,属于古翅下纲,是最原始的有翅昆虫,虽然化石记录不完全,但有证据表明:上白垩纪(2.8亿年前至3.25亿年前)已有蜉蝣存在。目前蜉蝣目中已知约有2000种,其中约600种见于北美大陆。除南极外,蜉蝣类昆虫见于所有陆地地区。
(图片来源于网络)
漫长的未成虫生活
蜉蝣的变态类型古老而特别。它们一生经历卵、稚虫、亚成虫和成虫4个时期,比其他不完全变态昆虫多了一个亚成虫期。
蜉蝣成虫交配后,雌蜉蝣可产几百到上千粒卵。卵被产在水中,每粒卵上都有向外延伸的纤毛状物质,把自己缠在水草或水底的砂石上,自然温度下,经过半月左右的胚胎发育阶段就能孵化出稚虫。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刚出生的稚虫靠皮肤吸取水中的溶氧生活。蜕过一次皮之后,稚虫腹部两侧长出气管鳃,从此就可以用鳃在水中呼吸了。不同种的稚虫具不同的适应性构造,有的具适于挖掘的鄂及附肢,生活在石块缝隙中;有的种身体扁平,能在狭窄的空间移动,或适于附在水生植物上。蜉蝣稚虫需在水中生活1年,一般蜕皮20~24次,甚至多达40次,才能爬出水面羽化成亚成虫。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亚成虫是不完全变态类昆虫发育过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仅见于蜉蝣目。这个时期蜉蝣介于稚虫期和成虫期之间,样子跟成虫差不多,也长出了翅膀,气管鳃已经消失,改用气门呼吸,但复眼和足尚有一部分未完成。仍需要经过一次蜕皮才变为成虫。亚成虫期历时较短,一般经数分钟到一天左右即脱皮变为成虫。
朝生暮死的美丽
相比人类,一年的寿命不算长,但对比同类型昆虫,一年的寿命也不算短。那么朝生暮死的说法又从何而来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蜉蝣进化为成虫之后,外表变得精致而美丽,翅膀变得透明,而体壁薄而有光泽,常常呈现淡黄色或白色,腹部末端有一对很长的尾毛。与此同时上颚退化消失,下颚也退化,失去咀嚼能力,不再进食。此时它唯一的任务就是繁殖:雄虫交尾后即死去,雌虫产卵后不久也会死去,一般来说成虫的寿命仅仅数小时至3天,最多也不过7天。新的生命轮回随之开始。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为了能在短暂的生命中提高繁殖后代的几率,在春夏季的下午及夜晚,时常能看到有大量蜉蝣在同一时间羽化成虫,疯狂交配。也即婚飞。前些日子还有新闻说成群的蜉蝣入侵了某美国小镇,道路上堆叠的蜉蝣最厚可达15厘米。
(图片来源于网络)
出现这样骇人的场景也不是件坏事啦,交配之后便死去的蜉蝣成虫正好成为鱼类的美食。蜉蝣对于环境监测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不同种类的蜉蝣稚虫对水中含氧量的喜好不同,而含氧量则是衡量水体污染程度的指标,因此它们便成了水体污染程度的暗示生物。
(图片来源于网络)
现在正当蜉蝣交配的季节,关注朝生暮死的成虫的同时,不妨也低头留心一下水中的蜉蝣稚虫,它们也许还能活很久哟。
注:本文图片均来源网络,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关注
喜欢别忘记点赞哦~。
如果你爱自然、爱科学、爱分享,
欢迎关注大自然保护协会TNC;
TNC微信订阅号: TNC_China
TNC官方微博:@大自然保护协会T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