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史、子、集 是中国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统称四部,又可分为甲部、乙部、丙部、丁部。一些大型的古籍丛书往往囊括四部,并用以命名,如《 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四部备要》等。
四库全书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代产生的典籍难以数计,据不完全统计,留存至今的尚有8万余种之多。对古籍的分类整理也很早就开始,第一次大规模的古籍整理,始于公元前26年西汉成帝时,由刘向、刘歆父子先后主持,内容包括搜辑、校勘、分类、编目等,最终编成了中国最早的国家图书馆目录《七略》。《七略》将当时搜辑整理的典籍分为六艺、诸子、 兵书、数术、方技、诗赋六大类,加上概论性质的辑略,总题《七略》。
汉代以后,各种官修,私撰的古籍分类目录不断涌现,分类方法也不断有所改进。西晋荀勖的《晋中经簿》将六略改为四部,即甲部录经书,乙部录子书,丙部录史书,丁部为诗赋等,这就奠定了四部分类的基础。东晋李充所编《晋元帝书目》根据当时古籍的实际情况,将史书改入乙部,子书改入丙部,这样,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已略具雏形。
四部体制的最终确立,体现在《隋书·经籍志》中,这部实际上由唐初名臣魏征所编的目录,正式标注经、史、子、集四部的名称,并进一步细分为40个类目。隋朝以后图书分类的主流是沿用此四部分类。
经部:指古代社会中的政教、纲常伦理、道德规范的教条,主要是儒家的典籍。包括《诗》、《书》、《易》、《孝经》、《论语》、《尔雅》、《孟子》七部儒家经典,加上对《礼》的三部注释作品《礼记》、《周礼》、《仪礼》,以及对春秋进行阐述的《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三部书共十三部作品,亦称儒家十三经。
经部之下又有小类。包括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 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等10个大类,其中礼类又分周礼、仪礼、礼记、三礼总义、通礼、杂礼书6属,小学类又分训诂、 字书、韵书3属。
史部:即历史,包括各种体裁的历史著作。分为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十五类。正史:指《 史记》、《 汉书》等以帝王本纪为纲的纪传体史书。清乾隆年间诏定二十四史为正史,1921年北洋军阀政府又增《新元史》,合称《二十五史》,不久,又将《清史稿》合编其中,合称《二十六史》。诏令、奏议:诏令,文体名。古代帝王、皇太后或皇后所发命令、文告的总称。包括册文、制、敕、诏、诰、策令、玺书、教、谕等。奏议,文体名。古代臣下上奏帝王的各类文字的统称,包括表、奏、疏、议、上书、封事等。
子部:指收录先秦以来诸子百家和类书,包括《论语》和《孟子》以外的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及宗教共十四类的作品。儒家:崇奉孔子学说的重要学派。崇尚 礼乐和仁义,提倡 忠恕和 中庸之道。主张德治、仁政,重视伦常关系。道家: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派别。以老子、 庄子为代表人物,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后亦指崇尚黄帝、老庄之说者。释家:释家即佛教。类书:辑录经、史、子、集各类著作,所收内容相当广泛,几乎无所不包。综合性的大型类书,就是古代的百科全书。类书起源于三国时代,有魏文帝曹丕命儒臣所编成的《皇览》。
集部:历代作家的散文、骈文、诗、词、曲等集子和文学评论著作,均归入此类。属于一人所有的称为别集,汇选若干人的作品称为总集,有关诗的集子称为诗集。集部包括楚辞、 别集、总集、 诗文评、词曲等5个大类。
这种四部分类法自唐代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了,作为一种传统分法,它在类分我国浩如烟海的古籍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