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群里还能有间谍?这听起来似乎有点难以置信,但这确实是真的,而且还是发生在澳大利亚。
说到澳大利亚,就难免会想到泛滥的各种生物,以及澳大利亚政府各种既残忍而又无用的治理行为。这次澳大利亚政府再次将枪口对准了一个看似很无辜的动物——骆驼,并根据骆驼的习性专门研究出了利用间谍来消灭骆驼群的办法,依靠这种卑劣手段,猎手们4年内就消灭了16万头骆驼,不过澳大利亚政府依然宣称骆驼处在泛滥的边缘,是必须消灭的害虫,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榨干劳动力后被抛弃,骆驼的疯狂繁殖让人头疼
澳大利亚的野生骆驼和野兔有着类似的命运,原本澳大利亚也是没有土生土长的骆驼的,一切还得从18世纪开始说起。
在航海时代来临的时候,航海技术发达的国家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殖民占地盘,开始了他们的资本原始积累,当时的澳大利亚就是英国的殖民地。即便是资源丰富、环境优美的澳大利亚,在最开始的时候也只是英国流放犯人的地方,为了更好地管理犯人,以及刑满释放的犯人更好地生活,最初的澳大利亚殖民者带去了许多家禽家畜以及生产工具器械。
只不过澳大利亚的面积实在太大了,深深地刺激了当时殖民者的冒险精神,他们开始尝试向更深入的内陆探索,期待在这片未知的土地上发现意外的宝藏。
为了更好地探索内陆,殖民者准备了各种各样的动物作为交通工具,其中就有从索马里运来的骆驼,在炎热干旱、路途遥远的内陆,骆驼发挥了它们的价值,并且随着探索的深入,殖民者很快在内陆发现了金矿,并在金矿周围建立了定居点,此时耐力极强的骆驼就开始被用来搬运矿石,铺设道路以及输送物资。
这些从索马里运输来的骆驼为阿拉伯地区有名的单峰驼,早在公元前1800年就被阿拉伯人驯化,单峰驼体长约3米,高2米以上,因有一个驼峰而得名,比起双峰驼更加的瘦高,单个的驼峰可以储存35公斤的脂肪,因而可以在干旱的沙漠中不吃不喝行走150公里,被誉为沙漠之舟。
自1840年,英国开始向澳大利亚输送第一批骆驼以来,在之后的几十年里骆驼一直是澳大利亚殖民者的宝贵财产,很多骆驼因为不太适应当地的气候而幸存量小,加上内陆开发程度的加深,骆驼的价值也水涨船高,以至于1904年,澳大利亚再次进口了超过20000头单峰驼。但这批单峰驼引进不久,内燃机的出现和汽车的应用,开始让骆驼的身价一跌千里,大量的骆驼被抛弃野外。
还好这是在澳大利亚,被抛弃的骆驼反而生活得更加逍遥,没有天敌也不缺食物,1969年野生的单峰驼数量在1.5万-2万之间,过了20年到了1988年,这一数量就已经估算在4.3万头了,翻了一倍还多,又过了20年,2008年统计的时候,野生骆驼数量已经突破100万头。
数量众多的骆驼群给原本就脆弱的荒漠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每天消耗大量的水和植被,甚至破坏庄稼,偷吃饲料,损坏牲畜栅栏等,2009年,澳大利亚多个政府机构开始联合起来控制骆驼的数量。
利用间谍猎杀骆驼
说得文明一点是通过各种手段控制骆驼的数量,说得直接一点那就是通过各种武器猎杀骆驼。
对于密度大的骆驼群,直接开着直升机,机枪手对着奔跑的骆驼们就是一顿突突,这样的捕杀方式效率非常高,但是前提就是密度够大,实际上大部分荒漠中的骆驼群非常的分散,而且为了寻找食物四处活动,依靠直升机搜捕费时费力,成本也相对过高。
于是,猎手们开始向骆驼群里安插间谍。
骆驼是一种群居动物,落单的骆驼可以根据气味、粪便等痕迹很快找到骆驼群,而且骆驼也没有排斥其他家族骆驼的习惯,这样的习性成了被猎手利用的弱点。
猎手们会用麻醉针捕获落单的骆驼,在它们脖子上安装明显的定位线圈,然后将骆驼放生,大约十多天后打开定位寻找骆驼的踪迹,这时的骆驼大多已经找到并融入骆驼群,猎手只需要根据定位驾驶直升机前去,用机枪消灭掉这一群骆驼,唯独放掉脖子上带有明显线圈的骆驼,周而复始,加上释放更多安装定位线圈的骆驼,短短4年里就消灭了16万头骆驼。
截至到2020年,通过这种手段消灭的骆驼累积达到了30万头,不过走上餐桌的每年只有不到5000头,大部分骆驼被杀死后直接任由腐烂,不是说骆驼肉不好吃,反而骆驼肉比牛肉肉质更细,筋头巴脑的用高压锅一炖,味道很不错,但由于运输成本问题,绝大多数骆驼只能被抛弃野外。
至于当地人为什么不使劲吃?泛滥的动物那么多,随随便便就能满足胃口,我想那里的人更喜欢吃素吧,毕竟物以稀为贵,满地跑的动物反而不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