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军网综合
4月中旬,火箭军某部一行人走进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进教室听授课,到宿舍看养成,入车间观操作,一路感悟定向培养士官工作的军味兵味。这所有着47年办学历史的学院,其前身是大型国有军工企业集团的职工学校。伴随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这所民办高校华丽转身,先后荣膺全国十大办学特色职业学校中国职业教育就业百强学校。这所老军工职校在传承与创新、坚守与突破中感悟时代之变,探索出一条颇具特色的定向培养士官之路,带来一些值得细细品味的思考和启示。请关注今日《解放军报》的报道——
探寻老军工职校的时代之变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定向培养士官的探索与启示
■朱丽娜 杨 鹏 高 健
山城春来早,绿映花枝俏。4月中旬,火箭军某部一行人走进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进教室听授课,到宿舍看养成,入车间观操作,一路感悟定向培养士官工作的军味兵味。
这所有着47年办学历史的学院,其前身是大型国有军工企业集团的职工学校。伴随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这所民办高校华丽转身,先后荣膺全国十大办学特色职业学校中国职业教育就业百强学校。2014年被确定为定向培养士官试点院校以来,为部队培养1500余名准士官,其中160余人获得省级以上奖励,28人在部队立功受奖。
借船出海、扬帆起航。短短4年,这所老军工职校在传承与创新、坚守与突破中感悟时代之变,探索出一条颇具特色的定向培养士官之路,带来一些值得细细品味的思考和启示。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投资新建了一批试验室,教学直观生动。吕国兴摄
精准对接需求:
着眼长远发展,解决当前急需
学院副院长张光彩的办公室,整齐地码放着一摞《解放军报》,不少地方圈圈点点布满批注,有的还被剪下,集中贴在一个剪报本上。
报纸每天必看,这些就是我们培养士官生的‘锦囊’和‘智库’。这位从军29年的老兵,曾带出全军院校先进学员队,自主择业后应聘到学院,专司定向培养士官生工作。
遥想当初,学院受命定向培养士官,开会研究发展方向,张光彩一开场就放炮:我们老家有句话,‘干活不由东,累死也无功’,只有摸清部队需求,才能实现精准培养。
说得在理,众人点赞。走出会场,学院领导带队出发,兵分多路深入基层一线部队、训练指导机构、士官培训基地,充分了解部队的需求。历经数日,多路人马归营,带回一份份沉甸甸的需求报告。
经过多轮研究、反复论证,一份紧贴部队、紧贴需求、紧贴实战的《学院定向培养士官规划》出炉,围绕部队急需的建筑电气工程、机电一体化、汽车检修与维修等专业细化目标定位、课程体系、考评标准等,铺就一张张长远发展图、培养路线图、数质量曲线图,士官生培养工作如火如荼展开。
4年多来,他们定期组织问计于需问计于军,不断修订完善规划、计划、方案,探索出小班教学、网络考评、实物实训等多种模式,开展四课五备六查等教学活动,让管长远与解急需实现无缝链接。
春日,漫步学院里,瞄准未来战场、培育岗位精兵的横幅格外醒目,映照着学院士官生培养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超前培塑精兵:
强化作风养成,树起军人样子
确定他们不是军人?很多初来学院的人,都会对列队的绿色身影产生这样的错觉,所到之处无不感受到浓郁的战味军味兵味。
怎见得?笔者耳闻目睹为证。
漫步营区,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党的十九大精神等宣传海报引人注目,八一勋章获得者王忠心、导弹精兵肖长明等优秀士官先进事迹催人奋进。
走进宿舍,好男儿当兵去今日学本领,明日练打赢等标语随处可见,豆腐块般的绿色军被,摆放有序的生活用品,整齐划一的内务设置带人一下进入直线加方块的世界。
步入军事训练区、作风养成区,身着迷彩的士官生步履铿锵、歌声嘹亮,一招一式有板有眼,举手投足颇具军人样子。
姓民为军,就得坚持军事化管理,缩短士官生从校门到营门的距离。学院党委副书记程淑明坦言,士官生已经成为学院的亮丽名片。
为了超前培塑精兵,学院从训练、管理、作风等方面打出一套组合拳——
借鉴军事院校管理模式,推行院、营、连、排、班能级管理,由士官生竞选上岗、轮流担任模拟连各级骨干,开展军事技能竞赛等活动,使每名学生都有机会锻炼提升带兵能力。
参照部队相关制度,出台《士官学员管理规定》《一日生活制度规定》等,严格按照起床、出操、点名等规范士官生日常养成,实施量化考评管理和末位淘汰机制,从20多个方面对士官生进行综合评定。
依据军事训练大纲相关要求,科学制定《士官生训练计划》,采取日练、周测、月考、年评办法提高士官生体能技能和军事素养,在校士官生3000米考核合格率达95%以上。士官生刘治燕打破重庆市大学生男子1500米、3000米两项纪录。
淬炼实践能力:
上岗即会操作,入伍就能打仗
不唯取得学历,崇尚一技之长。在学院,这样一句话贴在操作台、车床的最醒目位置。院长方仪自信地说,作为职业技术学院,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实用型人才,为部队输送上岗即会操作,入伍就能打仗的士官生。
随后,方院长用一组数据予以印证:近年来毕业的士官生,67%取得高级技能证书,98%以上取得中级技能证书,达到懂原理、会操作、能修理,汽车检修与维修专业毕业生85%以上拿到驾驶证。
说到今日成绩,他们也曾有过昨日困惑,当初不少学生理论背得滚瓜烂熟、实装操作就犯迷糊。究其原因,学生直吐苦水:专业教学缺乏实物对照,难以深入了解装备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自然不敢动手。
痛定思痛,学院决定用实物对比教学代替纸上谈兵,培养通原理、精操作、能维修的工匠型士官生。
他们筹措资金,建成数控车工、编程与加工、维修检测等64个实物实训区,添置上千台件设备器材。同时,与地方知名企业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建成85个校外实习基地,成为强化士官生专业技能训练和实装操作的练兵场。
笔者采访中看到,100余名士官生正在实物实训区忙个不停。他们区分年级走好结合实装讲解结构功能、拆装器件演示工作原理、模拟操作提高动手能力的三步曲,按照拆卸装置、维护保养、故障排除、检测调试等流程逐步升级难度,锻造精湛的操作技能。
实物实训、对比教学把抽象变直观、让静态变动态,不仅深化理论学习,还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一到部队就能派上用场。士官生张钦感触很深,也对未来的军旅生涯信心满满。
激发创新活力:
点燃思维火种,培养草根创客
几年前,网上一则新闻引起学院领导的注意:火箭军部队开展群众性创新活动,涌现出源自普通官兵的微创新金点子,成为战斗力建设的助推器。
掩卷沉思,院领导感到强烈的危机感:部队一线官兵的创新活动早已如火如荼,如果不注重强化士官生的创新思维,到了部队就会掉队。
创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最难的是如何调动士官生的创新激情。学院领导率先表态约法三章:领导率先解放思想,带动学员点燃创新火花;既鼓励创新,也容忍失败,让心存担忧者减压前行;既支持大项目,也鼓励微创新,在广泛的群众性创新实践中培养草根创客。
一石激起千层浪,创新成为学院师生口中的热词。学院乘势而上,盘活军地深度融合资源,多管齐下为创新活动助力:利用老军工技术优势,在原兵器工艺研究所基础上,成立军工复合材料研发中心,利用创新研发平台锻炼培养人才;与相关部队开展技术服务和咨询工作,通过装备研发维修、小革新、小创造、小发明等激发创新活力。
几年来,学院扎实推进培养创新型士官生工作,催生出一批草根创客,也收获一份份令人欣喜的成绩单:4名士官生研发的远距离隔离控制与无独立电源供电的半桥驱动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彭建雄获得2016年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谭秋洪、罗桃霞、蒋各等人获得重庆市百佳大学生科技创新奖。
强军梦可期,创新正当时。面对这些朝气勃勃的士官生,笔者仿佛看到,他们将迎着创新之光从这里走向军营、走向练兵打仗的战场。
为打赢士官的战争固本培基
■李永飞
有人说,未来战争是士官的战争。在强军兴军征程上,士官作为生成、储备和提高战斗力的重要力量,逐渐成为部队建设发展各条战线、各个岗位的生力军。作为军民融合国家战略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的重要内容,定向培养士官工作经过不断探索完善已初见成效,借船出海培养一批高素质士官人才,为部队增添了许多新鲜血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军地双方需要进一步拓展依托国民教育培养新型军事人才的路子。
育人之本,在于立德,打牢思想政治基础是根本。习主席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定向培养士官,是部队士官人才来源的一个入口,必须从入学之初就把提高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等作为根本任务,渗透贯穿到教学管理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教育引导他们做志存高远、崇德向善、笃学敏行的青年。特别是面对意识形态领域不见硝烟的斗争,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增强他们抵御各种诱惑和多元思想文化冲击的能力,真正为部队输送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的士官人才。
匠心之道,在于求精,培养追求极致的精神是关键。导弹兵王王忠心,过人之处就在于实装操作上千次无差错。士官是操作武器装备的主体,只有把每一项工作都做到极致、把每一个动作练到精准,打起仗来才能做到我的岗位请放心。定向培养士官工作,是通过加钢淬火 把普通青年锻造成为技术过硬的准军人,这就要求不能满足传授碎片化的信息、快餐化的知识,也不能满足差不多过得去的低层次循环,须将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理论强化与技能训练紧密结合起来,引导莘莘学子立起追求极致、追求一流之志,擦亮求真学问、练真本领的底色,凭着坚强的毅力和艰苦的付出练就真本事,为培养成为素质过硬、能打胜仗的新型士官奠定扎实的素质基础。
成长之要,在于作风,锻造过硬意志品质是保证。优良作风是人民军队克敌制胜的法宝,也是革命军人意志品质的体现和成长成才的保证。定向培养士官,是为未来国防事业锻造中坚力量,必须加强优良作风培养,为他们点燃青春激情,照亮人生之路。要持续加强军事化管理和作风养成,从日常抓起、从点滴做起、从细节严起,不断锤炼他们遵章守纪、令行禁止的行为习惯,大力培育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真正让遵规守纪的自律意识、敢打敢拼的英雄气概、敢于担当的意志品格、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育士官人才的军人血性。
梦想在召唤,目标引征程。国防和军队建设进入新时代,定向培养士官也必将乘势而上向更高层次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新时代奋斗者,不断奏响强军兴军的时代强音。
在奋斗中逐梦青春
——听火箭军某基地3名定向培养士官的军旅成长故事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李永飞 宋开国 通讯员 孙 波
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习主席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在火箭军某基地官兵中引发热议,大家讲身边人、身边事,勾勒出一幅幅在奋斗中逐梦青春的生动画面。
当青春与军旅相遇,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导弹发射架下,3名定向培养士官的军旅成长故事,生动精彩,耐人寻味。
我们正青春,带着梦想去翱翔
下士韩四伟,从小怀揣着军旅梦,高考时从安徽亳州考入山东潍坊工程职业学院通信技术专业,成为一名定向直招士官。去年大学毕业,分到被中央军委授予导弹发射先锋连荣誉称号的某旅三连。
有幸走进英雄连队,一定要当精武尖兵。韩四伟信心满满,现实却给了他残酷一课:专业不对口、训练强度大、环境不适应……
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让他开始怀疑人生,班长琚鹏飞主动找到他。荣誉室里,班长给他讲述每一面锦旗、每一名精兵背后的故事,告诉他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我们正青春,带着梦想去翱翔。笔记本上,韩四伟写下这样一句话勉励自己。训练场上,他开启军旅人生的突击:为学通专业,他一有时间就铆在训练场,析原理、练操作,日日不辍,遇到难题就请教身边骨干,缠着老号手问个没完,有时困了累了,就在专业教室打个盹,稍作休息继续战斗。
韩四伟很快熟练掌握导弹专业知识,顺利通过考核成为正式定岗号手。前不久,连队参加合成训练,他凭借一丝不苟的精准操作,登上训练龙虎榜。
分到部队一年了,韩四伟越干越有劲,越干越有信心,他说,当兵就要当一名好兵,在强军路上留下自己的足迹。
练出真本事,打仗才会有底气
某旅技术二营下士高波,是火箭军首批定向培养士官,毕业两年,就成为该旅响当当的军械大拿。
刚到部队,高波颇有优越感:自己在大学读的是电气自动化专业,理论成绩不错,动手操作尚可,军事训练应该不成问题。
一次枪械维护,高波为了炫技,要和同年兵比试枪支分解结合,没想到一连三局都告负。他不甘心,又向同年入伍的义务兵挑战机械理论,本以为可以在理论考核上扳回一局,结果又输了。
戴上下士军衔,就得有下士的本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连长一席话,让高波红了脸。
高波生性不服输,他知耻而后勇,决心练一手枪械绝活,打一场翻身仗。他用半年时间,啃完1本军械专业教材、2本枪械相关资料,熟记近千个军械专业参数。每次枪械维护,他对照专业书籍,把枪械零部件反复拆卸组装,仔细研究每个零部件的构造,提高分解组装速度。
求真学问,练真本领,这8个字深深地刻在高波的脑子里。他仍经常与战友比试,坚持屡败屡战,后来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赢了教他的老班长。几年过去,高波成为一名小有名气的军械专业骨干。
有人请他谈体会,高波伸出双手,亮出那一块块厚厚老茧说:没有捷径,就是一个字‘练’!只有练出真本事,打起仗来才会有底气。
甩开膀子干,条件越苦越能锤炼人
下士陈永翔怎么也没想到,当初填报高考志愿时千挑万选的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专业,竟意味着难以想象的艰辛付出。
从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到部队,陈永翔对口从事测绘专业,也算是学有所用。面对密密麻麻的测绘数据和要求极高的联测训练,他也有过畏难情绪,但骨子里很快就迸发出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头。
陈永翔成了连队的拼命三郎:专业理论薄弱,他白天学、夜里补,上床了还躲在被窝里拿着手电反复研读专业理论知识;实装操作不熟练,他上午练、下午训,有时还趁别人午休,对着测量装备进行反复架设、数据记录训练。
凭着这股子拼劲,陈永翔仅用2个月的时间便学完《导弹大地测量》《导弹阵地天文测量学》等厚厚的5本专业书籍,在上级组织的专业理论考核中,一举夺魁。
去年夏天,部队执行红蓝对抗演练。对于测绘官兵来说,每天在莽莽林海中找点位、标数据、绘图纸,条件恶劣,工作辛苦。陈永翔得知消息后,主动写下请战书,任务中既敢拼敢闯,又胆大心细,出色完成各项测量任务,战友和领导纷纷对他竖大拇指。
前不久,一位即将毕业的师弟打电话给陈永翔,请教如何踢好第一脚,他的答案简单却深刻:也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但只要敢于甩开膀子干,任何艰难困苦都会成为奋斗者前进的阶梯……